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這是很多讀者都特別想知道的問題,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

如果要在中國古代的戰役裏按知名度排個座次,赤壁之戰不是第一,也得是前三名。歷史教材在介紹它的時候,一般都會加上一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實際上這一點值得商榷。有關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的兵力比較容易確定,大約在五萬左右;但是有關曹操的實際參戰人數卻爭議極大,小說中的諸葛亮誇張到了八十三萬,現實中的歷史學家們也有認爲不過數千人的。到底這一戰有多少人打了,實在是一筆糊塗賬。

但是這並不影響一個事實——也許從軍事意義上說,赤壁之戰意義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但在政治層面,它確實影響了此後七十年甚至是四百年的中國政治格局。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第2張

因爲,這是第一次長江流域的勢力戰勝了來自中原的中央帝國政權。

自秦以來,中國的大一統中央集權帝國已經延續了四百餘年。這四百年裏,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心基本全部集中在黃河流域,最南不過江淮一帶。長江流域儘管土地遼闊,也曾孕育過蜀、巴、楚、吳、越等文明,人煙卻極爲稀少,堪稱彼時中華帝國的蠻荒之地。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第3張

當然,作爲一個統一的國家,儘管重心不在長江以南,漢帝國倒也不會對南方徹底坐視不管。一代代人的開拓,使得南方也在緩慢地前進着,並默默地等待着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這個飛躍,就來自於漢末的亂世:一方面,北方的混戰逼迫着北方的士民向南方逃亡;另一方面,以劉焉爲代表的漢朝宗室及軍閥也意識到了南方國土的重要性,將其視作自己裂土封侯的根據地。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第4張

但是這種割據是並不穩固的,一旦中原重新恢復安定,就能靠着強大的動員能力和雄厚的資源再次將南方的幾個州一一兼併回來。這一點,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最有發言權——想當年公孫述橫跨荊、益,不還是被光武爺給滅了?

我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夏天的曹操,大約也是這麼想的。而且他還確實幾乎幹成了。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第5張

東漢末年,由於各地戰亂頻仍,因而在地方推行“廢史置牧”,即將原來負責監察各州的刺史替換成執掌一州大權的州牧。在長江流域的三個州——益州、荊州和揚州,就分別派了三個宗室前往鎮守。當曹操準備南征的時候,益州的劉焉早就死了,接班的是他兒子劉璋;揚州的地盤則早就被孫策兄弟攻略完畢,已經基本不姓劉了。相對而言,最難啃的骨頭就是荊州。

而就在這一年,劉表死了,其幼子劉琮繼位,長子劉琦反倒被外放到江夏去了。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第6張

因此,趁着這個時候把荊州拿下,對於曹操的戰略意義可謂極其重大。一旦奪取荊州,不但意味着獲得了千里沃野和百萬人口,更是在長江中間楔入了一顆巨大的釘子,以後無論是向西還是向東都可以兩路進攻,江東和巴蜀都唾手可得。

這一點,連1800年後的我等都看得明白,曹操不會不明白,孫權和劉備更不會不明白。但是,明白了又能怎麼樣呢?當年的楚國幾乎佔據了整個南方,一樣沒打過秦國;公孫述一世英雄,不一樣沒能戰勝光武?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第7張

但是歷史的結果就是如此——孫劉聯軍在赤壁戰勝了曹操;不僅如此,四年以後,在東線的濡須之戰中,曹操再次被孫權擊敗,後期孫權的兵鋒甚至從長江往北推了數百里,在合肥成就了張文遠的威名。又過了三年,曹操在定軍山再遭慘敗,不僅折了夏侯淵,還將漢中拱手送給了劉備。

談孫權、劉備、周瑜、諸葛亮等人如何神機妙算、決勝千里,只是在過分誇大個別英雄人物的歷史作用而已;真正站在他們背後,幫助他們戰勝曹操的,還是南方已經積澱了數百年的生產力的發展。

戰爭歸根到底打的還是人力和財力,而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人口規模基本上就可以決定這兩者的高低。

無論是戰國末年還是東漢初年,南方的人口規模都還遠未能達到與北方抗衡的地步,因此支撐戰爭機器的能力也就相對不足,更無力與佔有中原的中央政權相抗衡。但是在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以後,南方的人口規模逐漸趕了上來,並且乘着北方大亂的時機接納了一大批北方逃亡而來的士民,這爲南方對抗北方提供了基本的物質和人口基礎。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第8張

因此,在赤壁,在濡須,在合肥,在漢中,曹操一次次地敗給了孫權和劉備。這並不是他的實力不行了,也不是他的對手真的比他強過一頭。只是當廣袤的南方被團結成兩個大軍閥集團的時候,縱使北方早已擰成一股繩,暫時也無法一口吃掉他們了。

這也許就是曹操的宿命——對於他來說,能夠將北方統一已經是他的極限,時代的發展讓他不可能完成像嬴政、劉邦或者劉秀那樣的大業。畢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這一點,不知道從華容道倉皇撤離的曹操,有沒有想明白這一點。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爲什麼不再渡江? 第9張

也許他想到過,因爲他並沒有在撤回北方以後立刻再次發動對荊州的戰爭;也許他沒想過,因爲他此後的十二年裏依然戎馬倥傯,繼續向西向南進攻,並且接連消滅了韓遂和張魯兩個割據軍閥。

然而毫無疑問,此時的曹操的主戰場已經不在西涼、漢中或者是江淮,甚至根本不在軍事層面,而是在政治層面。他軍事生涯的頂點永遠定格在了建安十三年的七月。他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已經從統一天下變成了整頓內政,這一點無論他主觀上同不同意、接不接受,都已經成爲了事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