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齊桓公爲何被活活餓死 還被康熙當成了教材?

齊桓公爲何被活活餓死 還被康熙當成了教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令康熙皇帝掉淚的一位英雄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齊桓公,他悲慘的暮年,令康熙有同病相憐之感。當時,諸位皇子貝勒,正在明爭暗鬥,對皇帝寶座虎視耽耽。年老體衰的康熙擔心自己成爲“齊桓公第二”。

齊桓公,曾是春秋時期“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重量級人物。當然,這種威望和實力絕不是吹牛騙來的,謀臣管仲是他稱霸諸侯的智力支持。齊桓公是那個時代第一稱霸的諸侯,儘管齊國的軍事力量並非龍頭老大,但齊桓公的膽略和仗義卻是其他國君難以望其項背的。

姜小白乾了42年的“寡頭政治”,前後召集了26次“國際和平峯會”,出動過28次軍隊。不是幫助被外族欺負的諸侯小國打羣架,就是收拾那些翹尾巴的諸侯大國。據《史記》記載,齊桓公自稱:“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他政治上“尊王攘夷”的廣告詞,把落湯雞似的周朝皇室擡舉到了最顯赫的神位上,同時,自己也佩戴上了“國際警察”的服裝道具。他曾在諸侯會盟的公開場大模大樣得表示:“諸侯莫違寡人!”看來,齊國“老爺子”的地位已經得到了大多數盟國的默許。

齊桓公爲何被活活餓死 還被康熙當成了教材?

網絡配圖

齊國並非只放刁不賣力的老滑頭,戰爭對於姜小白來說似乎是一種快樂,哪裏有烽火狼煙,哪裏就有活力四射的齊桓公。在緊要關頭,齊國拉了燕國一把,齊桓公御駕親征,幫助燕國擊潰了頻繁騷擾的山戎部落,這個大勝仗使燕國受用了一百多年,那個北方小部落一提起姜小白就頭疼。將士凱旋,燕國君主親親熱熱地送行,只顧賓主寒暄了,竟不知不覺地越過了本國的邊境,這種無意間的失態顯然與古禮不合,弄得雙方都很尷尬;齊桓公則表現出一派天朝大國的領袖風範,《史記·齊太公世家》寫道:

燕莊公送桓公回到齊國境內。兩人邊走邊聊,竟然不知不覺地出了燕國國境,這令燕莊公非常尷尬。齊桓公笑道:“除了周天子,諸侯之間的迎送不應該超越自己的國境,我絕不讓燕國君主處境難堪。”他當即宣佈,把腳下本來屬於齊國的土地無條件地割讓個燕國,這樣,燕國國君就不算邁出國門了。[$HR getPages$]

《齊太公世家》還記載着另外一則典故,只爲雞毛蒜皮的一點小事兒,齊桓公不惜休老婆、斷邦交、打戰爭。他身上具備了傳統英雄所必需的個性條件:“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蔡亦怒,嫁其女。桓公聞而怒,興師往伐。”

齊桓公爲何被活活餓死 還被康熙當成了教材? 第2張

網絡配圖

就是這樣一位令諸侯聞風喪膽的梟雄,沒有遵從管仲臨終的勸誡,剷除身邊的三名親信,致使姜小白自種禍根,死不瞑目。這三名親信是:爲了追求權力而“自宮”的宦官豎刁,把親生兒子做成蒸肉奉獻給齊桓公的“烹飪專家”易牙,還有“跟屁蟲”、15年不肯回家省親的衛國貴族衛開方。管仲認爲這三個傢伙是齊國的心腹之患,曾對齊桓公說:“如果對自己的身體都忍心殘害,對別人豈不更虎狼成性?如果對自己的骨肉都下得狠心,對別人還不是蛇蠍心腸?連父母妻子都能拋到九霄雲外,其他人又算得了什麼呢?國君在私生活裏總該享有某些癖好,要不,還有什麼樂趣呢。但是,這些癖好絕對不能干擾國家大事。我死之前,可以約束您寵愛的這三個小人;我死以後,恐怕他們就像洪水決堤一樣爲所欲爲了。”[$HR getPages$]

培根說:“君主使用有野心的人,必須善於駕馭他們,讓他們感到,總在前進而無後退之虞……除非萬不得已,最好不用野心成性的人。”這簡直是一句廢話!天下的高人多的是,誰願意引水入牆,起用希特勒式的野心家呢?問題是,那雙辨別野心的眼睛長在誰頭上;僥倖擁有那樣的識人術,是否具備殺伐獨斷的英雄魄力與政治智慧。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沉痾在牀,不久於世。管仲的話果真應驗了。

姜小白終於到了“英雄垂暮”的時刻,他已經病得不能起牀了。身邊那三名親信見討不到什麼便宜,便轉而投靠齊桓公的一個兒子姜無虧,並允諾除掉太子姜昭,幫助這個野心勃勃的傢伙繼承王位。政治陰謀開始,齊桓公的背運來了。他的寢宮被強行戒嚴,任何人不準出入。三天以後,姜小白奄奄一息。眼看他斷不了那口氣兒,豎刁、易牙憤怒地趕走了御前的侍從。寢宮四周築起高高的圍牆,冷冷清清的宮殿裏空無一人,只有叫天不語、喚地不靈的“老英雄”。誰也不知道他死亡的具體時間,屍體腐爛後,惡臭刺鼻,蒼蠅亂飛;密密麻麻的蛆蟲爬到了宮牆外面——“春秋五霸”的英雄時代悲涼地結束了。倘若九泉有知,齊桓公是否悔恨自己沒有聽管仲的話呢?

齊桓公爲何被活活餓死 還被康熙當成了教材? 第3張

網絡配圖

英雄身邊離不開出色的智囊團,比如項羽,智囊團散夥了,可以拉寶劍抹脖子;再比如姜小白,不但丟了智囊,還引進了三個居心叵測的掘墓人,於是,英雄連自殺的機會都撈不到,只配爛在自家被窩兒裏。

垂暮的老康熙曾對自己的兒子們舉齊桓公的例子,他最擔心身後是一片骨肉殺戮。父母兒女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其中的親情、義務和責任糾纏不清,但是在權力面前,這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將退卻消失,沒有人願意看到這種悲劇,偏偏悲劇就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