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項羽自殺都不願意過江 項羽是輸不起還是走投無路

項羽自殺都不願意過江 項羽是輸不起還是走投無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項羽不過江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項羽不肯過烏江,寧可自殺,是走投無路?還是輸不起?

秦始皇六合諸侯,一匡天下,功業堪稱千古一帝,然而他去世不過短短三年,大秦帝國就土崩瓦解,傳承數百年的秦國王室,子孫竟死無遺類。滅秦首功,便是一個名叫項羽的年輕人。

項羽作爲楚國名將項燕的後人,在秦朝建立的十餘年時間,隱姓埋名逃命之餘,磨礪自身文武技藝,終於在24歲率8000江東子弟,橫渡烏江開啓了名震千古的傳奇人生。

他在鉅鹿之戰和新安之圍,前後斬殺超過四十萬秦軍將士,全殲了秦帝國軍隊主力,力能舉鼎,步戰千騎,手刃三百級,被譽爲勇武史上無雙。而個人用兵才幹亦爲歷史頂級,鉅鹿之戰5萬破40萬,彭城之戰3萬破56萬,堪稱兵家千古典範。

項羽自殺都不願意過江 項羽是輸不起還是走投無路

而他更分封諸侯宰割天下,自稱“西楚霸王”,威風凜凜不亞於始皇當年。誰曾想僅僅四年之後,如此蓋世英雄便落得個全軍覆沒,兵敗自刎的結局。人生大起大落,竟至於此。

對項羽的失敗,兩千年多年來無數史家衆說紛紜,其中有兩條流傳經久的誤讀:

(1)項羽是否過於順風順水,意志力薄弱,性格上抗壓性差,因此一敗不能復起?

非也,垓下之戰前,項羽至少經歷過兩次人生重大危機,皆被他以過人才智和堅毅決斷化解:

其一,項梁定陶敗死後,原爲項氏傀儡的楚懷王熊心出手,迅速整合楚國中樞,奪其兵權。楚軍北上救鉅鹿時,又派親信宋義和范增做主將、末將來壓制他;

項羽自殺都不願意過江 項羽是輸不起還是走投無路 第2張

5萬楚軍遲疑不得進四十六日,幾十萬諸侯聯軍亦坐上觀,秦軍兩大主力軍團合計四十萬,眼看即將滅亡趙國。

如此內外交困下,項羽在安陽絕地反擊,聯絡一衆楚將,尊“亞父”贏得范增反水支持,殺掉宋義,奪取兵權,進而鉅鹿大戰敗章邯,斬王離,殲滅秦長城軍團,招降秦關中軍團,走上人生巔峯。

其二,楚軍陷於三齊亂戰時,劉邦聯合五諸侯號稱五十六萬大軍,一路速推陷彭城,楚軍丟失根據地,竟成無根之萍。轉存中...

項羽自殺都不願意過江 項羽是輸不起還是走投無路 第3張

而在盟友背叛,後方失守,兩線作戰,孤軍深入,兵力懸殊的種種危機,項羽以三萬精兵千里奔襲,突擊漢軍指揮中樞,造成漢軍指揮系統癱瘓,而後不斷將漢軍驅逐、分割、殲滅,摧毀其戰鬥意志,而後不斷追擊,周而復始。殺死漢軍近二十萬人,漢軍奔逃溺死亦十餘萬,一舉化解這一重大危機。

丟失根據地後,野戰軍團孤懸在外,可以參照這麼幾個戰例:

吳王夫差成爲天下霸主,卻於黃池之會聽說越軍抄了姑蘇老巢,封鎖消息,千里回師,用百戰兵威加財帛賄賂,軟硬兼施讓勾踐退兵。然則這一戰亦奠定了九年後吳國敗亡、越國興起的大勢;

劉備失徐州後,飢餓到“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的地步,被迫歸順呂布;之前曹操丟失兗州大半,幸虧荀彧程昱爲他保住三縣,亦是進退失據、險臨絕境,否則亦難逃敗亡。其後歷時經年苦戰,方纔驅逐呂布;

而關羽失荊州後,此前敗於禁圍曹仁的三萬野戰精銳回師南下,甚至未經和吳軍交鋒,就被攻心計一鬨而散了,只剩小隊人馬敗死麥城。

——對比項羽面對類似情況的史詩級華麗反殺,他應對危機時的意志力和抗壓力還用懷疑麼?

其三,甚至到了最後的垓下之戰,項羽的相關決策,同樣說明了他一直在苦覓勝機到最後一刻:

被六十萬大軍團團包圍,且兵少食盡時,項羽令鍾離昧部、左右司馬部、項伯部,分路突圍攪亂視線,自率八百精騎突破漢軍陣地急馳江東。只要這些人大半逃出,都能擔任百長、十長,成爲在江東重建軍隊的種子。

豈料項伯臨陣反水,左右司馬部也投降了。韓信僅用一晚就判定項羽突圍路線。漢軍最精銳的灌嬰部5000騎追殺,兵仙這一子穩、準、狠,才徹底斷絕霸王東山再起可能。(ps:這是真正絕世高手對決。)

八百精騎損失殆盡,只有一人逃回的話,徒勞無益,僅僅給江東父老帶來兵災罷了。項羽視秦地、三齊百姓如草芥,但對桑梓父老亦非無情,因此他纔會選擇自刎。

(2)項羽是否代表所謂“舊貴族”利益,行分封是否爲了開歷史倒車,是逆歷史車輪而動,因而導致失敗?

恰恰相反。項家本是項國人,春秋時被魯滅後,當了幾百年魯國人,直到戰國末年楚滅魯才成爲楚人。一非楚王同宗同姓,二不是楚舊貴族,一直也沒出過什麼著名人物,直到項燕在亡國之際,以其才幹臨危受命。

和劉邦這個平民比,項羽當然是貴族;但和各國幾百年歷史沿襲下來的各種源遠流長的舊貴族相比,如出身王族支系、父祖相韓五朝的張良比,項氏不過是新興暴發戶。

甚至楚漢相爭中,劉邦都能比項羽更代表這些所謂“舊貴族”利益,爲他們興滅繼絕的事,劉邦做了不少,因而廣攬人心。

相反項羽卻不遺餘力地借扶植新興將領來打擊之,甚至親自出兵奪其領地爲自己土地,正是對原韓王成的處理區別,最終導致了劉邦謀主張良棄楚而歸漢。

項羽和劉邦一樣分封異姓諸侯,一樣在自己直轄國土實行郡縣制。之所以直轄地僅彭樑九郡,是因爲他主持分封時,本身實力遠不及垓下滅楚後稱帝的劉邦,是力有不逮,而不是理念有何差別。

從項羽對秦始皇“彼可取而代之”的宣言,從他先尊楚懷王熊心爲“義帝”,卻又迫不及待殺之來看,他是絕不滿足於做一個虛君名下的天下霸主的。

項羽並非不想成爲如嬴政一樣統一帝國的集權帝皇,而是鴻門宴之時實力嚴重不足,根本不可能實現,才玩弄驅虎吞狼之計,分封聯軍諸將爲新諸侯,讓他們去和復辟的舊王室相爭,攪動天下大亂,自己再來收拾局面。

項羽自殺都不願意過江 項羽是輸不起還是走投無路 第4張

無奈天命不佑,對手是劉邦+韓信+蕭何+張良+陳平這樣的史上無雙組合,竭一人之才智而難以敵衆人之才智,這才無奈敗北。雖如此,烏江絕唱,敗亦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