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七仙女其實是玉帝派下來幫助董永還債的?

七仙女其實是玉帝派下來幫助董永還債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董永,東漢時期千乘人,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因爲賣身葬父他被當地縣令舉薦爲孝廉,後被司徒蔡茂上報光武帝,成爲當時的孝子典範。  

七仙女其實是玉帝派下來幫助董永還債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董永傳說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最早記載於劉向的《孝子傳》中,之後三國的曹植在其《靈芝篇》中也有相關記載,而東晉時期的幹寶因其在他的著作之中《搜神記》中對董永賣身葬父的行孝主題着重突出,而且情節完整,在我國的農村地區被廣泛的流傳。

時光荏苒,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時間裏,董永傳說經歷了朝代更替,不斷地融入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百姓的思想,從一個以孝爲主題的故事,成爲一個歌誦愛情,充滿神話色彩的故事。

二十四孝圖中記載了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董永家境貧寒,父親死後他沒有銀錢爲父親置辦喪事,於是就把自己賣給了當地一戶富庶人家作奴僕。而天女助人的傳說則最早見於曹植的《靈芝篇》中,但也只是一筆代過。而今我們熟悉的天女助人的故事,則是來源於幹寶的《搜神記》中,天帝被董永的孝行感動,於是派天女下凡幫助董永,爲他還債贖身。後世很多的戲曲都取材於此,如南戲的《董永遇仙記》和黃梅記的《天仙配》。

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說是董永傳說的重要主成部分,上世紀五十年代,電影《天仙配》爲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做了深度的傳播。現好今,董永傳說已是中國一項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而言有很重要的作用。

 董永賣身

董永家境貧窮,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一直和父親相依爲命。幫助父親種地拉車,父親的意外去世,讓原本就貧困的家庭更加拮据。他沒有剩餘的銀錢給父親置辦後事,爲了能夠讓父親早日入土爲安,本就孝順的他就將自己賣給了當地的一個大戶人家作奴僕,以換取銀子安葬父親。

七仙女其實是玉帝派下來幫助董永還債的?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個大戶人家的老爺,原本就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看董永孝順又賢能,就贈予了董永一萬錢讓他能夠妥當地置辦他父親的後事。當時他並未將董永看做是他的僕人,他只是覺得自己幫助一個值得幫助的人罷了。

但是三年之後,董永行完了守喪之禮,很自覺地去到富人家裏,打算做工償還債務。在前去打工的路上,他在槐蔭樹下碰見了一位女子,也就是七仙女,說是要嫁給她爲婦。推託不下,董永就答應了,並帶着她一起去富人家裏。富人沒有想到三年過去了董永還會回來。董永對富人說:“當初我受了您的恩惠,才能夠安葬我的父親,這是對我的大恩德,我沒有什麼能夠回報您的,只有盡心盡力的服侍您,爲您做工,以此來報答您的大恩大德。”

富人無奈,恰好知道七仙女會織布,於是就對董永說“如果你一定要這樣,那麼就讓你的妻子給我織一百匹錦緞好了”。於是七仙女就開始給富人家織布,不到十天的時間,一百匹錦緞就織好了。

董永拿回了賣身契,又成爲了自由之身。出了富人家的大門之後,仙女對董永說“我原是天上的仙女,因爲天帝被你的孝行感動,所以派我下來助你清還債務。”

 董永遇仙

董永遇仙的故事從陳思王曹植的《靈芝賦》開始,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演變,它所歌誦的思想主題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側重點。 

七仙女其實是玉帝派下來幫助董永還債的?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董永出生於東漢時期,“孝”在當時是社會的核心主題。董永遇仙故事的幾個主要的關鍵點在於董永家貧、董永孝順、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動天、仙女下凡相助。但是這則故事的核心要素在於“孝”。漢朝時期推行儒家文化,“孝”是儒家思想中主要的價值觀之一。且漢朝中國歷史上“以孝治天下”的典範,漢文帝劉恆就是被列入二十四孝圖的孝子典範。因此董永故事在當時被廣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治環境的影響。

“孝”是董永故事產生的動因,而遇仙則是它的目的所在。它告誡世人,孝順的人會有天神相助。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環境下,古代人民對於神靈都有一種特殊的尊崇,用帶有神話色彩的方式,將孝道提升到一個神仙的高度,這樣更便於讓普通百姓接受。

董永遇仙,遇見的是一位長得很漂亮的,還善於織布的神女。這樣的安排,實則是給予了那些因爲家境貧寒而沒娶妻的人、在政治上失意的人以及考取功名遭受挫折的人很強的心理安慰。漂亮又能幹的妻子,是每個男人的幻想,在一定的程度上突顯了在男權社會裏,女性地位的相對低下。在最初的版本里,仙女是幫助了董永之後就走了,並沒有後來董永與七仙女愛情。於他們來說,這場婚姻只是一場女方單方面的相助。後來在我們眼裏的美麗的愛情故事,則是出現在元明時期,當時社會盛行戲劇,而情感的戲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孝”的主題也就慢慢地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愛而不能相守的愛情故事。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