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人成親爲什麼大多選擇在傍晚舉辦儀式?

古人成親爲什麼大多選擇在傍晚舉辦儀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人成親爲什麼大多選擇在傍晚舉辦儀式?這是因爲根據《白虎通》記載:“婚者,謂黃昏時行禮,故曰婚。”意思就是說在黃昏時晝夜交替,陰陽相合之刻,男子屬陽,女子屬陰。男女結合正暗合了陰陽交替之義,如此則無違於天時,是結婚的最佳時間。

從結婚的“婚”字我們也可以推斷出古人的結婚時間。“婚”字是“女”加“昏”,古人寫結婚的“婚”是寫成黃昏的“昏”的。

古人成親爲什麼大多選擇在傍晚舉辦儀式?

原始社會時,人們實行羣婚制,沒有固定的配偶。隨着生產力及文明意識的進一步提升,產生了對偶婚。就在羣婚制向對偶婚轉變的時期,男子爲了獲取交配權,往往會採取搶親的方式。而搶親一般在夜晚進行,搶回來的新娘立即拜堂成親,就這樣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固定時刻的成親儀式。在《周易•屯》爻辭中記載道:“屯如遭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乘馬班如,泣血漣如。”意思是說一幫貌似強盜的馬隊過來搶奪婦女,不願服從的婦女泣淚漣漣,拼命呼喊。

這種成親儀式經歷過夏商二代的沿襲,到了“鬱郁乎文哉”的周朝,形成了完備的婚禮儀式。這種搶奪婦女逼迫其結婚的習俗被人們拋棄,但是其中的某些儀式卻保留了下來,比如我國雲南的某些少數民族和國外的一些地區仍然有搶婚的習俗,只不過“搶婚”變成了結婚的儀式。

而在黃昏這個時間結婚的習俗也流傳了下來。爲了將結婚的“婚”和黃昏的“昏”區分開來,所以在其旁邊加了個“女”字,就成了現在的“婚”。

另外,傍晚結婚比較接近洞房花燭夜,尤其是在清朝,在洞房之前,新郎一般都要先去向賓客敬酒,而且去接新娘也要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在傍晚舉行婚禮,是最好不過。

古人成親爲什麼大多選擇在傍晚舉辦儀式? 第2張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上午接親,晚上拜堂”,而“婚與昏”同音,這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結婚的最好的例證,這表明在黃昏舉行婚禮以後,女人要改變自己的姓氏。

昏禮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髮之恩,並不認爲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那時候的昏禮簡樸乾淨,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繁雜的玩意兒,夫妻“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而後攜手入洞房。次日拜見舅姑,三月後告見家廟,從此,新婦正式融入夫家家族。

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燭火,夫家也三日不舉樂,整個儀式寧靜安詳。黃昏中開始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儀式,映照出一個久違的文明氣息——那是純正、優美而偉大的漢文明,直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