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三國演義揭祕之:“忠義”劉備的另類奸雄稱帝路

三國演義揭祕之:“忠義”劉備的另類奸雄稱帝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吸收了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三國戲內容,具有極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內涵。尤其書中對人物的刻畫更是有血有肉,劉備在書中更是正義的化身。

《三國演義》之中“尊劉貶曹”的思想更是處處可見,有讀者還稱爲“封建正統思想”。而這也並非作者初衷。早在宋代“尊劉貶曹”的思想已是有關三國文藝作品的主基調。羅貫中只是順應廣大民衆的意願,繼承了這種傾向。而羅貫中的“尊劉”也並非劉備姓劉(劉表、劉璋、漢桓帝、漢靈帝都姓劉,卻是作者鞭撻的對象),而是劉備所率領的軍事集團從一開始就打着“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最早在桃園結義中見)”的口號,而這一民族思想一直受人們的追慕;另一方面劉備的軍事集團中劉備的“仁”、關羽的“義”、諸葛亮的“智”、趙雲張飛的“勇”,致使羅貫中把劉備集團理想化進行謳歌讚頌。劉備作爲集團的領軍人物,集所有的權利和榮譽於一身,在權勢和金錢的誘惑下,勢必當初的那顆“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忠義之心有所動搖。

在書中第一回中黃巾四起,張角犯幽州之境,太守劉焉得鄒靖一計,發文大募天下豪傑,行至涿縣,引出劉備。劉備乃是中山靖王劉勝,漢景帝閣下玄孫。而劉勝之子劉貞曾做涿鹿亭侯,掌管一方。因坐酎金失侯(未按照規定繳納酎金,因而觸犯法律失去侯爵)。從此這一脈家道中落。劉備祖父劉雄、父劉弘皆舉孝廉,其父亦嘗作吏,卻都早喪。而自此家族之中並無其他早喪之人,遺傳病史便可排除,那隻剩下他殺,官場勾心鬥角成了最合適的原因。

三國演義揭祕之:“忠義”劉備的另類奸雄稱帝路

劉備幼時孤寡,事母至孝。嚐嚐靠賣鞋織鞋爲生,生活頗爲拮据。與母家住涿鹿縣樓桑村。家之東有一棵大桑樹,遙望童童如車蓋,有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幼時與村中小兒嬉戲玩耍時立於樹下戲稱:“我爲天子,當乘此車蓋。”雖說劉備幼時與母過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可是祖上乃至祖父、父親都爲當朝官吏,祖上更是權傾一方,勢必會對自己現在的處境有所不滿,自幼就有一顆反上之心。

書中有云“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幼時不好讀書,後說“素有大志”,在當時封建思想深入人心的情況下,除步入仕途取得功名外就剩揭竿起義以武霸權。且喜怒不形於色而待人寬和。母使遊學時從師鄭玄、盧植,長與公孫瓚爲友(這些人在當時已是謀略一方的謀士,怎會教劉備只讀聖賢書),《三國志》中記載,劉備求學所有費用都是公孫瓚父親德然資助,家用雖是貧寒,卻過着紈絝子弟的生活。在後來的稱帝路中,此人極深的城府也是在幼時已形成。

三國演義揭祕之:“忠義”劉備的另類奸雄稱帝路 第2張


(圖)桃園結義

在稱帝路中劉備可謂是用盡心機。桃園結義與關、張二人結爲兄弟後欲征討黃賊,卻無良馬可乘。這時有張世平、蘇雙二位商人被黃賊逼迫反鄉路過涿鹿縣,劉備一聽心中一動,邀請二位商人入園好酒好肉招待時把自己的苦衷大肆宣揚,說明自己討賊安民之願後二位商人立即贈與劉備五十匹良馬,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劉備當時可真是感激涕零,事後招了些人馬便投靠了劉焉。而張飛當時“世居涿鹿縣,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在當時可以說是富甲一方,劉備不用自家兄弟財物而去向張、蘇兩位商人求取,他倆可剛是從黃賊手裏逃命回來啊,不過兩位商人也是識時務者爲俊傑,被請到桃花園中,劉、關、張三人都身長八尺,皆體貌異常,張飛更是聲若巨雷,勢如奔馬。若是不出這起義餉銀,估計後果會很慘。後劉備大勝,轉投河東太守董卓門下,因董卓怠慢,借張飛發怒不留,便帶二人投了朱儁處,後又投到公孫瓚門下,念當年同窗之情,表爲別部司馬(俸祿是1000石,是中上級官職)。

在曹操去打陶謙時,陶謙向劉備求援。解圍後商劉備4000丹揚兵,劉備又覺得跟着陶謙比跟着公孫瓚有前途,便“棄瓚從陶”。之後徐州被呂布奪下,劉備無奈又投曹操,打敗呂布後曹操對劉備更好,“出則同輿,坐則同席。”之後就是劉備得到衣帶詔,背叛曹操而去,攻打曹操時張飛被打散不知所蹤,關羽爲保護劉備家小“投降”曹操,劉備隻身一人投了袁紹去。袁紹更是以貴賓之禮相待,書中寫道:袁紹親自引衆出鄴郡三十里外迎接玄德。玄德拜謝,紹忙答禮曰:“昨爲小兒抱病,有失救援,於心怏怏不安。今幸得相見,大慰平生渴望之思。”後卻在袁紹部下誆點了兵馬,投劉表而去。

在奪荊州之時利用江東勢力,待兩敗俱傷時坐收漁利。劉備先後投奔數多人,卻沒從心裏服過任何一個,只不過是爲了壯大自己的勢力罷了,最終歸蜀稱帝。

劉備在三顧茅廬之前遇到司馬徽來軍中尋問徐庶之事,便向徐庶講述了心中欲求諸葛亮助己。諸葛亮在司馬徽心中“可比興周八百年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事後司馬徽出門後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明顯司馬徽不想諸葛亮在這個時候侍於劉備麾下。劉備第一次請諸葛亮出山時,童子出門言諸葛亮外出,當劉備問何時歸來,童子回話:“歸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之後數次求見臥龍,諸葛亮心中實屬不願從他,卻又不敢明說,當時劉備可是帶着關、張二人去的。劉備拜訪多次,遇到諸葛亮摯友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諸葛亮岳丈黃承彥。最後諸葛亮見不起作用便入劉備麾下三分定隆中。在白帝城託孤中曾吩咐諸葛亮若見少主劉禪無法勝任你自己接手就好,當時嚇得諸葛亮差點沒暈過去,立刻在劉備牀前發下毒誓。

在亂世之中,何人保一身忠義,只不過勝者名揚千古,敗者遺臭萬年。劉備只不過善於奪人心,可謂一哭得關、張二人誓死相隨,二哭得趙子龍出生入死,三哭得諸葛亮鞠躬盡瘁。如果說劉備在稱帝路中算得上“雄”的話,最多也就是一位亂世奸雄。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