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破曹一戰中爲何不見關羽?

在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破曹一戰中爲何不見關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赤壁之戰後,關羽執行的任務,爲何史書和《三國演義》都沒有記述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當年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破曹一戰,主力毋庸置疑是周瑜所率領的軍隊。可是,卻難以看到劉備軍隊的作爲。在歷史上,只說了劉備用張飛和一千人馬換了周瑜兩千精兵。劉備帶領這兩千人馬拿下了荊州在江南的四郡,並且派諸葛亮和趙雲分別擔任軍師中郎將和太守,治理這些地方。

在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破曹一戰中爲何不見關羽?

可是,這裏我們就要有一個疑問,那就是諸葛亮在孫權面前說的關羽的精銳水軍去哪裏了?爲什麼在這麼重要的戰役裏,找不到他的身影?

我們雖然在關羽的正面記載中找不到這方面的記載,不過,我們可以從其他人的記載中,從側面發現關羽行蹤的蛛絲馬跡。在《三國志》中曹仁、徐晃、滿寵、樂進和李通的傳記中,都可以看到和關羽交鋒的情況,而且還都有打敗關羽的記載。

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關羽在赤壁之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執行的任務了。那就是,關羽率領他的水軍,去執行切斷江陵後路的任務,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絕北道”。

我們知道,在赤壁之戰後,周瑜把目光死死盯在了戰略重鎮江陵身上。只有拿下江陵,東吳才能實現“全據長江”的戰略目標,保證東吳在長江上游的安全。這是關係到東吳生死存亡的大事,周瑜勢在必得。

而曹操在把主力撤回北方的時候,也把防禦的要點放在了江陵。這是因爲江陵形勢險要,位於江北,而且過去劉表還存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具備長期防守的條件。曹操留下他的心腹將領曹仁來防守這一要地。

周瑜在爭奪江陵的戰鬥中,遭遇了曹仁的瘋狂抵抗。在陸地的戰鬥中,東吳的軍隊戰鬥力完全比不上曹軍。曹仁還上演了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幕,親自上陣,在東吳軍中反覆衝殺。這使得江陵的戰事陷入膠着狀態

而這也使得執行“絕北道”戰略的關羽陷入不利的境地。關羽的“絕北道”戰略實際上是一種間接的戰術,以切斷江陵的外援爲目的。如果江陵被周瑜嚴密封鎖,關羽的封鎖曹仁的北方後方通道的效果很快就能夠顯現出來。可是,我們看歷史,周瑜和曹仁爭奪江陵整整一年,曹仁才全軍撤走,可見周瑜對江陵的圍攻效果之差。

在這種情況下,關羽是不可能和曹軍後方的軍隊硬拼的。他能夠採取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憑藉自己的水軍,在漢江上往來攔截曹軍的交通,並派步軍對曹仁的後方交通線進行遊擊。這個戰術給了曹軍很大的威脅。

在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破曹一戰中爲何不見關羽? 第2張

我們可以看到,爲了打破關羽的封鎖,幾乎駐紮在江陵後方的所有軍隊都動員了起來。由於關羽的步軍實力太差,所以在陸地遭到曹軍攻擊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撤走了事。關羽唯一一次水軍遭受損失,還是後勤船隻被敵人偷襲受損,水軍戰鬥力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些戰績也是曹軍這些將領向上報功的依據。

可是,這依然不能改變曹仁後方被封鎖、受威脅的事實。而且隨着戰役的延長,關羽的封鎖也越來越嚴密。這是因爲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裏,荊州南部的兵力也在源源不斷的增援關羽。到最後的李通出戰關羽,就是爲了打通和曹仁的聯繫,救出曹仁。這一仗,是在陸地打的。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時候,關羽的步軍已經敢於上岸,直接在曹仁的交通線上紮營了。

面對周瑜的圍攻,加上後方關羽對自己補給線的越來越沉重的壓力,曹仁最終只得放棄江陵,撤回襄樊繼續防守。關羽的“絕北道”的任務也就告一段落。我們可以看到,曹仁在最後也是從容不迫地撤走,周瑜也沒有追擊。在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周瑜和關羽哪個對奪取江陵起的作用更大。這也是關羽看不起東吳軍隊的戰鬥力,同時認爲劉備集團應該佔有荊州的一個原因。

而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並沒有對關羽的“絕北道”有什麼描寫,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關羽的“絕北道”戰役乏善可陳。關羽的“絕北道”戰役實際上就是一種鬆散的封鎖戰。關羽依靠自己的水軍,在漢江上往來襲擾對方的運輸交通。而在赤壁之戰損失了所有水軍的曹軍,只能望洋興嘆。他們只有在關羽派步軍上岸襲擾的時候才能反擊一下。而關羽的步軍是見到優勢曹軍就不硬拼,主動撤退。這些戰鬥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戰果,難以很難寫出彩來。

在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破曹一戰中爲何不見關羽? 第3張

在《三國志》中對這些戰鬥都沒有記載,就更不要說小說《三國演義》了。所以,作爲羅貫中就對這一部分的題材捨棄了。

第二,爲了刻畫諸葛亮形象的需要。在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爲了突出諸葛亮的形象,根本就沒有寫周瑜和曹仁爭奪一年的事情。江陵也從周瑜奪取變成了諸葛亮奪取,而這一段還成爲了三氣周瑜的一個橋段。

既然江陵在諸葛亮的計謀下,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從周瑜的手裏奪了過來,那麼,關羽去切斷曹仁北方通道的舉動不就多此一舉了嗎?所以,在《三國演義》裏,索性把這一段歷史整個修改刪除了。

由於以上的這些原因,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都沒有對關羽的這一段戰鬥歷程加以記述描寫,使得大家對這一段歷史也就忽略過去了。

結語:

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和曹仁爲了爭奪江陵這個戰略要地,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爲了配合周瑜的戰鬥,關羽的水軍也執行了“絕北道”的作戰任務。他和他的水軍,依託漢江水系,面對失去水軍的曹軍進行了遊擊作戰。並且,隨着劉備在江南荊州四郡站住腳跟,關羽的實力也隨之增強。最終,在周瑜的攻擊和關羽的封鎖下,曹仁只得放棄江陵退守襄樊。

這一段歷史,在《三國志》中沒有正面的描寫,而且在《三國演義》里根本就改寫了這段歷史。這是因爲關羽的封鎖作戰,由於步軍實力太小,只能採取遊擊作戰。這種作戰時間長,見效慢,戰果也不明顯。所以,在當時被歷史學者所忽視。而在《三國演義》中又因爲要突出諸葛亮的形象,所以就沒有對此進行描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