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爲什麼說宋江是一把手剋星 玩一把手很到位?

爲什麼說宋江是一把手剋星 玩一把手很到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梁山上,宋江是二把手,有了晁蓋,宋江按理說該壓抑纔對。不過在梁山上,宋江這個二把手,處處佔上風,終於把晁天王送上了西天,成功的攫取了一把手的位置。因此在梁山上,宋江其實是一把手晁蓋的剋星。

歷史上,二把手不好當,因爲是二把手,一把手往往處處壓制,使其才能無法施展。你看在劉備手下,諸葛亮是如此的委屈,劉備稱帝,諸葛亮連開丞相府都不能;劉備死後,諸葛亮雖然大權獨攬,但是對劉禪仍然非常恭敬,後人往往說諸葛亮與劉禪的關係情同父子。事實上,諸葛亮一死,劉禪立刻翻臉不讓人,歷史記載:景耀六年春,詔爲亮立廟於沔陽。襄陽記曰:亮初亡,所在各求爲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爲可聽立廟於成都者,後主不從。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聞周人懷召伯之德,甘棠爲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鑄金以存其像。

爲什麼說宋江是一把手剋星 玩一把手很到位?

網絡配圖

自漢興以來,小善小德而圖形立廟者多矣。況亮德範遐邇,勳蓋季世,王室之不壞,實斯人是賴,而蒸嘗止於私門,廟像闕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盡順民心,則瀆而無典,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此聖懷所以惟疑也。臣愚以爲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陽,使所親屬以時賜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廟。斷其私祀,以崇正禮。”於是始從之。看看聰明如諸葛武侯都無法從容自如,何況他人?

再看歷史,被一把手害死的二把手似乎更多:漢武帝手下的宰相很多,但哪一個都形同擺設;李世民手下的大臣即使如房玄齡那樣的,也往往見了皇帝如履薄冰;朱元璋殺宰相更是遊刃有餘。不過到了宋江這裏,似乎玩一把手很到位。在當時綠林中,似乎宋江的名氣更大些,儼然是精神領袖,很多好漢比如楊雄石秀都是奔了宋江來去的,說起了宋江無不眉飛色舞,公明哥哥,儼然宋江就是一把手。宋江是如何做到的:

其一,私放晁天王讓晁蓋對宋江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再設防。正如金聖嘆所說:“自吾觀之,宋江之罪之浮於羣盜也,吟反詩爲小,而放晁蓋爲大。何則?放晁蓋而倡聚羣醜,禍連朝廷,自此始矣。宋江而誠忠義,是必不放晁蓋者也。宋江而放晁蓋,是必不能忠義者也。世人讀《水滸》而不能通,而遽便以忠義目之,真不知馬之幾足者也。”金聖嘆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可見宋江這個人很有心計,沒上梁山之前,便爲自己找了個退身之法。

爲什麼說宋江是一把手剋星 玩一把手很到位? 第2張

網絡配圖

其二,宋江一上梁山,雖然不做梁山之主,但是積極扶植自己的力量。讓“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表面上是讓新上山的頭領謙遜禮讓,實際上是在與舊頭領“劃清界線”,因爲舊頭領都是跟隨晁蓋多年的手下,而新頭領們則絕大多數是宋江拉攏到梁山的,就這樣,宋江開始在晁蓋眼皮子底下做大,而且讓晁蓋來不得提防。

其三,宋江本人雖然文不成武不就,卻喜歡打仗,每一次都親臨前線,這樣讓大家以爲自己是一個事必躬親的人,實權派,手下人自然更是以宋江馬首是詹。三打祝家莊,攻陷高唐州。在衆位兄弟浴血奮戰的幫助下,宋江藉助三卷“天書”的指導啓發,終於獲得了最後勝利。這兩次大捷,不僅爲梁山爭取到了“三五年的糧食”,爲梁山兄弟出了一口“惡氣”,也使宋江積累了豐富的臨陣對敵、排兵佈陣的經驗,這樣書生吳用認定宋江纔是咱們的帶頭人,因此全力幫襯。

其四,小試牛刀,寨前立威,拒絕處斬楊雄石雄:楊雄、石秀慕名上梁山後,晁蓋聽到他二人曾有“偷雞”、“放火”的行爲時,認爲他們“連累我等受辱”,壞了梁山名聲,便要殺了他們。但宋江立即好言相勸,救下了他們二人的性命。隨後晁蓋把武功不錯的楊雄、石秀排在了“地暗星”楊林之下,後來宋江把他們“提拔”到了位列第三十二和第三十三位置的“天罡星”之列。

爲什麼說宋江是一把手剋星 玩一把手很到位? 第3張

網絡配圖

其五,濫施淫威,居然把扈三娘嫁給了矮腳虎王英,大家居然還都沒有異議,絕對的權威產生絕對的腐敗,看看宋江就知道此人到底如何。王英是個好色之徒,但是身材短小,不好找對象,只好威逼硬搶,見到漂亮女人就強行“求歡”,見到扈三娘更是瞪直了雙眼,“手顫腳麻,槍法便亂了”。打下祝家莊之後,宋江讓父親宋太公認扈三娘委乾女兒,並把扈三娘許配給王英,不僅兌現了先前的承諾,還和王英成了“親戚”,關係更近一步。

當然宋江這樣做,晁蓋不可能不知道,於是攻打曾頭市拼命向前,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臨死又對宋江耿耿於懷,於是在梁山上發下誓言,誰擒住射死我的人,誰就是梁山之主,宋江至此被打臉,可晁蓋說這話,也是無計可使,因爲大多是宋江的馬仔,只能如此,所以後來宋江上位,也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