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隋文帝立儲疑雲:楊廣是否真的好於原太子楊勇?

隋文帝立儲疑雲:楊廣是否真的好於原太子楊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由於獨孤皇后的挑撥,宰相高熲被隋文帝革職爲民,這使得太子失去了一把巨大的保護傘。改立太子的機會終於到了。可是,太子楊勇雖然不討父母喜歡,但畢竟沒有什麼大的過錯,廢黜的事情會如何進行呢?可以說隋文帝找到了太子的各種罪狀,但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當隋文帝把自己改立太子的想法公之於衆的時候,得到的迴應卻很讓他吃驚。

高被革職,太子的保護傘沒有了。朝中認識高度一致了,廢太子勢在必行,這時小人物姬威起了大作用。開皇二十年,楊廣下命令,“東宮過失,主上皆知之矣,已奉密詔,定當廢立;君能告之,則大富貴。”你如果能挑頭,富貴就唾手可得。姬威馬上舉報太子圖謀不軌了。這時隋文帝在避暑,趕回大興城,上朝問大臣,“我新還京師,應開懷歡樂,不知何意翻然愁苦”。

他這樣問其實是因爲這幾年,他天天聽獨孤皇后講太子壞話,他就認爲太子不才是朝中共識了。他這樣問是給朝臣一個表達的機會。如果說出太子劣跡,就直接廢掉太子。可是,好多是假象朝臣不知道。大臣沒直接感受,愣了,皇帝表達什麼他不知道。牛弘說話了,“臣等不稱職,故至尊憂勞”。隋文帝不需要這樣的回答,直接對東宮官員發話,“仁壽宮此去不遠,而令我每還京師,嚴備仗衛,如入敵國。我爲下利,不解衣臥,昨夜欲近廁,故在後房恐有警急,還移就前殿,豈非爾輩欲壞我國家邪?”。

我每次回來,如臨大敵,你們難道不知道我爲什麼緊張嗎?我本住後殿,我覺得不如前殿安全,我不敢解衣服睡覺,說完拿下這些東宮官員。讓楊素宣佈太子的罪狀。他宣佈,劉居士糾集一些人爲非作歹,我請太子緝拿他的手下,太子吼叫,不是被你們捉拿了嗎?還要什麼人呀?跟我有什麼關係呀?這不是違抗嗎?他還親口說過,我父親當年多危險呀,不是長子跟着,當了皇帝就把我當成了眼中釘哪。這不是怨恨嗎?說了這兩罪狀,大臣想這也不是大事呀。隋文帝也覺得這樣說不太對勁。

隋文帝立儲疑雲:楊廣是否真的好於原太子楊勇?

他就自己補充,不孝,皇后也勸我廢掉他,我考慮是嫡長子,一直希望他從善,沒想到越來越不象話,四大罪狀:一是指着皇后侍女說這以後都是我的,這不是不孝嗎?我疑心他毒死了元氏,分明威脅了;三是與雲氏在外邊生了兒子,我們不計較,沒想到他們認爲我們不懷好意,與我們離心離德;四是雲氏,肯定跟別人也不檢點,就算這個是他生的,龍生龍,這樣的母親生的,如果將來成了正統,不能忍受。想來想去,負責起見,另立太子,大家同意嗎?左右一聽,更糊塗了。這樣的瑣事不登大雅之堂,太沒水平了,這樣廢太子,也太輕率了。大臣們沉默着,元旻說話了,“廢立太子,詔旨若行,後悔無及,讒言罔極,惟陛下察之”。建議三思而後行,免得後悔無及。大臣們並不支持呀,相當懷疑甚至反對呀。隋文帝也意識到自己想簡單了。他還以爲是所有人都反對太子,巴下高就夠了。現在看,遠遠複雜多了,大臣們並沒有認識到太子的過失,甚至公開支持太子。

大臣們並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認同此事,甚至還有人公然反對。這其實暴露出隋文帝此前得到的情報有很多誤差,理應重新評估纔是。那麼隋文帝會怎麼做呢?

這時,隋文帝可以兩種選擇:重新評估,再考慮一下是不是偏聽了;既然做了做到底。他選了第二種,他對太子有長期積累的不滿,與太子的矛盾公開化了,不如索性廢掉。就得解決兩個問題,怎麼讓大臣瞭解太子過錯,讓瞭解的人揭發吧,還得靠姬威,內部人瞭解情況。不能只講瑣事,家庭過結不行,得講對大臣造成什麼危害。姬威說了,他曾說,當了皇帝到處修離宮別館,誰進諫,我就宰掉,就不害人不怕死。這不是昏君嗎?還說,太子請人算卦,說陛下活不過開皇十八年,天天算日子,這樣的不孝,誰能忍受呀?隋文帝說了,“誰非父母生,乃至於此,我有舊使婦女,令看東宮。奏雲:‘勿令廣平王至皇太子處。東宮憎婦,亦廣平王教之。’”我是忍痛割愛,爲國除奸呀。一唱一和,反正至少算是交待一點了。第二個問題,元旻的公開支持,這是最高武官的支持,左衛大將軍呀。如果他這兒出問題,甚至會引發兵變。楊素來負責了。沒幾天,司法部門向元昱發難了,與太子有不正當的交往。這時元旻還正宿衛呢,拿下來了。解決得乾淨。殺一儆百了。壓服了朝廷。兩步走完了,太子的罪狀還不明,還得有明確的事件,才顯得名正言順。

從隋文帝的態度上來看,他已經是鐵了心一定要廢黜太子。但是儘管如此,他也意識到太子罪狀還不足以服人。那麼到底要怎樣的罪狀才能搞垮一代太子呢?隋文帝又會讓誰去羅織這些罪狀?

讓楊素找罪狀,難事得他辦。楊素徹查東宮,搜尋證據。結果是真搜出了兩件新玩意。一是幾千根槐樹棍,好幾斛艾絨。太子的這些東西讓人納悶。兩種東西有什麼用?當時的人都知道是點火用的,古人用燧石劃出火星,用艾絨引火,再用槐樹棍當成火把。太子囤積這些東西是偶發事件,幾天前,他回到東宮,路上看到一根老槐樹,他沒見過什麼生活,覺得好奇,問這樹還能有用嗎?左右說點火有用,太子說弄回去吧,砍成木棍,分給衛士點火吧。破成木棍,還沒來得及分下去,隋文帝發難了,只得囤積下來了,被楊素發現了。楊素覺得新鮮有文章可做,找來姬威,問他。姬威是叛徒,比任何人都希望太子倒黴,說這是與造反有關的事,還有一千多匹馬呢,想在夜裏去包圍仁壽宮,想把皇帝困死在宮中。楊素馬上去對質了。太子也生氣了,我貴爲太子,這也是造反?你家不是養着一萬多馬,不也是?不過,這些作爲證據呈給了隋文帝,抹黑完成了,只差最後的攤牌了。

有了謀反的嫌疑,楊勇這個太子也就再難當下去了。那麼對於太子楊勇,隋文帝會如何處理呢?一直躲在背後的晉王楊廣,又將因此獲得怎樣的利益呢?

開皇十十年十月九日,召見太子。皇帝正裝,士兵間是百官與皇親國戚。廢太子是國事與家事,雙方代表都來了。讓宣讀詔書:“皇太子勇,地則居長,情所鍾愛初登大位,即建春宮,冀德業日新,隆茲負荷。而性識庸闇,仁孝無聞,暱近小人,委任奸佞,前後愆釁,難以具紀。但百姓者,天之百姓,朕恭天命,屬當安育,雖欲愛子,實畏上靈,豈敢以不肖之子而亂天下。勇及其男女爲王、公主者,並可廢爲庶人。”

太子一定要選一個好人,可是當今太子不仁不孝,我爲天下百姓考慮不得不割恩正法,楊勇及兒女被廢爲庶人。我廢你也不得已。楊勇本以爲要殺了,現在甚至有幸福感,趕緊連連磕頭,怎麼會怪您呢。就這樣,二十年太子就是浮雲了。楊廣笑了,一個月後,十一月初三,楊廣被冊爲皇太子,十年久的太子儲位之爭塵埃落定了。楊廣知道是太子不艱苦不謙虛得罪了隋文帝。他特地向隋文帝提出兩項請求,一是降低禮服等級,二是從此後,東宮官員不再對太子稱臣,都只對皇帝稱臣。隋文帝太高興了。大興城當時是長安與大興縣,他請太子去大興縣,你住進去是沾這兩字的興氣。

許多人會認爲這事太錯了,這是亡國根源。古人也這樣想,像李世民說,“隋太子勇撫軍監國,凡二十年,早有定分,楊素欺主罔上,賊害良民,使父子道滅,逆亂之源,自此開矣。”

對嗎?今天,我們評價,這是從結果推源頭,不客觀。客觀看,一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楊勇與楊廣比較一下,楊勇的二十年太子就是一個熱衷享樂個性比較任性的人,是中人,有中人之資,是個一般人,楊廣卻是功勳卓著,少年老成,提前想幾步的人,性格能力上都突出,隋文帝希望國家越走越好,希望更優秀的兒子接班,這有合理性;二是給政治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人爲製造了朝中的分裂,像高與楊素都是優秀的人才,造成了君子道消小人道長的政治局面,支持楊勇的人是正人,而讓楊廣當是不合政治傳統的人,都是野心家投機分子,結果是小人得志了;三是開啓了家庭間兒子間的骨肉相殘的局面,其他兒子也不滿,會引發新的政治動盪,越來越多疑越來越冷血,骨肉相殘馬上就會開始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