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古代官衙爲何倒塌了官員也不敢修?原因很簡單

古代官衙爲何倒塌了官員也不敢修?原因很簡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官員都是有自己的衙門的,這是他們審理案件,辦公的地方。跟現在的政府辦公大樓一樣,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古代的各級衙門都很破,而且就是衙門倒塌了,官員都不敢修繕,這到底是爲何呢?其是原因很簡單。

古代官衙爲何倒塌了官員也不敢修?原因很簡單

網絡配圖

首先要說明的是,即使到現在,很多幾百年上千年曆史的文廟,城隍廟等古代建築,但是,在全國範圍內,你找不到一個完整保存下來的古代官府的衙門?難道古代衙門質量都不好?其是不是的,因爲古代衙門不讓修繕,那些文廟,城隍廟經常修繕,重建,因此才能保存下來。那麼,古代爲何不讓修衙門呢?

這源自於宋朝的一個規定。在1009年,當時的宋王朝,制定專門的法律,規定“不得修繕衙舍,”也就是說,不得擅自修繕衙門屋舍。這樣做是爲了防止長官以修繕衙門爲理由,貪污腐敗。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衙門建立後,總會壞的,再堅固的衙門那都是有壽命的,那麼衙門破了怎麼辦?

古代官衙爲何倒塌了官員也不敢修?原因很簡單 第2張

網絡配圖

如1071年,蘇軾任杭州通判的時候,看到衙門破敗不堪,有倒塌的風險,因此,上書請求修繕,但是朝廷沒批。結果,沒過幾年,衙門裏屋突然倒塌,壓死兩名杭州的書吏。這下蘇軾想,該修了吧!於是再次上書,還把壓死人的事實,着重說了下,結果很意外的是,還是沒批,蘇軾在這隨時都可能倒塌的衙門繼續辦公。

您可能要問了?這都不修,是沒錢麼?恰恰相反,宋代那發達程度,那是古代最牛,不是沒錢修,而是不讓修。但是,一些民生工程,如修路、修河等,奏摺上去,立馬就會批准,因此不是錢的事。自此以後,形成了官不修衙的定製。

古代官衙爲何倒塌了官員也不敢修?原因很簡單 第3張

網絡配圖

而到了元朝,明朝和清朝,雖然經濟沒有學會,但是這一條卻被延續了下來。官員都不敢修繕衙門,即使再破也不敢修。因爲,一方面,你如果要修衙門,那麼很容易給上級留下奢侈浪費的印象,這在考覈中可是減分項目。而且,很可能扣上貪污,受賄,不潔的大帽子。

另一方面,即使上級批准了,也會只給個七成,剩下的3成,要麼自己掏腰包,要麼你就去受賄。風險很大。因此,即使衙門再破,只要沒徹底倒塌,那麼該湊合還得湊合。所以啊,能保存下來的衙門那就幾乎不存在了,因爲年久失修,很容易就被毀了。想想清朝的最高決策機構軍機處,不也就是故宮幾間低矮房屋麼?這個跟現在可是鮮明對比啊!現在一些村委會,修的就跟縣政府似的。看來這一傳統也沒傳下來哇!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