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宋襄公的生平事蹟有哪些 關於宋襄公的故事有哪些

宋襄公的生平事蹟有哪些 關於宋襄公的故事有哪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襄公在歷史上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他的一切爭議都來自於他的“仁義”,由他的“仁義”而引起人們對他是真君子還是小人的探討,宋襄公讚美他的人,認爲他是個極有貴族精神的君子,而厭惡他的人,又覺得宋襄公只不過是個宣揚假道學的僞君子而已,孰是孰非我們不做評價,重要的是,宋襄公這個人給我們留下的思考。

宋襄公,名茲父。他的出生年月不詳,他是春秋時宋國君。宋襄公其實並非家裏的長子,他還有一個哥哥,這個哥哥是庶出的,而宋襄公的母親是宋桓公的正室,因此這個太子之位當然是宋襄公的,不出意外他還會坐上宋國國君的寶座。這樣的事情放在誰的身上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偏偏宋襄公做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決定,在即位的時候,要將自己的寶座讓給他的哥哥。父親宋桓公將這個想法將這個講給了宋襄公的哥哥目夷聽,目夷聽說之後堅持不肯接受弟弟的讓位,能夠把王位都讓出來,說明他比目夷還要“仁義”,於是,堅持不肯接受這個王位。這便是宋襄公的讓國之美。

宋國的國力本來就不算太差,好好發展還是能夠追趕上其他的大國的,宋襄公就是這樣只需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勵精圖治,宋國一定會有所有圖謀和發展。但宋襄公偏偏對權力有更大的野心。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葵丘會盟,在這次大會上,齊桓公將自己的兒子公子昭託付給宋襄公,希望宋襄公能夠幫忙照應下。宋襄公欣然答應,隨後不久齊桓公在齊國去世,齊桓公一走,齊國就發生內亂,公子昭逃到了宋國,宋襄公接收了公子昭,並對他照顧有加。

宋襄公的生平事蹟有哪些 關於宋襄公的故事有哪些

宋襄公也想學齊桓公“尊王攘夷”,號令各國諸侯的樣子,於是,他發文給各國諸侯讓他們護送公子昭回國,但是相應的諸侯國卻沒有幾個,宋襄公就聯合那些相應的國家,幫助齊國平定齊亂,最後扶植起了齊孝公,頗有當年齊桓公“尊王攘夷” 的勢頭,幫助齊國平定內亂無疑就是在無形中擴大了宋國的名聲,提升了宋國的國際威望。


齊桓公去世後,盟主的位置一直是空缺着的,宋襄公想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推定下下一任的盟主是誰。身邊的人建議宋襄公不要去會合諸侯,一個小國最穩妥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不爭霸,不急於求成,而是慢慢積蓄自己的力量,遊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因爲宋襄公的想當然的做法,爲宋國招致了禍害。果不其然,宋襄公本就是一個小國的國君,私自會合諸侯難免會引起大國的反感,而自己又定下會盟的地點,更讓大國厭惡,這其中有齊國和楚國,特別是楚國,對宋國這樣的做法深感不滿。

宋襄公的生平事蹟有哪些 關於宋襄公的故事有哪些 第2張

快到會盟的那一天,宋襄公的哥哥目夷勸諫宋襄公要帶兵隊去,因爲楚國是個很不守信易的國家,並且小國要爭當霸主會招來災禍的。宋襄公一意孤行,在會合之日與楚國國君發生爭執,結果楚國帶的軍隊就把宋襄公給抓住了,因爲這次會合,楚國和宋國結怨。回國後,宋襄公要攻打鄭國,原因是鄭國支持楚國稱霸的想法,目夷再次勸阻,但宋襄公不聽,最後宋楚兩國交戰。“泓水大戰”,宋襄公恪守“仁義”的信條,遵守“軍禮”,奉行“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原則,被楚軍打得一敗塗地,受到了天下人的恥笑。

當初,宋襄公和楚王相約乘車之會,堅決不聽目夷和大臣們阻攔,結果是他信守信用按照當初的約定,前去赴約,卻遇上了楚王失信違約的兵車之會,自己成爲了楚王的階下囚。如今,打仗還要禮讓,何況宋國的國力根本就比不上楚國,恪守“仁義”的宋襄公未必做錯了什麼,是沒有正確認識到天下的形勢,還固守着周朝時期的禮儀和仁義,實在不是個有遠見的君主。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