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壯族建築:壯族人們習慣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裏

壯族建築:壯族人們習慣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着一棟棟木樓,構成獨特的一派風景圖,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爲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爲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壯族人喜歡把村子建在山腳下向陽、通風好的地方。後山和村邊栽上樹木,規定不得亂砍濫伐,以保持村莊的生活安全。 壯族稱屋爲"幹欄"。住房的主要形式,有全欄式、半欄式和平房三種。

全乾欄房屬全樓居式,上層住人,下層養牲畜和存放農具是傳統的住房形式;這種居俗,過去主要是爲了防猛獸和防盜賊偷盜牲畜,現在看來,由於是樓下圈養牲畜,臭氣上升,很不衛生。因此,隨着社會的進步,幹欄式民居已逐漸改變成人畜分居的平房或樓房式建築。半欄房以一開間爲樓房,樓上住人,樓下放牛羊、農具等,另一間爲平房,平房多爲三開間。這是當今壯族住房的主要形式。壯族及其先民,素來注重村落環境的選擇。他們建造村落,或選在河流大轉彎,地面較寬廣的平地;或選在大河與小河交匯處,河面寬闊,水流緩慢的地方:或選依山旁水、背山面水、山腰坡邊的地方。

壯族建築:壯族人們習慣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裏

由於壯人選這樣的環境建村落,所以許多村寨有“村前一曲水,村後萬重山”之美。體現了壯族選擇優秀環境建立村落的文化觀念。因此壯族鄉村,多以圍牆繞村,綠樹成蔭,而每一村前,都有一棵或幾棵大榕樹,以此象徵人畜兩旺。村落房屋建築,也講究佈局,互相間隔爲宜。 “幹欄”民居 壯族稱居住的房屋爲“幹欄”。

這種住房形式,宜於潮溼多雨,夏日酷熱,地勢不平的南方山坡地。廣西的瑤、苗、侗諸族,也有一部分人家居住幹欄,但壯族的幹欄建築較有代表性。壯族的整個幹欄建築,設計巧妙,用料精緻,工藝頗高。

壯族建築:壯族人們習慣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裏 第2張

房屋形式,有一幢三間,一幢五七間,以至一幢九間的。視其家人口多少和其家富裕情況而定,一般爲一幢三五間較普遍。主屋的兩旁,還附設倉紗,這不僅增寬房屋的面積,而且還能起着防風擋雨的作用,使主屋建築不受風雨的吹打而黴爛。房屋一般爲三層,上層放雜物或糧食,中層住人,下層圈放牲畜家禽。中屋正中間爲廳堂,前後左右,分設房間,房間開窗,通風明亮,居住舒適。

廳後爲火塘,以泥築成,煮食取暖用。正廳兩則,無論三間五間,均以木板或竹片爲壁隔離,木板還雕刻着花鳥蟲魚之類的畫圖;木板竹片,是活動的,遇上喜慶婚嫁,可以撤開,擺桌設席。房屋的前面或後面,建有曬臺,以晾曬物品和納涼;從地面進入中層住人的大門,用方塊石條砌成一級一級而上的階梯。 壯族的這種房屋建築,建在村寨的山腰,層層疊疊,鱗次櫛比,十分壯觀。1950年以後,壯族的幹欄建構逐步地爲平房建築替代,平房一幢三間,人畜分開,較爲衛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