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諸葛亮直接把漢桓帝定性爲昏君,事實真的如此嗎?

諸葛亮直接把漢桓帝定性爲昏君,事實真的如此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的一句“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直接把漢桓帝定性爲昏君了,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首先對於在位21年的劉志,漢朝人給他起了“桓”這個廟號,這是一個很好的諡號。一般得到這個諡號的皇帝,生前都有““闢土兼國,武定四方,克敵服遠”的功績。由此可以看出,漢朝的百姓對於他,還是比較服氣的。

桓帝即位後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扳倒了他的外戚樑冀。樑冀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毒死漢質帝的權臣。質帝死後,樑翼等人擁立劉志爲帝,漢桓帝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被捧成了一個傀儡,樑冀這個禍患必須除掉。

於是,他私下訓練勇士,找樑冀的眼中釘唐恆等人到廁所進行祕密商議,終於除掉了樑冀集團,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樑冀原本控制了京城的大部分駐軍,但由於劉志速度太快,樑的部下來不及反應,就全部投降了,由此可以看出,漢恆帝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並非昏君。

諸葛亮直接把漢桓帝定性爲昏君,事實真的如此嗎?

後來漢桓帝封鄧猛女爲皇后,宣女士爲長安君,單超等五名宦官同日被封爲郡王,得七萬六千戶。這是歷史上對宦官最豐厚的獎賞。尤其是被封兩萬戶屬民的單超,他還額外被封爲車騎將軍(最高武職),正是因爲如此多的獎賞,結果後世的人都說漢桓帝寵幸宦官,給予其強烈抨擊。

在那些文人墨客的筆下,宦官這種生理殘缺的男人,代表的是陰險、毒辣、危險、心理變態。但其實,滿朝文武面對樑冀都只是恭維討好,反而是宦官站了出來力保皇權,所以大臣、武將、外戚都有可能威脅皇權,但只有宦官永遠站在皇帝一邊。後來袁紹把宦官全滅了,天子就輕而易舉的被董卓、曹操等人挾持了。

並且漢桓帝很清楚,宦官可以捍衛皇權,但不能治理國家。所以漢桓帝時期的宦官,遠非“專權”。他們不能直接迫害文官。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向皇帝“哭訴”,讓皇帝來做主。

在漢桓帝當政的那些年,有意打壓世勳貴族,不再重用貴族和豪門,而是從民間和基層提拔實用人才。大批普通知識分子進入中央,政治風氣開始好轉,社會開始重新煥發出活力。

時間來到延熹九年(公元166年),黃河意外變清。所謂“聖人出,黃河清”,漢桓帝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那麼爲何諸葛亮覺得他是昏君呢?因爲在不久之後,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場全新的政治運動“黨錮”,大大降低了漢桓帝的歷史評價。

“黨人”一詞誕生於桓帝初年。漢桓帝的老師周復,與尹房植的政見不同。他們旗下的學生們越吵越兇,形成的勢力被稱爲“黨人”。“黨錮”就是禁止爲了個人利益而組建黨派的人,也就是所謂的“黨員”爲官。

漢代是中國第一次普及教育的時期,由此就產生了一大批儒生。太多的學生長期聚集在京城,自然就結成幫派,開始指點江山,他們入朝之後,又形成了大規模的文官集團。那麼第一次“黨錮”的導火索是兩件事,即張成事件和張儉事件。

諸葛亮直接把漢桓帝定性爲昏君,事實真的如此嗎? 第2張

這故事說的是曾經有一個人叫張成,他預言皇帝會大赦天下,於是指示兒子殺人。後來果然大赦令發佈,司隸校尉李膺性如烈火,抗旨殺掉了張成,漢桓帝敏銳地察覺到,文官中正在形成一股與皇權抗衡的力量

當時有一個叫張儉的,他因爲某種原因得罪了大宦官侯覽,得罪之後他就連夜跑路了。後來捕快,官員,學生都冒着生命危險掩護他。最後,通緝犯在孔融的幫助下,行軍千里,越過長城,投奔鮮卑去了。

這簡直就是對皇權赤裸裸的挑釁,哪個皇帝能忍?漢桓帝明顯感受到了地方官員和民間組織對皇權的反抗,下令徹查。摧毀了不少窩藏者的家庭。只有孔融和他的兄弟、母親爭着去上刑場,被皇帝赦免。

這年年底,漢桓帝正式下令逮捕了李膺、杜密、陳和、範滂等二百多黨人。但其實雷聲大,雨點小,第一次“黨錮”的災難,持續了十個月,除了和張儉、岑暖案有牽連的以外,並沒有一個黨員被處死。

這與後世多次血腥鎮壓知識分子相比,根本就算不得什麼, 但是這樣的污點,一旦背上,就再也洗不掉了。漢桓帝當然算不得千古一帝,古今雄主級別的,但要說是昏君,也着實是冤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