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戰史祕聞 > 李廣屢戰屢敗 “飛將軍”是不是被吹出來的神話?

李廣屢戰屢敗 “飛將軍”是不是被吹出來的神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戎馬一生沒有封侯的飛將軍李廣,是強大的漢王朝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多朋友喜歡吧李廣與衛青、霍去病等漢朝名將相提並論,認爲李廣沒有被封侯是其運氣不好,因此多加惋惜。然而如果看漢史就會發現,作爲將軍的李廣,似乎並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戰功。一個問題不免浮現出來:飛將軍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究竟是不是吹出來的呢?

首先,不得不承認,李廣在漢朝甚至是整個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很多後世的文人都以其爲素材,創作過詩歌文賦。李廣本人身材高大威猛,手臂修長,善於騎射,行動敏捷迅猛。在任上谷太守時,李廣三天兩頭就找匈奴人打小規模的遭遇戰,每次都能斬首敵軍若干。由於漢景帝時,漢朝採用休養生息的治國策略,漢朝邊境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防守狀態,此時的李廣作用尤爲凸顯,其作爲守將的謀略與果敢,在匈奴軍隊中頗有威名。

李廣屢戰屢敗 “飛將軍”是不是被吹出來的神話?

前期的成功鑄就的李廣,同樣也塑造了李廣的性格。史書裏多次提到李廣“有才,自負其能”,每次打仗都是個人拼了命的打,認爲自己天下無敵。作爲一個將軍,李廣不重運籌帷幄,反而喜歡身先士卒帶隊衝鋒。這確實可以鼓舞士氣。但這種習慣也影響了李廣在漢武帝時代對匈奴較大規模戰鬥時的指揮能力。

除此之外,李廣的氣量也一直被爲人詬病,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李廣從匈奴手裏逃回來時,因爲損失過重加上被俘虜,當時判了死罪,李廣花錢保了自己一命,被貶爲庶人。有次李廣回灞陵亭時太晚,城門已經關了。亭尉不但不給李廣開門,還訓斥他說:“規定不能夜行,將軍尚且遵守,你一個前任將軍竟然還敢觸犯。”這事兒確實是李廣理虧,他就沒說什麼。但是後來李廣任右北平太守時故意帶上了那個亭尉,然後藉口把他殺了。在相同事情的處理上,以韓信受胯下之辱、韓安國被獄卒侮辱,後來二人得勢後均不計前嫌爲例我們就可以看出,成大事者的胸懷,李廣本就不具備。

李廣屢戰屢敗 “飛將軍”是不是被吹出來的神話? 第2張

那麼,李廣的戰績如何呢?文景帝時期,李廣確實取得過一些對匈奴戰鬥的勝利的,以蕭關之戰、昌邑之戰、上郡之戰爲代表。公元前158年,匈奴14萬軍隊壓境,文帝遣10萬大軍迎戰。但最後雙方沒有打起來,匈奴軍隊搶掠一番後撤軍,漢軍也做了一些象徵性的追擊。李廣在此役中射殺若干敵軍,表現搶眼。景帝三年,吳楚之亂爆發。此役中,李廣以皇帝侍從的身份任驍騎都尉參與平叛,頗有戰功。之後的上郡之戰中,李廣帶着百餘名騎兵硬是忽悠得匈奴大軍不敢前進,反而趁夜色撤兵。這場有驚無險的對峙竟然是李廣戎馬生涯中最後一場勝仗。

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力達到了一個頂峯。此時的漢朝已經擁有反擊匈奴的能力,元光五年(前129年),漢武帝分兵四路出擊,李廣帶着1萬精銳從雁門出擊。這場李廣打得狼狽不堪,不僅全軍被打的潰不成軍,他自己都被活捉了。後來在右北平之戰中,李廣帶領4000兵馬配合張騫1萬衆奉命牽制匈奴左部,無奈與左賢王4萬大軍交戰。李廣力戰,傷敵甚衆,但自己也打得全軍覆沒。李廣沒有完成既定使命,最後也只是功過相抵。元朔六年,衛青率軍10萬直擊匈奴。此戰李廣任後將軍,雖然是場勝仗,但他沒撈到什麼功績。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竟因爲迷路而錯失戰機,羞憤自殺。一代飛將軍就此隕落,令人嘆息。

李廣屢戰屢敗 “飛將軍”是不是被吹出來的神話? 第3張

李廣自稱經歷大小70餘役,然而斬殺敵軍數目甚至不如衛青漠北一戰。至此,我們不難看出,李廣是一位出色的守將,而在漢朝武帝時期的軍事行動中,李廣戰功實在是少得可憐。從李廣的任職中可以看出,皇帝對其期望是非常重的。“前將軍”“後將軍”這些稱號和那些炫酷的將軍稱號不同,前者在軍中有明確的重要分工,後者只不過是皇帝拿來哄人開心的稱號。而他浪費了皇帝給他的一次次機會,甚至到對匈奴作戰後期,漢武帝都認爲李廣是一員“黴將”。就像我們之前所說,李廣作戰勇猛有餘,有一定的智謀。但其控場能力遠不如中國歷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將才。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的一生的確不乏傳奇,但作爲將軍,他無法與真正的頂級名將相提並論。他依靠能力,爲最孱弱的文景時期的漢朝,提供了最被急需的保護。李廣不是戰神,單以戰功而論,李廣會被同朝許多人碾壓。李廣的作用體現在另一方面,比起一把尖刀,李廣更像是一個一抔厚土,堅固了王朝的根基,爲大漢帝國的輝煌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