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荊州被東吳奪去之後,劉備爲什麼要等一年後才發兵?

荊州被東吳奪去之後,劉備爲什麼要等一年後才發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關羽丟失荊州後,劉備爲何不立即發兵奪回,而要等到一年之後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原因之一:漢中之戰後的劉備沒有能力

奪取益州之後,佔據荊州、益州的劉備雖然相較此前實力已經大爲提升,但相對東吳和曹魏來說,實力仍然較弱。劉備所謂的百萬大軍,只能是《三國演義》中的說法,歷史上的劉備其實兵力嚴重不足。

荊州被東吳奪去之後,劉備爲什麼要等一年後才發兵?

曹操在赤壁之戰敗北之後,轉而將戰略重心轉向了西北,在擊敗馬超、韓遂之後,爲了將剛剛佔據益州的劉備所在四川盆地,進而攻佔了張魯所在的漢中。曹操兵進漢中,“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不能止”(《三國志·賈詡傳》)。不過,由於曹操後方發生叛亂,曹軍未能再進一步,而劉備則趁機穩固自己對益州的統治。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在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下,調集大軍進攻漢中,劉備派張飛、馬超、雷銅、吳蘭等人攻打下辯,曹操則派曹洪、曹休、曹真率軍抵抗,漢中之戰爆發。歷經兩年鏖戰,曹操最終被迫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退出漢中。

漢中之戰劉備雖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蜀漢的損失同樣不小,根據《三國志·楊洪傳》的記載,蜀漢甚至一度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境地。然而,在漢中之戰結束僅僅半年之後,便發生了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身死的事件,在荊州已丟,而蜀漢對漢中之地的統治尚未穩固的情況下,劉備已經無力再戰。

原因之二:蜀漢沒有雙線作戰能力

漢中之戰曹操雖然戰敗,且損失不小,但曹軍畢竟是主動撤退的,且在撤退時將漢中可控制範圍內的百姓全部遷走,可見曹操的撤退還是比較從容的。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在漢中之戰半年後便和東吳再起衝突,難免會陷入雙線作戰的不利局面,而蜀漢的國力根本不足以支撐雙線作戰。

荊州被東吳奪去之後,劉備爲什麼要等一年後才發兵? 第2張

其實早在漢中之戰前夕,劉備便曾遭遇過兩線作戰,而他的選擇是主動與孫權議和,全力與曹操爭奪漢中。

建安二十年(215年),東吳眼看劉備奪取益州,自然不會再放心將荊州交給劉備,於是希望收回先前借給劉備的荊州南郡,然而由於南郡乃是荊州、益州的咽喉要道,劉備自然不會歸還,雙方矛盾爆發。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爲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則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同年三月,曹操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而張魯則於同年十一月降曹,曹操佔據漢中之地,對益州造成了極大威脅。雖然由於後方發生叛亂曹操未能更進一步,但還是留下夏侯淵、郭淮、徐晃、張郃等人鎮守漢中,同時讓張郃向巴西發動進攻。

得知消息的劉備爲了避免雙線作戰,只得與東吳議和,並以湘水爲界,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於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於劉備,這便是著名的湘水劃界。

原因之三:關羽的戰敗太過突然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關羽趁曹魏主力仍在西線,且劉備稱漢中王蜀漢士氣正旺的機會,突然從荊州對曹魏腹地發動了進攻,而原本與關羽勢均力敵的于禁、龐德則在“水淹七軍”後迅速戰敗,襄樊危在旦夕,中原大震。

事實上,襄樊之戰前期局勢對蜀漢極爲有利,先是于禁、龐德戰敗,緊接着陸渾民孫狼等苦於徭役,於同年十月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與關羽遙相輝映,曹操甚至一度想要遷都避敵鋒芒。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劉備根本沒有想到東吳會和曹操聯手,在關羽與曹魏交戰之時突然從背後發動襲擊,更沒想到麋芳、士仁因爲不滿關羽而先後投降東吳,導致南郡瞬間易手,令關羽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最終兵敗而亡。

襄樊之戰從八月開始,到十二月結束,僅僅四個月的時間,戰場卻是風雲突變。十一月之前蜀漢還是佔盡優勢,十二月時關羽便突然遭遇戰敗,剛剛結束漢中之戰稱王不久的劉備,根本來不及反應。

綜上所述,先奪益州、後取漢中的劉備統治並不是很穩固,一方面內部不穩,另一方面沒有足夠兵力,再加上荊州丟失的太過迅速,劉備根本沒有反應時間和足夠能力短期內奪回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