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判死刑需皇帝三次審批 唐太宗本心還是作秀?

判死刑需皇帝三次審批 唐太宗本心還是作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史書記載着這樣的一件事情,390名死刑犯被大赦一年,約定明年的這個時候回來受死刑,日子如期而至,390名死刑犯竟然沒有一個人逃跑,全部回來接受了死刑。不管是真是假,這也太不可思議了!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唐太宗時期,李世明望着國盛民安,突然心血來潮,大赦天下,放歸天下死囚的聖旨,但是約定第二年秋天犯人歸京受死。結果,出獄的390名死刑犯在無人看管、無人督促的情況下竟然都如期如數回到朝堂報到,竟然沒有一個人逃跑;明知回來就是受死卻都視死如歸坦然面對。這的確讓人費解、稱奇。難道是唐太宗跟死刑犯做了什麼交易來作秀彰顯自己的英明神武?

後來學者們推測,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唐律》在制定時就本着法務寬簡、寬仁慎刑的原則。從刑法上看但凡判處死刑的一定是非殺不可之人。

判死刑需皇帝三次審批 唐太宗本心還是作秀?

二、在死刑使用上遵守嚴格的程序。唐太宗認爲死刑必須格外重視;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死刑犯要經歷三複奏,向皇帝本人報告三次,其目的就是爲了防止下屬機關以權謀私,濫殺無辜。

但是,唐太宗覺得三複奏還不夠,特別是在錯殺了張蘊古之後 ,規定了五復奏,並且前三與後二之間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這樣就最大程度地排除了辦錯案的可能性。那麼經過五復奏判定的死刑犯基本上都是鐵證如山該殺之人。

並且,唐太宗還進行了相當人性化的行刑程序:囚犯實行死刑的當日,員工們不得飲酒吃肉,內教坊以及太常不得舉辦樂事。更難能可貴的是,唐朝在對待死刑犯時的人情味兒跟信任度絕無來者。死刑犯在臨時前還可以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回家告慰妻兒老小,確實令人驚歎。這樣的律法就算是再怎麼兇惡的犯人也只能在心裏說一個大大的“服”字。

對此,後人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人認爲唐太宗此行此舉是爲了博得在黎民百姓心中聖賢之君的稱號而做的一場秀,太過虛僞。有的人則認爲這就是李世民的本心。不管答案是怎麼樣的,畢竟我們有過“唐朝盛世”這樣的輝煌歷史,並且是值得後人肯定的。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