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幾片桑葉爆發的戰爭:吳楚東南坼的起因與惡果詳解

幾片桑葉爆發的戰爭:吳楚東南坼的起因與惡果詳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本站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吳楚東南坼的起因與惡果。

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也,戰爭往往只有在關係到國家核心利益之時纔會爆發,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兩個大國吳國和楚國,原本相安無事的兩個國家,就因爲幾片桑葉,兩國就開戰了。

從表面上來看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細細探究之後就會發現,吳楚之間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細說"吳楚東南坼的起因與惡果"。

一:卑梁之釁,吳楚衝突

在春秋後期英雄,南方有兩個大國分別是吳國和楚國,兩個國家的邊境城池卑樑與鍾離僅僅只有一界之隔,雖然分屬兩個不同的國家,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兩個城池的百姓也是相安無事,雞犬相聞。

有一天來着卑樑和鍾離兩個女孩在某個地點一起採集桑葉,後來不知怎麼的兩個女孩就開始爭搶幾片桑葉,隨後矛盾衝突進一步升級,兩個女孩之間還是發生口角,惡語相向,然後發生打鬥。

不久之後,問詢趕來的兩家人趕到了事發地點,雙方開始爭執起來,都認爲是對方的錯誤,隨後惱羞成怒的兩家人開始大打出手,衝突進一步擴大,轉而成爲械鬥,最終鍾離的人打死了卑樑的人。

隨着事件的進一步擴大,卑樑的百姓聽說自己城池的人被鍾離的人打死了,感動怒不可遏,紛紛要求當地的長官報仇雪恨,守城的長官聽說此事之後,也沒有選擇繼續上報,而是私自帶領軍隊掃蕩了鍾離城。

不久之後鍾離城被吳國軍隊襲擊的事件傳到了楚國最高統治者楚平王的耳中,楚平王也不問青紅皁白,立馬派遣大將統兵攻佔了吳國的卑樑之地。

幾片桑葉爆發的戰爭:吳楚東南坼的起因與惡果詳解

而吳王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感到這是一個機會,因爲吳國想要擴張已經很久了,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於是乎吳國立馬派遣公子光進攻楚國,而楚國方面也立馬派軍反擊,到現在這件事已經由簡單的民事衝突上升爲國家戰爭。

楚國糾結了胡、陳、許等一衆小國,組成了以楚國爲首的、數倍於吳國的七國聯軍,大有鯨吞吳國的趨勢,身爲吳國主將的公子光審時度勢。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我形勢,毫無懼色,一針見血地指出雖然楚國聯軍看上去聲勢浩大,但是這些小國絕大多數是因爲懼怕楚國而跟從的,肯定各懷鬼胎,不會上下一心。

公子光先是派遣了以犯罪分子組成的士兵三千人,率先進攻胡國、陳國、沈國三國,三國軍隊一觸即潰,隨後事件的發展正如公子光預料的那樣,楚國的聯軍立刻潰散,獲得了鍾離之戰的勝利。

最後吳國方面乘勝追擊,在佔領鍾離城之外,還攻克了楚國重鎮居巢 卑梁之釁以吳國的大獲全勝而告終,也留下了一個卑梁之釁、血流吳楚的典故,以此來告誡人們不要因爲無所謂的小事而引發大規模的衝突與殺戮。

二:卑梁之釁的起因

杜甫有詩云:"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意思就是吳楚兩個國家被浩瀚的湖水被隔開,兩個國家在地理上相近,且風俗習慣文化等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起初兩個國家的關係很好,但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在晉楚爭霸的歲月當中,晉國爲了制衡楚國,暗中扶持吳國,結成晉吳聯盟。

此後晉國在北方牽制楚國的主力部隊,另一方面吳國在背後進攻楚國及其附屬國,楚國在晉吳夾擊之下疲於奔命,根本無法守住遼闊的國土,吳國則藉此機會大肆的擴張疆域,在晉國的幫助之下吳國與中原各國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逐漸的走上了強盛之路。

縱觀吳國的發家歷史,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背後捅楚國刀子而強盛起來的,,自然而然的吳楚兩個國家的關係也是急轉直下。

吳楚之間關係跌入冰點的事件就是吳國的君王諸樊在與楚國作戰的過程當中戰死沙場。公元548年吳王諸樊率領大軍攻楚,以報舒鴆之仇,諸樊在進攻楚國附屬國巢國國都之時,巢國的大臣牛臣說"吳王勇而輕,若啓之,將親門,我獲射之,是君也死,疆其少安。"

就這樣吳王諸樊在進攻巢國之時戰死沙場,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戰死沙場的王國元首。兩個國家之間自此結下了血海深仇,已經無法通過外交手段來緩和關係了。

在卑梁之釁發生之前,吳楚兩個國家都想要置對方於死地,此外對於吳楚兩個國家桑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卑樑和鍾離兩個城池基本上就是一牆之隔。

在漫長的邊境線上註定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恰好的是兩個城市的邊境是都有着豐富的桑樹資源,卑樑和鍾離的人都會在家裏養蠶,而桑葉又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採桑養蠶是兩個城市家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

但是很難區分這些桑樹資源究竟歸屬於哪個地方,漸漸地矛盾衝突也就發生了,因此對於資源的爭奪也是卑梁之釁爆發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三:卑梁之釁的餘波,血腥政變與吳楚死戰

吳國之所以能夠取得的卑梁之釁的勝利,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伍子胥,而伍子胥與楚國之間有着血海深仇。

當吳國軍隊接連攻克楚國重鎮鍾離、居巢之後,吳王僚決定鳴金收兵,但是伍子胥卻想要藉此一舉消滅楚國,以報血海深仇。

於是乎便和公子光商量繼續進軍的事宜,不料公子光也直接拒絕了伍子胥的建議,因爲公子光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奪吳王王位,如果繼續進攻萬一遭到失敗,自己今生就與王位無緣了,伍子胥也只好暫時停止進攻楚國。

幾片桑葉爆發的戰爭:吳楚東南坼的起因與惡果詳解 第2張

隨後伍子胥心生一計,決定幫助公子光提前奪得王位,恰好當時楚平王去世,吳王僚趁機派遣大軍進攻楚國,同時公子光便設計邀請吳王,讓刺客專諸將匕首葬入魚肚子裏面,趁着吳王僚不備只時刺死了吳王。

最終公子光以迅雷不及掩耳平定了混亂,安穩了局勢,成功地登上了吳王的王位。另一邊公子光弒吳王僚的消息傳到了前線當中,吳國軍隊的統帥是公子光的叔叔,認爲公子光不會放過自己。

於是乎就橫下心來率領吳國大軍投降了楚國,這一舉動直接讓吳楚之間的局勢急轉直下,吳國轉爲被動當中,幸好公子光也不是泛泛之輩,在伍子胥和孫武等人的幫助之下穩住了局勢。

進攻三年的厲兵秣馬、富國強兵之後,吳國逐漸地恢復了元氣和實力,隨後親自帶領大軍在伍子胥等人的幫助之下,討伐楚國,成功的奪得了楚國的重鎮舒稱,吳國並沒有像此前一樣見好就收,而是選擇直接向楚國國都進軍,楚國也拼盡全力守護都城。

吳楚在楚國國都之下廝殺了很久,吳王見久久不能攻克,便問計於伍子胥,最終在楚國叛軍的幫助之下,裏應外合攻克了楚國國都,楚昭王倉皇出逃。

至此由幾片桑葉所爆發的戰爭就此結束,在整個戰爭當中,實質上就是吳楚之間的爭霸戰,而不是一場簡單的資源爭奪戰,最終以楚國慘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