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既然古代的糧食產量很低,爲何還會拿出一部分來釀酒?

既然古代的糧食產量很低,爲何還會拿出一部分來釀酒?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酒有很多別稱,如杜康、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等,甚至早在新石器晚期,人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農耕技術,就已經學會釀酒了,而且達到了“酒不離餐”的程度。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既然古代的糧食產量很低,爲什麼還會拿出一部分來釀酒?

根據《管子·輕重甲》的記載可知:“一農之事,終歲耕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二十鍾。”換算下來,也就是說畝產0.2鍾,一鍾等於十釜,而一釜則等於一石,因此0.2鍾也不過是畝產2石罷了。那麼既然古代的糧食產量很低,爲什麼還會拿出一部分來釀酒?

古代的地大多掌握在地主階級手中,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地主是不會去關心他們是否有足夠糧食的,即便糧倉裏的糧食多到放着讓它們發黴,也不會拿出去發放給那些吃不飽的普通百姓,所以與其放在糧倉裏浪費掉,不如釀成美酒供自己享樂。另外,百姓們也會自己釀酒,因爲這樣就可以拿出去多賣錢,然後繼續買糧食。

當然,要是這個國家正值糧食危機,當權者會下令干涉,禁止人們將糧食釀成美酒。《明太祖實錄·卷六》記載,戊戌年(1358)十二月,朱元璋下令禁酒:“餘自創業江左十有二年,德薄才菲,懼弗勝任。但以軍國之費,不免科徵於民,而吾民效順,樂於輸賦,固爲可喜。然竭力畎畝,所出有限,而取之過重,心甚憫焉。故凡有益於民者,必力行而又申告之。曩以民間造酒醴,糜費米麥,故行禁酒之令。”

既然古代的糧食產量很低,爲何還會拿出一部分來釀酒?

但也並非沒有特例,《宋會要輯稿》記載:“京諸倉,總二十三所。船般倉、稅倉,每倉監官三,以京朝官及三班充。端拱初,詔以粳米、糯米爲一倉,小麥、小菉豆爲一倉,大豆、粟爲一倉,每歲納畢,先省一人。”由此可見,宋代的糧食儲量究竟有多高。所以,宋代的酒肆非常多,就算下層百姓沒有能力去一些高檔酒樓,也會去一些小酒肆買醉消遣,根本不用擔心糧食不夠。

最後,照例再給大家附上一首關於古人飲酒的詩詞,漢代·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