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大足寶頂石刻都有哪些石像?有什麼特點?

大足寶頂石刻都有哪些石像?有什麼特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足寶頂石刻都有哪些石像?有什麼特點?寶頂山摩崖造像始鑿於南宋年間,四周2.5千米內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聖壽寺爲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以大足大佛灣爲主體,小佛灣次之,分佈在東、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餘幅,以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等最爲著名。

寶頂大佛灣處有川東古剎聖壽寺,創建於南宋。廟宇巍峨,雕樑滿目,坐落於勢峻秀、環境幽雅的林木之中。寺側南巖爲萬歲樓,是一座造型別緻的二層飛檐翹角樓閣。

寶頂石刻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歷時70餘年,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範圍面積7.93公頃,一般保護範圍面積37.14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53.30公頃。

大足寶頂石刻都有哪些石像?有什麼特點?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壯觀。南宋趙智鳳創建,後遭元、明兵燹,明、清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爲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聖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爲31號。依次刻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圖、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千手觀音、佛傳故事、釋迦涅槃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相、毗盧洞、父母恩重經變相、雷音圖、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六耗圖、地獄變相、柳本尊行化圖、十大明王、牧牛圖、圓覺洞、柳本尊正覺像等。全部造像圖文並茂,無一龕重複。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築爲一座石砌的壇臺,高2.31.東西寬16.50、進深7.90米。壇臺上用條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爲9號。主要有祖師法身經目塔、七佛龕壁、報恩經變洞、殿堂月輪佛龕及十惡罪報圖、毗盧庵洞、華嚴三聖洞、灌頂井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