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鬼谷子的謀:善於揣摩人心 方可出奇制勝

鬼谷子的謀:善於揣摩人心 方可出奇制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初讀揣摩時,也是把揣和摩分開讀的,很顯然我錯了,如果分開了或許永遠不能理解揣摩的真實意思了,因爲摩就建立在揣的基礎上,沒有揣就沒有摩。

通過前文我們說了如何用量權、揣情等方法對遊說客體做了一個系統的調查。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驗證揣的內容是正確的呢?

有人問鬼谷阿信,什麼是算命?我覺得無非是把揣摩二字披上一件華麗的外衣,是爲算命。揣錯了,則算錯了,算錯了就着相了。所以揣是放在心裏,不說出來,爲何?下一步還需摩來驗證。

鬼谷子的謀:善於揣摩人心 方可出奇制勝

網絡配圖

所謂摩就是建立在揣的基礎上,對客體進行試探,一試便知所揣內容是對是錯。揣對則事可成,揣錯則退,則需三思而行。

摩的基本用法是:提出假設——找到條件——論證假設是否成立。其實鬼谷阿信覺得揣情摩意裏的這個“意”,與王陽明的“有善有惡意之動”裏的“意”,有着異曲同工的妙處,不同的是揣摩不問好壞善惡,只論揣中與否。鬼谷子說“有必爲之”,其實還有另一句話“無必去之”,一切都是靜悄悄的進行。

那麼摩的具體方式是什麼?答:投之以餌,等魚上鉤。王陽明說聖人不在大小,就如黃金般成色很重要,鬼谷阿信認爲,揣摩不分大小,只在於餌有多大,魚有多大。魚上鉤,別人看見你在吃紅燒鯽魚、清蒸鱸魚,吃的津津有味、滿嘴流油,卻不知道爲什麼你能吃肉,他們只能流口水,羨慕嫉妒恨啊,你給他們口湯喝,你就成了神明。所以後人看着姜子牙吃肉,並且歌頌他是聖人,是神明,大概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吧。

如此回想過來,難怪日本人大橋武夫對《鬼谷子》如此鍾愛,且唯獨愛揣摩,我看過大橋武夫註解的鬼谷子,論領悟能力,鬼谷阿信自認絲毫不差於他,但對於揣摩二章,可見其獨具匠心的理解。所以我們是否可以這麼推想,我們在看古文裏的那些聖賢,是否可以推導出其之所以是聖人,無非是揣摩中了百姓的心理而已,百姓要想平等就有墨家,百姓想要仁愛就有儒家。如此再看百家諸子,豈不都雞賊的很?唯獨不同的就是,聖人吃肉,百姓流口水。當然還有一些別有用心揣摩錯的悲催牛人,比如王莽、袁世凱等人。王莽沒死前,儒家楊雄歌頌他說“周公以來,未有漢公之懿也,勤勞則過於阿衡。大概意思是自周公以來,沒有人的功勞能超過王莽的了,他比伊尹還勤勞。當然啦,這個馬屁拍的並不高明,因爲拍的人太多了。

鬼谷子的謀:善於揣摩人心 方可出奇制勝 第2張

網絡配圖

再回過頭來,說如何能十揣九中?當然是用人慾。估計王陽明老先生看見這句話,也會嘴角略起一絲笑意。是的,正是其要的去人慾,只不過聖人們的眼界是開闊的,懂得辯證思考。自己人慾滌盪乾淨,他人慾望一看便知。

通過揣而摩對方的欲,然後試探,對方有了反應,魚上鉤了。有人問,說的輕巧,做的難。是啊,鬼谷阿信也認爲寫的容易,做的難啊。人心叵測,翻臉比翻書還快,如何拿捏是個問題啊。

如果揣摩錯了,那就真麻煩了。怎麼辦?

我穿越時空,去了稷下學宮,路過儒家課堂的時候,孔子正在訓斥子貢,說你啊,就是個“瑚璉”,子貢嬉皮笑臉的還想辯駁,老夫子一跺腳,子貢乖乖的出去了,一邊走一邊唸叨,我這還不算爲了魯國好。這時候楊雄也出來打圓場說,人家子貢是懷天心,已經快入聖域了。孔子斜視了他一眼。

我內心感嘆“好演技”,於是徑直往前走,穿過墨家、陰陽家、法家的課堂,左轉第五間教室,教室門口赫然三個字"縱橫家",於是我敲敲門進去了,鬼谷子正靜靜的坐在地上,蘇秦和張儀兩人正在鬧矛盾。張儀悶悶不樂的說:"蘇秦,你當了幾千年大師兄了,現在人家馬王堆裏終於找到證據說我纔是大師兄。你要相信科學,你就讓我做大師兄吧。"

蘇秦氣紅了臉說:"都什麼時候了,還爲這點名利爭吵,你知道儒家荀子、法家韓非子都怎麼抹黑咱們的?說咱們都是‘態人’,這節骨眼上還爭什麼?"

他兩看見我推門進去,見有外人也就悶不說話,兀自的各站一邊。鬼谷子見是我來,略略點頭示意我到跟前去。機器貓給我穿越的時間只有十分鐘,比奧特曼多五分鐘,時間要緊,要不時間一到,我的查克拉分散,就會魂飛魄散。

鬼谷子的謀:善於揣摩人心 方可出奇制勝 第3張

網絡配圖

我長話短說,我對鬼谷子老師說,學生已經重複讀了揣摩很久,有一個疑問,摩篇力的”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到底啥意思啊?

鬼谷子緩緩的指了指正在撕逼的蘇秦、張儀二人。我恍然大悟,忙想打開手機拍張帶回來,告訴後世的磚家們,別有理沒理就說鬼谷子不存在。結果手機沒電了,只好作罷。

鬼谷老師的意思是十摩也不能孤立理解,是建立在揣的基礎上的,比如我看見蘇秦說的話,他的臉色,他在憤怒,如果我上去打招呼叫一聲”大師兄“,他自然會笑逐顏開,反之對於張儀也是一樣。

文章寫完了,我有想起香港電影裏的一句話:要能做好人,誰想做壞人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