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洪武建文永樂年間,趙王朱高燧身上發生了哪些事?

洪武建文永樂年間,趙王朱高燧身上發生了哪些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高燧(1383年1月19日 —1431年10月2日),男,漢族,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代趙王(除朱元璋第九子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母爲仁孝文皇后徐氏。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他是朱棣的嫡子,跟隨父親參與靖難。

他有一個宅心仁厚的大哥,還有一個永不服輸的二哥,都是一母所生。

其實,他也很清楚,他的大哥二哥即便都掛了可能也沒他的份兒,因爲還有賢能的侄子朱瞻基,順位也在他之前。

他的前半生也不老實,後半生卻安心做王爺。

他的一生也波瀾起伏,看盡百態。

今天,我們講述明朝趙王朱高燧的故事,訴說其在洪武建文永樂年間的點滴。

洪武建文永樂年間,趙王朱高燧身上發生了哪些事?

欒元暉老師扮演的朱高燧形象深入人心

朱棣第三子,兄長立當前

公元1383年1月17日,是爲洪武十五年農曆十二月,朱棣的第三子出生於燕王封國北平府,按照譜系,取名爲朱高燧。早在朱高燧出生前的三年,其父朱棣就藩北平府,朱高燧與其二哥朱高煦皆出生在北平。

朱高燧有兩位兄長,大哥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出生;二哥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出生。三人皆爲燕王妃徐氏所生,徐氏也即是明朝早期著名將領徐達的長女,所以,朱高燧也是朱元璋的孫子,徐達的外孫。

說到這裏,就必須多說一句這位燕王妃徐氏,1362年出生,比朱棣小兩歲,1407年薨逝,享年45歲。徐氏並不漫長的一生,卻爲朱棣生下3子4女,分別是:

1.1377年,長女永安公主朱玉英;

2.1378年,長子朱高熾;

3.1379年,次女永平公主;

4.1380年,次子朱高煦;

5.1383年,三子朱高燧;

6.1384年,三女安成公主;

7.1385年,四女咸寧公主。

可見,當時年輕的燕王朱棣與王妃徐氏之間的感情極好,所以纔會如此頻繁地開花結果。徐氏從15歲開始生育,23歲後就不再生育,這也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現象。

再說本文主角朱高燧,自其出生後,便在父親朱棣的培養下,文武兼修。按照常理,他也應該順利地成長,然而實際的道路,卻並不平坦。

靖難起兵立功績,堂兄遁隱父代之

公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朱允炆即位是爲建文帝。老生常談,當時的情況,朱元璋並其長子朱標,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先後去世,作爲四子的朱棣,不僅軍事實力最強,在諸王中年歲最大,威望最高。自然,朱棣將會是朱允炆最先提防的對象。

洪武建文永樂年間,趙王朱高燧身上發生了哪些事? 第2張

在朱允炆爲掣肘朱棣進行一系列人事安排的同時,還將朱棣的三個兒子請到南京,表面上的禮遇,說到底就是人質。由於當時朱棣是燕王,長子朱高熾是爲燕世子,次子高煦和三子高燧按照《皇明祖訓》應該被封爲郡王,但是遲遲未封。朱棣的想法或許是,郡王就把我這兩個兒子打發了,想得美;朱允炆的想法或許是,你還想當郡王,我讓你當庶人。

讓兒子們常居於南京絕不是朱棣所願。1399年,朱棣先是裝病,後是裝瘋,朱允炆隨即放其子三兄弟回北平府,本文的主角朱高燧在16歲的年紀也不再需要做人質,接下來的戲碼就是多次提及到的燕軍南下,清君側。

高燧的大哥朱高熾,體態寬胖,一直作爲北京的守城將領,不曾隨軍南下。南下過程中,二哥朱高煦立下了最大的功績,不僅勇武,甚至還幾次救下朱棣的性命。而朱高燧亦參與南下的軍隊,也繼承了其父驍勇善戰的個性特點。哪怕當1402年攻入南京城之時,朱高燧也只是一個不足19歲的年輕人。

靖難之役後,高燧堂兄朱允炆消失得無影無蹤,父親朱棣即位稱帝。同年,朱棣將明初著名將領何福的外甥女徐氏嫁予朱高燧,當時高燧未封王,高燧妻稱皇三子妃。兩年後,21歲的朱高燧被封爲趙王,前文提及過,皇帝的兒子,自然至少都是親王。

剛即位的朱棣顯然也會擔心人心不穩,次子高煦、三子高燧雖說已被封爲親王,但並未使其就藩。而是令朱高燧去往北京,作爲鎮守北方邊患的重要將領。

恃寵不法合謀高煦

我們在《省愚說明帝-明宣宗朱瞻基》一文中,詳細講過朱棣次子朱高煦即是高燧的二哥,在宣德初年是如何作死的。實話講,省愚覺得那一段記載過於玄幻,雖說最終也是按照那段記載在講述,但是內心中還是有點不相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下述鏈接進行復習:

明宣宗朱瞻基文中關於“朱高煦之亂”的描述。

其實,朱高煦在永樂初年就有奪嫡之想法,而附和其想法的,便是本文主角朱高燧。

這裏我們就多說兩句關於邏輯上的分析辨別。與朱高煦合謀奪嫡,如果奪下來了,將來登大位的是誰呢?顯然是二哥朱高煦,那你朱高燧不依然還是趙王嗎?難道你還想學趙光義斧聲燭影麼?

所以對於這點,省愚是沒想通。

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後來的晉王朱濟熿,他也曾在宣德初年與朱高煦祕盟,後被告發革爵且發配高牆。那時候你已經是晉王了,而且你還只是你爹庶出的第三子,這晉王之位原本就來得不光彩,你還想祕盟朱高煦。即便朱高煦奪位成功,你不還是晉王麼?況且你還只是朱高煦的堂弟,我不信還有你的份兒?

站在現代社會的理念去回望古人,有很多問題是難以想明白的。史實是,永樂初年,朱高燧的確是合謀二哥高煦謀奪大哥朱高熾的太子之位。方式方法簡單粗暴,就是在父親面前對於太子進行自上而下的誣陷,不僅誣陷太子,太子的幕僚也無法脫身,不少因此獲罪。那時候朱棣的想法還是鞏固統治,很難去明察,並未發現這些多是誣告。

洪武建文永樂年間,趙王朱高燧身上發生了哪些事? 第3張

誣陷太子老父震怒,長史被斬儒士入佐

永樂七年,是爲1409年,朱高燧誣陷太子之事被朱棣得知,年近知天命的朱棣大怒,首先斬殺趙王府長史顧晟,這裏簡單介紹一下“長史”這一官職。

明朝時期,王府的“長史”,是王府內執管政令的負責人。長史往往是被皇帝信任且學高儒雅的人擔任,同時也需要他來約束對應親王的行爲。這顧晟是否有參與朱高燧的“構陷太子”之舉,省愚不得而知,但是朱高燧的做法,顧晟肯定是知道,知而不報,便是死罪。所以,顧晟表面是被朱高燧的不法行爲牽連,仔細想來,他死得也不冤。

然後,朱棣準備奪去朱高燧的冠服,按照明朝的玩兒法,冠服去之,後面距離鳳陽的高牆也就不遠了。太子朱高熾此時站了出來,他救不了顧晟,但救下自己的弟弟,這能力還是有的。他立刻向父親爲三弟求情,最終保住了朱高燧的冠服。所以說後來朱高熾駕崩後得到的廟號是仁宗呢,“仁”字是要有具體的體現的。

顧晟被斬殺後,朱棣重新選擇當時國子監的副校長趙亨道,以及參與《永樂大典》編纂的學者董子莊擔任趙王府的左右長史,輔佐朱高燧。自此,朱高燧稍微有了一點改善。

矯詔謀立事發驚,長兄替辯漸收斂

上一段結束時說,朱高燧稍微有了一點改善,但是他依然在做夢,這次夢的內容是,他自己想做皇帝。

其實,站在如今的角度上去分析,既然你想做夢,這樣做夢反而是對的。你如果支持朱高煦奪嫡,無法給你帶來根本的改變。

永樂二十一年五月,當時朱棣63歲,朱高燧40歲,趙王府的左右長史先後過世,已經無人能夠約束到羽翼豐滿的朱高燧。史載,當時朱棣病重,時任趙府護衛指揮孟賢等人勾結欽天監王射成及內侍楊慶的養子僞造出遺詔,並且打算毒死朱棣,廢太子朱高熾,立朱高燧爲帝。這可是一個大買賣啊,贏了奪江山,輸了掉腦袋的那種。

然而事發多因知之者甚衆,當時爲孟賢策劃的人當中,有一位名爲高以正,高以正的姻親便是趙王府護衛總旗王瑜,高以正告訴了親家這檔子事,王瑜立刻向朱棣彙報。孟賢隨即被抓,以矯詔被誅殺,王瑜則升官。矛頭也指向朱高燧,雖說已經40歲了,但是在老父親面前還是嚇得不敢說話。這時候,依然還是大哥出來解圍,朱高熾向朱棣奏請:“此乃下人所爲,高燧定不知情”。朱高燧因此再逃過一劫,此事過後,年紀不小的他,終於知道該收斂了。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邏輯,這事兒,朱高燧真的不知情嗎?不好說,有可能孟賢之猖狂計劃不是高燧指使的,但是他肯定是知情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這種成敗都兩難的事,朱高燧會不知情,那就說不過去了。爲什麼說成敗皆兩難?假如朱高燧成功了,誰是第一功臣?顯然是孟賢,到時候朱高燧如果沒有軍隊的實際控制權,分分鐘會落入傀儡的下場。所以,這也能從邏輯上去解釋,爲什麼孟賢要如此鋌而走險。對了,多說一句,以後各位看客如果看到誰把“鋌而走險”的“鋌”寫作“挺”,請爲其指出錯誤,同理還有“鋌身而出”,現在不少官方文章都寫成了“挺”,着實無奈。

洪武建文永樂年間,趙王朱高燧身上發生了哪些事? 第4張

孟賢們的想法

中華文明五千年來,乃至世界歷史的長河中,孟賢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既然聊到朱高燧,我們就簡單分析一下孟賢們的行動邏輯。

省愚的猜測,其實朱高燧並不想篡奪其父的皇位。他可以做那樣的夢,但是他很清楚,那只是夢而已。朱高燧也並不傻,首先,事成的概率極低,再者,即便事成,到最後,他的歸宿很可能是落入傀儡一般的模樣。

歷史上,諸如像孟賢這樣的人,他們的想法,就可以理解“我拿青春賭明天”,事成便可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哪怕事敗,也能青史留名,在當時,或許留下惡名,但是幾百年後的滿清看孟賢,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先驅者。

這個道理,幾千年來皆如此。所謂,朱高燧們或許並不願意,而孟賢們卻發憤圖強。

至此,朱高燧的故事上篇,便講述完畢。孟賢事件的一年後,高燧父朱棣駕崩,其兄朱高熾即位,是爲洪熙帝。此之後,在朱高燧身上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他的家人子孫後代的情況若何呢?我們下一輯,繼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