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劉禪與諸葛亮之間發生了什麼?他爲何選了這樣的結局?

劉禪與諸葛亮之間發生了什麼?他爲何選了這樣的結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禪,即蜀漢懷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國時期蜀漢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們對蜀漢的開國之君劉備還是比較認可的,但對於他的繼任者後主劉禪,則多微詞,往往以“庸主”稱之。

尤其是投降曹魏,回覆司馬昭的問話時,說了句“此間樂,不思蜀”後,更是給人們留下了個無情無義的“傻子”、“白癡”的形象。

劉禪真的是如此不堪嗎?

下面,我們根據史料,聊一聊發生在劉禪與智慧的化身諸葛亮之間的一些事,以及他自己選擇的結局後,可能會顛覆大家對他的認知。

一、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夷陵之戰失敗後,退守白帝城的劉備病倒了。臨終前,他把剛剛建立的小朝廷及自己十七歲的兒子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

劉禪與諸葛亮之間發生了什麼?他爲何選了這樣的結局?

可能是出於責任重大的考慮,也可能是爲了落實與劉備商定的“隆中”戰略,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隨即全面承擔起了治理蜀漢的重任。

他事必躬親、廢寢忘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幾乎包攬了一切政務。而且,專權獨斷,當仁不讓——建章立制,治國安民;平定南蠻,穩固政權;率軍北伐,力圖一統。

同時,諸葛亮謹言慎行,時時尊奉後主劉禪,禮節上沒有絲毫僭越之處——該彙報,就彙報;該請示,就請示。

劉禪本人則表現得無事一身輕,悠哉悠哉地享受着高高在上的帝王生活。

難道劉禪真的沒有一點別的想法嗎?應該有!大權在握,決定一切,時時展現帝王之威,此乃情理之中的事。

不過,劉禪沒有那麼做,沒有與自己的相父“爭權”,而是心甘情願地當個木偶,做個擺設。

因爲,諸葛亮是在盡心盡力地爲他和他的蜀漢王朝服務,看不出相父有什麼非分之想;也因爲,自己確實爭不過諸葛亮。

劉禪與諸葛亮之間發生了什麼?他爲何選了這樣的結局? 第2張

故而,劉禪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一切朝政都由諸葛亮打理,我劉禪就負責祭天祀祖之事。

這麼看來,君臣兩人各取所需、各負其責,倒也融洽得很。對此,朝野上下似乎也沒有什麼不當的言論。

二、處死李邈,維護相父。

234年,第五次率軍北伐曹魏的諸葛亮,不幸病逝於五丈原。劉禪得到奏報後,悲痛不已。

這時,安漢將軍李邈跳出來,對劉禪說:

“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今亮殞沒,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爲慶。”

潛在的意思是,諸葛亮在世時,功高蓋主,威懾朝廷,我李邈常常替你劉禪感到恐懼。

如今他死了,你劉禪自由了、安全了,邊境上也安靜下來了。不管怎麼說,諸葛亮的死是件值得慶賀的事。

劉禪與諸葛亮之間發生了什麼?他爲何選了這樣的結局? 第3張

李邈之所以這麼做,是有原因的。一則,他與諸葛亮有過節。馬謖失街亭後,李邈因勸告諸葛亮寬恕馬謖,而被諸葛亮棄用。

二則,李邈可能發現,劉禪對諸葛亮一直全面操控朝政不滿,而且對諸葛亮心存疑忌。

否則,李邈沒有必要那麼做,也不敢那麼做。

不過,李邈的馬屁拍在了馬蹄上。輕易不動怒的劉禪見了李邈的上疏後,立即將他抓捕入獄,隨之處死了。

因爲劉禪明白,諸葛亮的聲名不容詆譭!相父爲蜀漢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人所共知的事。他劉禪在相父的護佑下,平安爲帝多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再者,諸葛亮的去世,導致朝野震動、軍民不安,曹魏、東吳也在伺機而動。一時間,蜀漢王朝處在了危機四伏之中。

這個時候,壓倒一切的是穩定。如果此時出現了他與相父不諧和的信號,那將是災難——“君臣不和,必有內變”!

三、時代變換,乾坤獨斷。

諸葛亮去世後,地方上請求爲丞相立廟祭祀。但是,劉禪沒有同意,緣由是不符合規矩(“朝議以禮秩不聽”)。有人建議“可聽立廟於成都”時,劉禪也沒有答應。

後來,在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充等人的要求下,劉禪才恩准在靠近諸葛亮墓葬之處的沔陽,爲之修建廟宇,供人祭奠、追念。

地方的申請不批准,官方的要求有限進行。這樣,劉禪終於威武了一把,實實在在地找了一下乾坤獨掌的感覺。

而且,當一切復歸常態後,劉禪立即採取行動,按照自己的意願,對朝政大權進行了分割處理。

劉禪與諸葛亮之間發生了什麼?他爲何選了這樣的結局? 第4張

他廢黜了丞相之職,把相權勻給了蔣琬、費禕、姜維等人,結束了一個人把持朝政的局面。

四、此間樂,不思蜀。

在沒有了諸葛亮那樣的棟樑、柱石之臣後,面對強大的魏國,蜀漢能存在就不錯了。擊垮曹魏,實現一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263年,曹魏大將鄧艾兵臨城下後,劉禪在譙周的極力勸諫下,乖乖地舉手投降了。如此一來,減免了蜀中民衆的刀兵之災,他自己也撿了條命。

從天上掉到地上後,曹魏權臣司馬昭接待了劉禪,並問他是不是思念故土。

這時的劉禪,笑嘻嘻地、直截了當地來了句:“此間樂,不思蜀。”他說的是那樣自然、真切,令司馬昭感到意外!

劉禪與諸葛亮之間發生了什麼?他爲何選了這樣的結局? 第5張

不然,他該怎麼說?硬氣些,來點豪言壯語?果真那樣的話,除了弄得大家都不愉快,甚至有可能葬送掉自己的自由,恐怕沒什麼了。

那麼,劉禪的這一經典語錄,是表現了他的“沒心沒肺”、“韜光養晦”,還是“明哲保身”呢?不言而喻,他是在“明哲保身”!

爲此,就劉禪上述的種種行爲來看,似乎不能給他戴上一頂“傻子”、“白癡”的帽子!

雖然不能說劉禪多麼有智慧,起碼,他是有着自己獨到的處世哲學的!

主要參考文獻:《三國志》、《袁子》、《襄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