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探索三國時期的歷史,真實歷史與演義有何不同?

探索三國時期的歷史,真實歷史與演義有何不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爲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個時代,三國時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不過,很多人可能不太知道的是,歷史上真正的三國時代,嚴格來說,其實應該是從曹丕篡漢之後開始,到司馬炎建立晉朝結束。

但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目前我們絕大多數人理解的三國,都是從黃巾起義開始算的。不過,就算從黃巾起義開始算起,真實的三國,和三國演義裏描述的那個三國,還是略有區別的。

歷史上真實的三國,其實是這樣的。

探索三國時期的歷史,真實歷史與演義有何不同?

東漢末年,東漢朝廷內部,內有宦官和外戚專權,外有地方勢力尾大不掉,國內土地兼併嚴重。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爲了鎮壓黃巾起義,東漢朝廷不得不給予地方官員更大的權力,由此導致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進一步失效。

公元189年,隨着黃巾起義逐漸被鎮壓,漢靈帝突然去世。漢靈帝去世後,漢朝高層發生了劇烈的衝突,宦官和外戚互殺。在這個過程當中,地方軍閥董卓趁機入京,把持了大權。此後,董卓又擅自廢了小皇帝,改立年齡更小的劉協爲皇帝,這就是漢獻帝。

董卓的所作所爲,激起了東漢地方勢力的憤怒。此後,東漢各地的諸侯,聯合起兵,討伐董卓。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利益,所以最後並沒能打敗董卓。然而恰在此時,漢朝司徒王允,聯合董卓麾下的將軍呂布,刺殺了董卓。

隨着董卓被殺,王允暫時控制了中樞。但接下來,王允因爲沒能處理好董卓麾下的軍隊,導致軍隊譁變,自己被殺,漢朝中樞亂成了一鍋粥,再也無力控制地方。與此同時,那些地方勢力,也不去管漢獻帝,都在各自爭搶地盤,努力擴大勢力。

在這個過程當中,地方軍閥曹操,趁着羣雄混戰的機會,帶兵前往洛陽,搶回了漢獻帝。此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藉着漢獻帝的名義,平定地方割據勢力。與此同時,北方的另一位霸主袁紹,也拿下了河北、山西、河南等地。

探索三國時期的歷史,真實歷史與演義有何不同? 第2張

作爲華北地區最強的兩大割據勢力,曹操和袁紹自然要打一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又花了七年時間,徹底吞併了袁紹的地盤,統一了整個華北。

此後,曹操準備大軍南下,吞併荊州和揚州,繼而統一天下。關鍵時刻,荊州牧劉表忽然病逝,這也爲曹操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然而,就在曹操即將吞併荊揚,統一天下的時候,劉表麾下的將軍劉備,卻聯合劉表的兒子劉琦,堅決抵抗。

與此同時,劉備麾下的謀士諸葛亮,前往揚州,說服了揚州的統治者孫權。最終,孫權同意和劉琦、劉備聯手。雙方組成聯軍,與曹操大戰了一場,最後以弱勝強,戰勝了曹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敗退北方,孫權保住了揚州,並且繼續向南發展,拿下了廣東、福建等地。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劉琦卻忽然病重去世,此後,劉備藉着劉琦的名義,拿下了荊南四郡。此後又應益州牧劉璋的邀請,進入益州,但後來又和劉璋反目,並且最終奪取了整個益州。

探索三國時期的歷史,真實歷史與演義有何不同? 第3張

因爲孫劉兩家聯手,曹操無法南下,只能轉而向西發展,向西奪取了關中和河西地區。奪取關中之後,曹操和劉備兩家,在漢中地區再次相遇。此後,曹操和劉備雙方,在漢中地區展開了大戰,這就是歷史上的漢中之戰。

經過兩年的戰鬥後,劉備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佔領了整個漢中。就在漢中之戰結束的同時,一直鎮守在荊州的關羽,趁機北上,襲擊襄樊,襄樊之戰爆發。襄樊之戰當中,關羽初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不久之後,孫權派呂蒙襲擊了關羽後方,最後導致關羽兵敗被殺。而劉備集團,也徹底失去了荊州地區。

就在關羽被殺後不久,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登基。曹丕登基之後,爲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直接逼迫漢獻帝禪位,自己登基稱帝了。從這個時候開始,歷史意義上的三國,才真正開始。

關羽被殺之後,劉備一方面要爲關羽報仇,一方面也要奪回荊州,所以便和孫權徹底翻臉。但因爲曹丕篡漢,劉備爲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性,不得不首先選擇稱帝。劉備稱帝之後,帶領蜀國全部精銳,向孫權集團進攻,但是卻被吳軍將領陸遜擊敗,麾下精銳死傷大半,這就是歷史上的夷陵之戰。

探索三國時期的歷史,真實歷史與演義有何不同? 第4張

劉備戰敗之後,沒過多久,便因病去世了。劉備去世之後,其子劉禪即位,由諸葛亮和李嚴輔政。此後,魏國這邊,曹丕掌權之後,繼續進攻吳國。可惜三次攻吳,最後都無功而返。而爲了抵禦魏國,蜀國和東吳不得不再次聯手,重新結成聯盟。

數年之後,曹丕病逝,其子曹叡登基。曹叡登基之後,繼續進攻東吳,但最後卻大敗而回,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石亭之戰。石亭之戰結束後,曹魏政權不得不收斂對外進攻的野心,開始由攻勢轉爲守勢。

石亭之戰以後,孫權正式稱帝,三國鼎立的局面也正式出現。與此同時,蜀國開始在諸葛亮的領導下,進行北伐。在這個過程當中,諸葛亮對內把持大權,鬥倒了李嚴,獨掌大權。對外進行了五次北伐,但因爲蜀國國力有限,始終沒有取得大的戰果。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而隨着諸葛亮的病逝,三國內部幾乎同時開始出現問題。因爲內部矛盾的存在,三國都開始停止了對外擴張的腳步,開始進入了一段相對和平的時期。

探索三國時期的歷史,真實歷史與演義有何不同? 第5張

魏國這邊,因爲魏明帝曹叡早逝,幼主曹芳即位。曹芳即位後,魏國權臣司馬懿,趁機發動了高平陵政變,奪取了魏國大權。高平陵政變三年後,司馬懿病逝,但司馬家依然繼續執掌大權。在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裏,司馬家一直處理內部矛盾,剪除異己,所以魏國在這段時間內,基本上無力對外擴張。

蜀國這邊,隨着諸葛亮去世,先是蔣琬主政十二年,然後費禕又主政七年。費禕死後,蜀國內政治理方面,出現了後繼無人的局面。再加上領兵的姜維,依然常年征戰,導致蜀國國力進一步衰落。而且費禕去世後,宦官黃皓開始插手朝政,這也使得蜀國進一步開始混亂。

而吳國這邊,在孫權晚年,圍繞着儲君人選的問題,吳國內部也爆發了劇烈的衝突,導致吳國國力衰落。孫權去世後,吳國又出現了長達十二年的內鬥,期間政變頻發,同樣無法對外擴張。

公元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派大軍征伐蜀國,最後一戰成功,蜀國自此滅亡。但沒過兩年,司馬昭去世了。司馬昭去世後,其子司馬炎繼承大權,同年篡取魏國皇位,建立了晉朝。

探索三國時期的歷史,真實歷史與演義有何不同? 第6張

與此同時,東吳最後一位皇帝孫皓登基。孫皓即位之初,表現得還算不錯,還曾多次對晉朝發動戰爭。但後來,孫皓變得殘暴無度,漸漸失去了東吳內部的支持。公元280年,隨着晉國大軍攻破建業,孫皓投降,東吳徹底滅亡。

直到這時,三國時代,纔算是徹底結束了。而從曹丕篡漢算起,一直到東吳滅亡結束。真正的三國時代,其實只有六十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