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李承乾的父親是唐太宗李世民,母親就是日後大唐的長孫皇后,並且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首先,由於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長子,按照封建宗法制度,李承乾將來是要登基稱帝的。其次,長孫皇后在李世民心中地位很高,一直都受到寵愛,所以李承乾的地位會更加穩固

在李承乾降生後,當時是爺爺李淵做皇帝,李淵很高興爲這個新生兒賜名爲“承乾”,關於李承乾的名字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言。

據說唐高祖李淵親自賜名爲“承乾”,意思是承接天地乾坤,個人並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因爲當時的李世民僅僅是秦王,並不會成爲大唐帝國的繼承者,承接乾坤對於李世民的兒子來說,這樣的寓意並不合適。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因此,李承乾的取名依據很可能是因爲李承乾出生在太極宮承乾殿的緣故。從李承乾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與生俱來的榮耀,與他日後的結局相對比頗顯諷刺。

公元626年,唐朝出現重大新聞,李世民在玄武門誅殺叛賊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被高祖李淵立爲皇太子,不僅登基稱帝,是爲唐太宗。

太宗即位後,只有八歲的李承乾就被封爲太子,深受李世民的喜愛,從此,李世民開始了老父親培養兒子成爲接班人的漫漫長路。

要想成爲大唐的帝王,首先就要從教育抓起。雖然李世民長年累月地忙於征戰,但對李承乾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視,在李承乾四歲時就爲他找伴讀,在六歲時就請儒學大師親自教授學習。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第2張

在重視學習教育的同時,唐太宗李世民也非常重視對太子李承乾的政務能力鍛鍊。

李承乾十一歲時,李世民就要求李承乾開始“聽訟”,並且給尚書省傳話說以後的事要讓太子來決斷。

貞觀六年時,李世民計劃外出視察,就讓李承乾以太子的身份留在京城監國,也就是暫時將治國大任交給李承乾。李承乾在學習和理政上都表現得可圈可點,唐太宗很滿意。

截至目前,李承乾的行爲與荒唐似乎扯不上任何關係,但是在長孫皇后去世後,李承乾接連遭受打擊,心態悄然出現變化。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第3張

長孫皇后的逝世對於李世民和李承乾來說都是巨大打擊,李承乾當時想要通過大赦天下來幫助母親驅除病魔延長壽命,可惜被心底善良的長孫皇后拒絕,最終年輕的長孫皇后撒手離去,此時李承乾只有17歲。

接下來幾年中,李承乾由於慈母離世加上患上足疾,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叛逆心理逐漸萌芽,開始步入行事荒誕的歧途。

與此同時,唐太宗李世民爲了讓李承乾將來也能夠做到虛懷納諫,因此挑選了一些老臣與太子進行交流,同時對李承乾的行爲思想偏差及時勸諫糾正。

衆所周知,唐太宗時期的諫臣地位很高,深受皇帝寵信,因此勸諫之風盛行,很多勸諫的佳話流傳後世。但是諫臣的要求不免會出現吹毛求疵現象,諫臣的言辭也頗爲激烈,這對於李承乾來說並不一定是能夠承受的。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第4張

比如,在李承乾29歲那年,他蓋了一個房子,諫臣于志寧就批評李承乾生活太過於奢華。再比如,李承乾與宮中的宦官一起玩耍做遊戲,于志寧又站出來批評他,並且將李承乾比作是秦二世。

被諫臣天天“逼迫”的日子還在繼續,李承乾還要忍着。比如諫臣孔穎達,只要李承乾的行爲被他判定爲不對,就一定會直接勸諫,往往讓李承乾難以下臺。

李承乾的乳母綏安夫人曾經就此事找過孔穎達,表示太子現在年齡稍微大些了,勸諫不能總是當着衆人的面一頓批評指責,孔穎達認爲自己就是應該這樣。

太子李承乾心中自然不悅,在行事上逐漸荒唐起來,李承乾將一名太常樂人稱呼爲“稱心”。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報告後,大怒之下將稱心殺死,李承乾則只能傷心流淚。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第5張

李承乾喜愛這位擅長歌舞的稱心,細細想來,從李承乾對他的稱呼可以發現,李承乾在日常生活中有多麼糟心煩心不順心,只能寄情於身邊的下人來派遣自己的鬱悶。

李承乾似乎逐漸喪失理智,讓其煩心的是衆位諫臣,而處死稱心的是父親唐太宗,接下來的所作所爲無疑是與父皇對着幹。

在稱心死後,李承乾在太子宮中日夜祭奠,甚至荒唐到爲稱心封官立碑的地步,這樣的行爲導致李承乾父子之間的關係出現隔閡。

次年,李承乾從突厥招來男寵,不過這次太子是暗中進行的,就是害怕一幫諫臣的上奏,但最終還是引來諫臣于志寧的奏報,唐太宗再次敲打李承乾。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第6張

如果說蓄養男寵是荒唐行爲的話,那李承乾在發動兵變搶奪皇位的行爲就是瘋狂。事情的導火索是李承乾的弟弟李泰編寫了一本《括地誌》,唐太宗大喜,接二連三地封賞李泰。

這讓李承乾心中疑惑,是不是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既然想到可能地位有危險,李承乾並沒有改變自己積極上進的心思,而是仍然沉浸在太常樂人中,因此事賭氣長達數月不上朝,唐太宗也表示很無奈。

此時李承乾的心理已經完全扭曲了,他甚至想要殺死那些經常在他身邊勸諫的大臣。面對弟弟李泰的風光,李承乾開始在心中謀劃暗殺計劃。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第7張

李承乾暗殺李泰的計劃失敗後,做出更加荒唐的決定,聯合多位朝臣計劃兵變逼宮,結果此事又被唐太宗化解,李承乾被捕。

此時朝中大臣幾乎清一色地上書表示太子罪該萬死,歷朝歷代中謀反都是死罪,但是面對自己傾注大量心血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始終下不了決心,最終只是將李承乾貶爲庶民,留下一條小命存活於世。

在唐太宗心中,始終是愛着李承乾的,在李泰受寵後,朝中就有流言說太子之位即將變換,唐太宗將名臣魏徵任命爲太子太師,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大臣們都明白李世民的心意,並不準備廢立太子。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爲什麼後期會走偏? 第8張

李承乾爲自己的荒唐付出慘痛代價,對歷史的走向也產生無形的影響,李世民再立太子之時,考慮到如果立李泰爲太子,那李承乾和李治一定會被秋後算賬,如果立李治爲太子,李泰和李承乾都可安然無恙。

最終,唐太宗李世民將性格溫和的李治確定爲皇位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