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揭祕古代皇帝嬪妃們鮮爲人知的避暑“神器”

揭祕古代皇帝嬪妃們鮮爲人知的避暑“神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古代,每逢烈日炎炎盛夏,如何降溫避暑就成了人們的當務之急。古人除了選擇山中水邊等環境獨特的地方避暑外,平時主要靠各式的扇子來納涼。扇子因此稱之爲“搖風”或“涼友”。古代還曾流行一種瓷枕,其中以定窯產的瓷枕最爲有名。瓷枕的枕面上了釉,頭枕着睡覺自然涼快。除了瓷枕,古人還曾發明了一種叫做“竹夫人”的竹篾編制品,夏夜裏摟抱着同睡共眠,身心自然涼爽十分。除此之外,最爲廣泛的是使用容器盛滿冰塊來避暑降溫。

揭祕古代皇帝嬪妃們鮮爲人知的避暑“神器”

網絡配圖

在歷史上,最早在夏天使用冰塊避暑降溫的是兩千年前的周朝。據《周禮》記載,周朝王室爲了保證夏天避暑降溫有冰塊使用,還專門成立了相應的機構管理“冰政”。一般從每年冬天的12月起,有關員工開始採取天然冰塊,運至名叫“凌陰”的冰窖中儲存。周朝王室還會將冰塊賞賜給身邊人,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享受的,據《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只有朝廷高官才能分到,即所謂“食肉之祿,冰皆與焉”,沒有資格吃肉的官員,也沒有資格在夏天使用冰塊。

這種“賜冰”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清。據明代學者的《帝京景物略》記載,每年到了立夏,明朝廷便會賜冰給文武大臣。清代也是這樣,把賜冰當成一種官員福利,但賞賜形式有所改變,不是直接領冰塊,而是發放“冰票”,京城“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有冰票,據講述清代北京歲時風俗的《燕京歲時記》記載“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那麼,身處九重皇宮中的皇帝嬪妃們還有什麼最爲高效的降溫避暑的方法和器具呢?

揭祕古代皇帝嬪妃們鮮爲人知的避暑“神器” 第2張

網絡配圖

古代皇帝貴爲九五之尊,嬪妃們待遇優厚,他們夏日避暑納涼自然與衆不同。他們平日除了用冰塊、扇子,還有一降溫避暑“神器”,就是“龍皮”。這“龍皮”,一取出來,四周立即清涼下來,頗有降溫避暑之效。

據說,這“龍皮”可以隨身攜帶,也就是說皇帝嬪妃們走到哪兒,哪兒就成了“空調房”。即便在今天,要找到一種可以隨身攜帶,且不需要充電,還隨時可以降溫避暑的物件,對一般人來說,恐是想破了腦袋,也找不出來。可以說,這無疑是古代一種令人歎爲觀止的發明。

那麼,這種“龍皮”究竟爲何物呢?史上卻無明確記載。當然,不可能有真實存在的“龍”,用其皮來供皇帝降溫避暑。按常理推測,這“龍皮”,應該是某種動植物的表皮。而在古代,不管是神話還是現實中,能被稱爲“龍”的,也只有大蟒蛇了。

揭祕古代皇帝嬪妃們鮮爲人知的避暑“神器” 第3張

網絡配圖

因此,古代所謂的“龍皮”,按多數人推測,應該是大蟒蛇的蛇皮。這種蛇皮,透氣之餘,還能降溫。而且,蛇是冷血動物,這蛇皮摸上去也是清涼的。大蟒蛇的皮,面積大,可以做成簾子。把簾子放下,在四周圍起來,也就成了一個小型的“空調房”。

雖然古代“龍皮”聽起來挺玄乎,但說到底,也就是蛇皮。如果皇帝上朝,把四面的蛇皮放下來,就把熱氣阻隔在外了;如果皇帝攜嬪妃們遊園時,走路走累了,便在路邊的亭子裏一坐,而太監宮女們則取出大蟒蛇的皮所製成的簾子,從四面放下來,也就是把亭子變成“空調房間”。

衆所周知,蛇皮清涼,在夏天確實可以阻隔熱氣,還能降溫。不過,蛇皮要大到能做成簾子,非擁有好多大蟒蛇不可。當然,宮中的“龍皮”,肯定在數量上也不少。要在全國找到這麼多的大蟒蛇,製成簾子,也只有皇帝有這個能力了。即便是當朝高官,恐怕也沒有能力享受用“龍皮”來降溫避暑,以度盛夏。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