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世界末日”的背後:中國人需重拾文化自信

“世界末日”的背後:中國人需重拾文化自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您相信末日嗎?只要讀到這篇文字,無論曾經如何相信過,也會一笑置之了吧。

“世界末日”的背後:中國人需重拾文化自信

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我們爲什麼還要爲“中國夢”牽腸掛肚?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奧巴馬、朴槿惠爲什麼還要費盡心思去競選總統?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世界上爲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仇怨非要你死我活?

末日已成過去,末日背後的東西,卻真的很值得琢磨。

一、我們的文化自信

“末日”概念,一直是基督教的舶來品。“杞人憂天”,短短四個字就把中國人一直以來對末日的態度表達得鏗鏘而深刻:嘲笑。道家講究“天道永存,道生萬物”,天下的走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儒家說“未知生,何知死”,從來就沒有一個“滅亡”的概念。對災難的態度,中國人最爲積極。

但是,這些中國傳統的積極因素,在被商業化(電影《2012》是典型代表)和西方宗教色彩(對很多人來說,瑪雅是外國的,也就是西方的)裹挾着的“末日思潮”裏,卻似乎沒有太多的抵抗力。

同樣的命題曾在“聖誕節爲什麼比中國節日火爆”的現象面前被一再思考。多年來我們開眼看世界,所看到的就是西方世界確實比我們富足、文明,確實值得我們去羨慕。因此,西方色彩的聖誕節就成了“富裕文明”的代名詞,讓我們欲罷不能。末日論,同理。

“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復興”,我們曾經“興”過,中華文明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我們曾經的“興”,是經濟、政治、文化全方面領先世界的結果。現在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複製和超越曾經的輝煌,要求我們必須在文化層面上重拾自信,或者說,鑄造讓世界認同的全新中華價值觀。

二、我們的規則意識

什麼是害怕?最精彩的論述是“害怕就是對未來的無知,對不可控的東西的擔憂”。有很多媒體做過調查,末日前你想做什麼?答案中不乏“胡吃海喝”、“瘋狂××一番”……既然已經是末日,那麼就可以不守規則,人們會做出“不可控”的行爲。

規則一旦被破壞,人們就會失去安全感,就有末日臨頭的感覺。還記得河南那個聲稱受到末日論影響而衝進學校砍傷孩子的閔某某嗎?他生動地詮釋了“規則必須被信仰”的道理。事實上,所有類似“全能神”那樣的邪教,都有顛覆正常倫理規則的舉動。

當然很多時候,規則還不至於被邪教式地顛覆。但我們真的都在時時刻刻珍視規則,珍視正常的生活嗎?

還記得“中國式過馬路”嗎?“湊齊一撮人,無視紅綠燈”,這就是對規則的輕視。今天無視這個小規則,就會慢慢積累無視規則的心理,會對更大更重要的規則失去敬畏之心,這會帶來多麼可怕的混亂。

更大更重要的規則,就是自然和社會的規律。工業化以來,我們對自然的賜予索取太多。商業化以後,我們對社會的根基索取太多。前者讓我們嚐到了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諸多苦果,後者,更是讓社會的誠信、“正能量”頻受打擊。我們真該藉着末日思考一下自然和社會的根本規則,思考一下應該信仰怎樣的規則。

三、我們的現實憂慮

我們身邊,死心塌地相信“末日論”者畢竟是少數。當然我們也看到,四川有人搶購蠟燭。即便在科普發達的美國,據稱也曾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末日。

這讓我們思考一種現實的憂慮。末日謠言其實已伴隨我們千年,但是有多少人知道1914年、1918年、1920年、1925年、1941年、1975年都曾被預測爲“世界末年”?而到了2012年,這個末日論卻被髮達的科學和媒介所放大。很奇怪的是,這兩者本該是謠言天敵纔對。

我們重點談媒介。傳播手段的不斷髮展提供了更快的傳播速度,也讓末日論滲透到了更多社會最末端的細胞。此外,媒介的發達也讓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在傳播中發酵了。“世界末日”是對所有人最公平的——王侯將相,生死貴賤,同歸虛無。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人從心底裏根本不信末日,卻在傳播中出於對公平的嚮往而充當了放大的角色。

我們必須思考的是:所有荒唐的思潮無一不來自於現實。我們的社會現在進步非常大,正能量日漸增多,但是想在短時期內消滅掉全部不公平不合理的東西,顯然還不現實。不光是我們,發達的西方世界,貧民、犯罪、暴力等等社會問題也從來就沒有消失過。從末日憂慮中抽取出對公平的嚮往,非常必要。哲人有言,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公平正義是照耀人的內心信仰、破除謠言的最大利器。

末日沒有到來。末日只是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給我們提了個醒:莫忘軟實力,莫忘規則,莫忘公平和正義。如此,則明天必然更美好。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