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牌坊與牌樓的區別是什麼?徽州古牌坊介紹

牌坊與牌樓的區別是什麼?徽州古牌坊介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牌坊與牌樓的區別是什麼?牌坊沒有“樓”的構造,即沒有斗拱和屋頂,而牌樓有屋頂,它有更大的烘托氣氛的作用,今天本站小編就來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徽州古牌坊。

徽州古牌坊俗名牌樓。它不同於民居(民居是住人的),也不同於祠廟(祠廟是供神的)。是一種門洞式的、紀念性的獨特的建築物。是由櫺星門衍變而來的。徽州牌坊是徽派三絕之一。

徽州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個,現尚存有一百多個,歙縣被譽爲“中國牌坊之鄉”。樹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後恩,流芳百世之舉,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

牌坊是由櫺星門衍變而來的。櫺星原作靈星,靈星即天田星。漢高祖規定:祭天天先祭靈星。到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築郊臺(祭祀天地的建築)外垣,設置靈星門。後移置於孔廟,用祭天的禮儀來尊重孔子。後來人們認爲漢代祭祀靈星,是爲了祈求豐年,與孔廟無關。又見改靈星爲櫺星。

牌坊是中華特色建築文化之一。是封建社會爲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也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爲山門的,還有的是用來標明地名的。又名牌樓,爲門洞式紀念性建築物,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屬建築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豐功偉績,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與牌樓的區別是什麼?徽州古牌坊介紹

宋(南宋)元年以後,尤其是明清,這種建築不僅置於郊壇、孔廟,還建於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或街旁、裏前、路口。也不僅用於祭天、祀孔,還用於褒揚功德,旌表節烈等等,於是靈星門不僅一變成爲櫺星門,而且再變爲牌坊。牌坊就其建造意圖來說,可分爲三類:一類爲標誌坊;二類爲功德坊;三類是標誌科舉成就的。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稱呼,老百姓俗稱它爲牌樓。作爲中華文化的一個象徵,牌坊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斷,“衡門”至遲在春秋中葉即已出現。衡門是以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樑的結構存在的,舊稱“衡門”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牌坊的老祖宗。

其實牌坊與牌樓是有顯著區別的,牌坊沒有“樓”的構造,即沒有斗拱和屋頂,而牌樓有屋頂,它有更大的烘托氣氛。但是由於它們都是我國古代用於表彰、紀念、裝飾、標識和導向的一種建築物,而且又多建於宮苑、寺觀、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長期以來老百姓對“坊”、“樓”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後兩者成爲一個互通的稱謂了。

唐代,我國城市都採用裏坊制,城內被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道路劃分成若干塊方形居民區,這些居民區,唐代稱爲“坊”。坊是居民居住區的基本單位,“坊”與“坊”之間有牆相隔,坊牆中央設有門,以便通行,稱爲坊門。後來因爲門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這種形式,於是百姓逐漸地稱這種坊門爲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