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清朝的外交官出國隨身帶剃頭匠 十天理回發

清朝的外交官出國隨身帶剃頭匠 十天理回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知道清朝的髮型經過了很漫長的演變,清朝的髮式先是由老鼠尾巴那麼細再到豬尾巴那麼細,最後纔到蛇那麼粗。那麼從十七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當時的清王朝推出了所謂的剃髮令,留辮子成了大清國法定的法式。

清朝的外交官出國隨身帶剃頭匠 十天理回發

網絡配圖

總之,剃髮留辮是當時的規矩,而當時作爲外交官的清朝官員更是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畢竟他們代表的是清政府的形象。

我們知道晚晴的髮型就是咱們看到的陰陽頭,辮子周圍要剃的很乾淨,而頭髮是很容易長起來的,身在國外的外交官員對髮型都比較講究,所以他們在出訪國外的時候,都要帶上一個專門的理髮高超的剃頭師傅,負責其日常的髮型護理。

我們舉幾個例子,當時清朝第一任駐外使節,郭嵩燾出國的時候就帶着專門的剃頭師傅。郭嵩燾非常有名,不但是湘軍的創辦人之一,而且也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駐外的外交官,他當時是駐英國外交官。

清朝的外交官出國隨身帶剃頭匠 十天理回發 第2張

網絡配圖

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外交官,赴英途中,郭嵩燾他出訪的過程和心得記錄下來,也就是著名的《使西紀程》,郭嵩燾很欣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張中國應研究、學習。不過其一番好心卻並沒有被清政府賞識,而是受到了頑固派的激烈攻擊。最後黯然回國。

20世紀初的時候,清政府曾派端方等人去國外考察,他們這一行人也專門帶了一個理髮的師傅負責其髮型的維護修理。

清朝的外交官出國隨身帶剃頭匠 十天理回發 第3張

網絡配圖

可見,當時的外交官對外貌和禮節是很講究的,不過留辮子的傳統並沒有流行太久,大批青年學生開始剃髮明志,後來國民政府要求全民都要剪辮子。而那時候垂死掙扎的遜清皇室還抵抗了一陣,後期溥儀帶頭剪髮這纔算完。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