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北京亞運會的歷史影響:對中國的誤解在消除

北京亞運會的歷史影響:對中國的誤解在消除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們常說體育賽場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當時光回到1990年,在亞運賽場之外,還存在另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角力的雙方是中國和並不友善的國際環境

如果說運動員在賽場可以友誼至上不那麼計較比賽結果,後一場角力則沒有退路。

當時身爲國家體委國際司一處處長的張清,其日常工作就是和各國際體育組織打交道,熟知國外情況的他對當年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有着深切的體會。

北京亞運會的歷史影響:對中國的誤解在消除

“當時,歐美主流媒體關於中國的報道,多數都是負面的。改革開放的國際環境遭到空前挑戰。”張清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十分需要發揮體育作爲民間外交主要平臺的作用,以舉辦亞運會爲契機打開局面,改善周邊環境。

據張清回憶,當時國際上曾有聲音說要抵制北京亞運會,由於外交部門和亞組委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最後並未發生這樣的情況。相反,37個代表團參會在當年創下紀錄,臺灣地區也在時隔12年後重返亞運賽場。

不過,張清說,那時由於外面對中國的真實情況瞭解不多,種種偏見、誤解和有意的曲解甚至惡意的攻擊都是真實存在的。

他記得日本代表團過來的時候,帶了幾個集裝箱的食品和飲料,“在他們的想象中,中國是一個又窮又亂的地方,沒想到過來一看,吃的東西什麼都有。”結果亞運會結束後,日本代表團離開時扔下大量帶來了卻來不及吃的食品。

來自臺灣的運動員教練員私底下聊天時告訴接待人員,他們那邊的媒體老說大陸“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結果來到北京一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半個多月會期,6000多名境外運動員教練員來北京比賽,報道比賽的媒體記者和觀賽的外國遊客接近20萬人,通過各種報道瞭解亞運關注北京的外國人更是數以億計,這無疑給了中國一個最好的宣傳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

10月7日的閉幕式上,沙特阿拉伯代表團打出“謝謝你中國”的橫幅,孟加拉國代表團則打出“中孟友誼萬歲”的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