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古代時期雖然兵制較爲繁雜,其中最爲主要的三種便是徵兵制世兵制募兵制。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三種兵制各有特點,其中徵兵制是兵農合一、戰時徵發,世兵制是世代從軍、軍民分離,募兵制則是招募從軍、完全脫產。雖然歷代王朝皆採用多種兵制並存的方式,以確保軍隊數量和戰鬥力,但側重點卻各有不同。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國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先秦時期:戰國初期募兵制出現,但相對數量較少

先秦時期普遍實行徵兵制,不同之處在於,西周春秋時期,軍隊主要由貴族和國人組成,而春秋以後隨着戰爭頻率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徵兵的對象開始擴大到編戶齊民。而到了戰國時期,爲了應對頻繁激烈的兼併戰爭,確保能夠在戰爭中取勝,各國開始嘗試採用募兵制。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最早的募兵制,應當源於戰國初期魏國吳起的“魏武卒”。由於魏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時常與周邊各國發生戰爭,爲了確保軍隊的戰鬥力,時任河西守將的吳起遂對傳統的徵兵制進行了改革,即通過嚴苛的篩選標準招募士兵,入伍之後便由吳起發給他們工資,從而使其成爲脫產軍人,而不再像以前那樣戰時應徵、戰畢務農。

魏武卒的挑選極爲嚴格,《荀子·議兵篇》提到,“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從而確保了魏武卒兵源的優質。再加上魏武卒長期脫產訓練,又裝備精良,因而戰鬥力十分驚人。

正是憑藉魏武卒的強悍戰鬥力,使得魏國很快便確立了戰國初期的霸主地位,而吳起則率領着這支軍隊成爲了常勝將軍,歷經大小六十四戰,奪取秦國河西土地,更是在“陰晉之戰”中以五萬魏軍,戰敗了十倍於己的秦軍

自此以後,各大諸侯國相繼建立常備軍隊,例如秦國的“銳士”。不過,由於當時列國國力有限,根本無力養活數量龐大的常備軍,因此各國的常備軍數量極爲有限,大規模戰爭仍以徵兵制爲主。

秦漢時期:兵役制度演變較爲明顯,東漢後以募兵制爲主

根據《雲夢秦簡》和《漢儀注》等史料記載,秦朝和西漢早期,仍然以徵兵制爲主,當時的男子普遍要履行兵役,除了擁有軍功、自立、爵位或捐獻糧食、錢幣達標者之外,大部分男子從20歲或23歲起役,一直到56歲或60歲才能免役,從而確保成年男子能夠全部接受軍事訓練,戰時應徵入伍。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第2張

到了漢武帝時期,由於與匈奴之間長年累月的戰爭,舊有的徵兵制度已經很難滿足戰爭需要,於是開始在徵兵制的基礎上兼行募兵制,即從農民、流民、特赦罪犯、放免奴隸中,選取身體好、膽量大、技能優的“勇敢士”從軍,以充實朝廷的常備軍。

此後,一直到西漢末年,朝廷普遍實行以徵兵制爲主,募兵制爲輔的兵役制度,其中徵兵制主要用於朝廷駐守各地,而募兵制則成爲了朝廷對外征伐的主要力量。

在新朝末年,光武帝劉秀起兵時便開始採取募兵制,而在建立東漢以後,隨着流行實行罷兵政策,秦朝和西漢以來的徵兵制逐漸被取消,代之以募兵制的盛行。無論是朝廷的中央軍,還是地方臨時組建的軍隊和屯兵,大多采用募兵的形式招募士卒,例如象林營、長安營、雍營、漁陽營等。

不過,東漢的募兵制與西漢有着很大區別,西漢時期招募的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精兵,因而戰鬥力十分強悍,而東漢爲了滿足龐大的兵力需求,對於應募對象的要求開始普遍降低,結果導致士兵的組成極爲複雜,除了普通百姓之外,其中還夾雜有大量的社會閒散人員、無業遊民,甚至死刑囚徒,結果不但加重了朝廷負擔,而且軍隊戰鬥力還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第3張

到了漢靈帝時期,由於中央朝廷無力平定“黃巾之亂”,不得不下令加大地方官員權力,於是募兵權力開始從中央下放到地方,結果導致各地刺史、州牧開始劃地自治,並在地方豪強的支持下募兵增強實力,進而全面掌握轄區的軍政財大權,造成了東漢末年以來軍閥割據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世兵制開始出現,亂世之中兵制相對混亂

東漢末年以來由於戰亂頻發,爲了應對戰爭的需要,各割據勢力不得不在募兵制的基礎上,想辦法擴大兵力來源,於是一種新的兵役制度開始出現,即世兵制,所謂世兵制,便是指世代爲兵。

當時,爲了便於對士兵的管理,同時爲了防止士卒叛變,從建安後期開始將士兵家屬集中到一起居住,並將“兵”與“民”的戶籍分別管理,進而出現了兵戶,兵戶出身的男丁便成爲了徵兵的主要對象,這便是世兵制。

三國鼎立時期,世兵制已經成爲魏、吳的主要兵役制度,東吳甚至配套的出現了世系領兵制,劉備入蜀時帶領的部隊雖是募集而來,但入蜀之後也不可避免的轉變爲了世兵制。三國歸晉後,晉朝同樣繼承了這種制度。

世兵制,顯然帶有一定徵兵制的色彩,只不過是將徵集對象從所有百姓變成了軍戶而已,例如晉武帝伐吳時,便規定凡軍戶之家有17歲以上男丁者,“二丁三丁取一人,四丁取二人,六丁以上取三人”。

到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十六國雖然承襲曹魏、西晉制度,但同樣具有少數民族的特點,在承襲了世兵制的同時,各國大多將本族的部族兵作爲基本兵力,即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

東晉方面則不同,由於皇權式微,以世兵制爲主的宿衛軍、營多有名無實,而統率外軍的都督、刺史卻通過募兵制不斷擴充勢力,例如著名的北府軍,便是謝玄在廣陵一帶招募而來。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第4張

到了南北朝時期,南北方面的兵制有着顯著區別,其中南朝軍隊基本沿襲東晉,由於世兵制的衰弱,主要實行募兵制。北朝則大多承襲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直到拓跋氏入主中原以後,才又在世兵制的基礎上創立了府兵制(後面詳細介紹)。

隋唐時期:帶有徵兵制特點的府兵制,唐中期後再度推行募兵制

北魏在六鎮起義後分裂爲東西魏,雙方相互攻擊不止,西魏宇文泰在“邙山之戰”戰敗之後,爲了補充和擴大軍隊,不斷收編關隴漢人豪族的鄉兵,選任當地豪強爲鄉率,進而建立了起了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的府兵系統。

雖然府兵制自西魏誕生,一直延續到了唐朝初期,但其本身制度卻是在不斷髮生改變的。早期的府兵一定程度上帶有世兵制色彩,士卒本身仍爲軍戶,一人充當府兵,全家即編入軍籍,不再隸屬州縣。

到了隋朝時期,制度再度發生變化,隋文帝於開皇十年(590年)下詔,“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此後,軍戶被編入戶貫成爲民戶,在軍役期間屬軍府管轄,平時則歸州縣管轄,同時軍人可按照均田法令獲得一塊田地,再度成爲了兵農合一的形勢。不同之處在於,軍戶授田後不用交租賦。

隋朝滅亡後,府兵制隨之崩潰,原有府兵被各地軍閥所掌握,成爲私兵部曲,直到唐朝建立以後,府兵制才重新得以恢復,並在經過重新整理後,再一次走上了正軌,進入全盛時期。

唐朝的府兵制以均田制的農戶爲基礎,於天下各道、州、縣設軍府六百三十四所,稱折衝府,兵役以一年五番輪流執役,從而確保常年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在役。

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其實可以說是對世兵制的完善,具有着兵農合一的特點,除了服役時接受軍事訓練,駐守地方或外出征伐,其餘時間全部都在務農,而且外出征戰或者番上宿衛,須自備一定武器、資糧。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第5張

唐高宗以後,隨着土地兼併的嚴重,均田制走向崩潰,再加上番休期限被打破,導致各地百姓避役、兵士逃亡現象十分嚴重,到唐玄宗時,府兵制徹底走向崩潰。

此後,唐朝開始推行募兵制,唐玄宗先是於開元十一年(723年)募取京兆、蒲、同、歧、華等州府兵及白丁爲長從宿衛。到了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又下詔,命令各藩鎮節度使按照防務需求,在諸色徵行人和客戶中召募自願長住鎮戍的健兒,“便令常住”。至此,唐朝正式開始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不過,募兵制也給唐朝帶來了致命的危機,由於邊鎮的士兵大多由節度使自己招募而來,而這些節度使又掌握有地方的財權和治權,結果導致這些士兵只認節度使而不識皇帝,進而釀成了“安史之亂”,並造成了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的局面。

兩宋時期:募兵制仍是主要兵役制度,因兵源複雜戰鬥力較低

從五代到宋朝,募兵制仍然是主要兵役制度。宋太祖早年間,甚至專門挑選強壯的軍士選充爲“兵樣”,分送各地用來作爲招募士兵的標兵。後來又改置“等長杖”,按身長尺寸招兵,此外還要檢查士卒的跑跳動作和視力。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第6張

宋朝時期,軍隊主要分爲禁軍、廂軍和鄉兵,其中軍隊主力便是禁軍,而禁軍又分爲殿前軍和侍衛親軍。爲了防止唐朝五代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上演,宋朝在兵力配置上遵循“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以最爲精銳的殿前禁軍駐守京城,侍衛親軍則分駐各地。

此外,宋朝還會定期對各級軍士進行揀選,壯健驍勇的軍士可由廂兵升禁兵,禁兵中的下、中、上等兵直至皇帝近衛班直亦可依次升遷,而不合格的軍士則須降低軍種和軍級。老弱殘疾的軍士,可充當“小分”或“剩員”,領取一半軍俸,擔任軍中各種雜役,也可削除軍籍,回鄉務農,或任便居止。

根據錢穆的《國史大綱》記載,宋朝開國之初,禁軍其實只有二十萬左右,此後則愈增愈多,到北宋中期時禁軍增至八十餘萬,然而由於招刺太濫,揀選不實,訓練頗差,再加上爲了防止百姓造反,在災荒時期招募災民爲兵,導致宋朝雖然花費巨資維持着龐大的軍隊數量,但軍隊戰鬥力卻在持續下滑。

南宋初期,雖然宗澤、岳飛等人精心挑選而來的士兵戰鬥力較爲強悍,但隨着南宋自廢武功,軍隊戰力再次下滑,甚至比北宋還要更爲不堪。軍隊座食而不能戰還侵擾百姓,軍官吃空額當本錢做生意,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武備最廢弛的時期了。

元明時期:帶有徵兵色彩的軍戶制,輔以少量的徵兵制

元朝時期,早期具有典型的部族軍特點,各部落皆按千戶、百戶統編,成年男子皆有出軍義務,上馬備戰鬥,下馬屯聚牧養,實行兵牧合一的制度。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第7張

在入主中原後,則再度出現了軍戶制,被劃爲出軍當役的人戶統統納入軍戶,父子相繼,世代相襲,不準脫籍,以確保征戰時擁有充足的兵源。元朝初期也曾採取募兵制,即招募勇士組成答剌罕軍,但後來該軍便被解散了。

到了元朝末期,由於軍隊戰鬥力實在低下,尤其是養尊處優的蒙古人、色目人,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悍勇,因此元朝也不得不採用募兵制,於各地招募軍士用來平叛,然而由於當時漢人反抗元朝統治情緒高昂,此舉收效甚微。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元朝軍制,在全國各軍事要地設立衛所,被稱爲衛所制。衛所大部分軍隊都在各地屯田耕種,稱爲屯軍,少部分駐守操練,稱爲旗軍,定期輪換。

明朝的軍戶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元代原本的軍戶,二是現役軍人之戶。明朝的軍戶同樣是世系,且管理極爲嚴格,想要脫籍極爲困難,除非丁盡戶絕、家中有人成爲高官或是皇帝特免。儘管如此,日久軍戶仍日漸減少,因此後來有使因犯罪而充軍者入軍籍之方法,被稱作恩軍或長生軍。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第8張

明朝中期以後,由於軍屯的破壞,衛所制也逐漸走向了崩潰,最終逐漸被募兵制所取代。例如戚繼光的戚家軍、俞大猷的俞家軍。

清朝時期:世兵制再度予以啓用,末期以募兵制組建新軍

清朝早期採用的也是像元朝的部族兵制,入關之後爲了補充八旗兵力的不足,於順治年間在明代舊軍的基礎上對漢人軍隊予以改編,這便是綠營兵。而八旗兵和綠營兵便是清朝的主要軍隊組成部分。

實際上,不論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兵,實際上都是世兵制,世代爲兵,不同之處在於不用軍屯,軍士當兵吃糧,全家都要靠俸餉度日。不過,由於餉額有限,難於維持生計,由於清朝不允許旗人從事其他職業,導致其生存極爲艱難,於是清朝只得擴大兵額,甚至將老人、兒童都納入了兵籍。

由於兵備荒廢,隨着時間的推移,無論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兵,都開始荒廢不已,到乾隆、嘉慶年間時,八旗兵、綠林兵皆已不堪重用,於是募兵制又不可避免的出現在了歷史舞臺,這便是清朝的勇營制度。

徵兵制、世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別?探索古代兵役制度的發展過程 第9張

“太平天國”爆發以後,清朝爲了平定叛亂,在八旗、綠營皆不堪重用的情況下,只得派大臣在各地招募鄉勇,組建軍隊平定叛亂,於是便出現了曾國藩的湘軍、曾國藩的淮軍等。

之後,清朝又採用湘軍的編制建立“練軍”,即分別從京師旗營、各地駐防旗營、京師綠營和各省綠營中挑選精壯編練,但效果極不理想。不得已,清廷只得從湘軍、淮軍中挑選部分兵力,編入了直隸、山東、奉天各地留防,稱爲“留防勇營”,併成爲了清軍一支主要武裝力量。

清朝末期,尤其是甲午戰爭以後,就連“留防勇營”也不堪重用了,清廷不得不再度進行軍制改革,另行組建新軍。在新軍組建方面,即不同於八旗、綠營的世兵制,也不同於勇營的募兵制,而是一種義務兵和募兵相結合的制度,而這種新軍制的出現,也標誌着中國傳統封建軍制的徹底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