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秋褲前身曾是時尚代名詞 其雛形出現在15世紀

秋褲前身曾是時尚代名詞 其雛形出現在15世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如果一定要深究秋褲最早的雛形,就不得不提到15世紀的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這位把威爾士併入英格蘭、有着6次婚姻的國王,最喜歡的是穿一種男用馬褲。這種褲子材質通常是羊毛,穿起來緊身裹腿,亨利八世還常常將它與當時流行的尖頭鞋一起穿着。不得不說,這樣的搭配,看上去有些怪怪的,但卻是時尚。

上個週末,成都是在煙雨濛濛中度過的。很多人無奈之下選擇了宅在家裏,推窗細雨入眼簾,閉門臥聽風濤聲。雖然氣溫只降了不到3℃,但卻讓人冷得傷心,想穿秋褲。秋褲,不知何時,成了冷的代名詞——有一種寒冷叫“忘穿秋褲”。立冬已過,成都氣溫開始走下坡路。廣大男女青年也再次面臨艱難選擇:要風度還是要溫度?媽媽不停嘮叨着秋褲,到底穿還是不穿?秋褲,到底是什麼?或許,這是一個大家從未留心過的問題。你不知道的是,這問題看上去很簡單,卻遠比穿與不穿秋褲要複雜得多。

 秋褲的各種稱謂

  Chill-cool?還是Me more cool?

“秋褲?在我老家,小時候,我們把它叫做棉毛褲。現在,我們都叫它me more cool(“棉毛褲”音譯)。”90後的上海人張小桃說,她的北方同學將秋褲音譯成Chill-cool。在東北,秋褲被稱爲線褲或襯褲,臺灣則將它稱爲衛生褲。

當然,在英語國家裏,人們並不使用像“chill-cool”這樣形象的稱呼。英文中,秋褲叫做long underwear或者long johns。從字面上來說,long underwear挺好理解,但爲什麼秋褲還被稱爲long johns呢?

對此,有兩種說法。一種是,19世紀末期,有一位美國拳擊手,叫約翰·L·沙利文(John L · Sullivan)。這位世界拳擊歷史上最後一個徒手(不戴拳套)的世界重量級冠軍,在登上拳擊臺時,最喜歡的造型是赤裸上身,將長內褲外穿。2004年,一位名爲米切爾·昆寧的英國詞源學家提出,秋衣的英文Long johns中的john 一詞,應與約翰·L·沙利文有關。另一個說法是,在英國德比郡,有一家制造秋衣的著名工廠,以沙利文的名字命名,其產品叫Long john。

秋褲前身曾是時尚代名詞 其雛形出現在15世紀

 秋褲的前世今生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穿的男用馬褲是雛形

有網友是這麼總結秋褲的:“秋褲,是廣大80後、90後少年時爲免於母親的嘮叨,在深秋時便會穿上的臃腫襯褲。而對於年紀稍大些的人來說,秋褲是低溫嚴寒中最溫暖的那一層保護。”

本來,天冷了穿秋褲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2008年,有一個對秋褲恨得咬牙切齒的雜誌女主編在接受電視訪談時說:“我不穿秋褲,也不允許我周圍的人穿秋褲!”這個事情,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引發衆多網友對秋褲的長久討論。一些潮男潮女號召大家堅決不穿秋褲,而不是“忘穿秋褲”。

實際上,你不用因爲穿了秋褲而感到臉紅。要知道,秋褲的前身曾是時尚的代名詞。在西方,穿兩層褲子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那個時候的西方人,爲了便捷地騎馬,拋棄了羅馬式的長袍,穿起了褲子。

如果一定要深究秋褲最早的雛形,就不得不提到15世紀的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這位把威爾士併入英格蘭、有着6次婚姻的國王,最喜歡的是穿一種男用馬褲。這種褲子材質通常是羊毛,穿起來緊身裹腿,亨利八世還常常將它與當時流行的尖頭鞋一起穿着。不得不說,這樣的搭配,看上去有些怪怪的,但卻是時尚。

隨着時間的發展,亨利八世中意的男用馬褲開始出現分化。其裝飾性的部分,變成了現在十分流行的打底褲,也稱Legging,絢爛的顏色和花紋讓人們忘記了它也是秋褲的一種。

現代社會的秋褲,往往略帶鬆緊,以保暖爲主要目的,正式起源地在北美大陸。要知道,在那一片北冰洋冷空氣南下暢通無阻的地方,保持體溫、維持溫暖,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冬天,北美大陸的人們都會穿上禦寒用的連體內衣,其樣式是將人的上下身體全部包裹住,腕口收緊。我們可以把它簡單理解成一套無縫連接的秋衣秋褲,或者是現在女孩子仍然在穿的連體褲。

到了20世紀,一個名叫弗蘭克·斯坦菲爾德的加拿大人,發明了現代樣式的秋褲,並申請了專利,成爲現代商業秋褲之父,開啓了秋褲的大規模生產和銷售之路。

從此,秋褲成了寒冷冬天人們生活的必備品。

秋褲前身曾是時尚代名詞 其雛形出現在15世紀 第2張

秋褲的各種爭論外國人不穿秋褲他們的理由你達不到

有網友發帖傾訴自己在美國買不到秋衣秋褲的慘痛經歷,並在這次悲傷的教訓後,開始調查外國人到底穿不穿秋褲,如果穿,到底都是誰在穿?

好奇害死貓,這位網友不查不要緊,一查嚇一跳。根據他不完全的統計和分析,得出了一個這樣的結論:在日本,秋褲是歐巴桑穿的;在韓國,只有爺爺奶奶輩的老年人才穿;在英國,只有“沒出息”的人會穿;在法國,只有上世紀50年代的農夫們才穿。

當然,在外國買不到秋衣秋褲只是一個片面看法。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美國,供暖系統還沒有現在那麼完善,不少家庭仍需要在室內點起火爐取暖。那時,他們在室內也會穿秋衣秋褲或連體長衫褲,有人睡覺的時候還要戴睡帽。他們洗澡的頻率,也遠遠低於現在,因爲準備熱水是一個不小的麻煩事,加上洗澡後頭發要結冰等問題,他們也沒有每天洗澡換衣。這與以前的中國有那麼些許相似,家庭取暖靠煤爐,洗澡靠集體澡堂,還有“二月二之前不剃頭”、“正月裏不洗澡”等民俗。

隨着時代的發展,歐美國家的供暖系統日趨完善和發達,歐美人逐漸不再需要穿着秋褲保暖了。即便是在比美國更寒冷的俄羅斯和北歐國家,穿秋褲的人也越來越少。一雙長靴,一套及膝的大衣外套,足以應付在建築物與汽車之間的短暫步行,這種着裝也便於人們在冷熱交替的環境裏穿脫調整。

其次,穿秋褲對毛髮旺盛的西方人來說,穿着感受往往會備感不適。因爲,人類的腿毛生長方向是向下的,而緊繃貼身的秋褲在穿着時,則要把毛髮朝上拉動。可能體毛稀疏的中國人很難體會這樣的不爽,但你可以將這樣的不適理解爲:你的秋褲裏面還套着一條純毛褲。

秋褲前身曾是時尚代名詞 其雛形出現在15世紀 第3張

此外,對於時尚的追求,也是讓人們逐漸放棄秋褲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秋褲將人們強健靚麗性感的小腿弧線徹底淹沒在一片臃腫中。如今,中國的年輕人受到時尚潮流的影響,站在了秋褲的對立面,面對媽媽冬天必須穿秋褲的嘮叨,斬釘截鐵地說“不”。

對於別人是不是要穿秋褲,25歲的毛小婧這樣總結道:“你冷就穿,請不要拉上我一起。但是,我還是希望您秋衣的顏色,別太高冷。”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