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官員在任命到其他地方 古人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古代官員在任命到其他地方 古人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官員上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信息閉塞,官員到地方上任,用什麼證明自己身份?

在古代,朝廷對官員都會有很多任命,如果是京城中的官員任命自然不會有問題,但是某一官員要是被任命到外地,或知府、或知縣,那麼就會有個問題,他們是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的呢?

我們都瞭解,古代官員通常都要遵守一個迴避制度,何謂迴避,那就是不能在自己的家鄉擔任官職,這是爲了避免家族勢力影響地方正常秩序。那麼新的地方官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怎麼證明就是朝廷所派的父母官呢?

古代時官員並沒有完備的人事檔案,僅有簡單的文件又儲備在京師的吏部,信息傳遞起來異常困難,驗證起來也很不容易,所以,古代官員上任主要就得憑藉兩樣東西,一是委任狀,二是身份證明,合稱官憑。

委任狀用來證明代廷的人事變動,身份證明就如同現在的身份證,用來證明自己就是上任的新官。這兩件重要憑證在每個朝代都有差別,委任狀的名稱有“敕牒”、“旨授”或“判補”等;身份證的名稱有“告身”、“出身”或“官照”等。

古代官員在任命到其他地方 古人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按例,委任狀一般都是由吏部所發,官員手上持有一份,吏部備案一份,通常是紙製或是帛制的,上面詳細註明委任者的資料;身份證則是由朝廷一統制作的,在取得官員身份的時候,如科舉考中進士時授予,這個身份證明由官員自己保存,不設有效期。

宋代時,官員的身份證除了有某官員的文件之外,還要註明他的祖、父、己三代和籍貫、出身,最後授予的長官和承辦人還要簽名、蓋章,其程序複雜鄭重,古代官員即便賦閒在家,也可以憑藉身份證享受一切該有的待遇。

古代官員在任命到其他地方 古人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第2張

說起官員的身份證,還有一個重要的詞彙與執行相關,那就是“金龜婿”。在隋唐時期,沒有出現像明清時代象徵官員等級的官服補子,所以單憑服裝並不能準確判斷其官員的品級,所以朝廷會頒發給官員“魚符”作爲身份證明,隨身佩戴以便官府的驗證。

魚符一般是金屬製作而成,形狀像分左右兩片,魚符上刻有官員的姓名、任職單位以及官員品級等。就製作材料而言,凡親王和三品以上官員的魚符以黃金鑄造,五品以上爲銀製成,六品以下的官員則爲銅質。

唐代官員們腰間佩戴魚符,所以旁人見到後便能清楚劃分其官階品級,相當方便。武則天稱帝后,一度將魚符改爲了龜符,三品以上高官佩戴金龜袋(裝龜符所用),著名詩人李商隱有詩云:“無端嫁的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因爲掛金龜袋的人都是三品以上,每天都要上早朝,於是後人將條件優越的新郎稱爲金龜婿,其典故便出自於此。

在歷朝歷代,都有人假冒官員身份,這也透露出古代官員身份證明存在很多漏洞。我們都瞭解,《西遊記》中唐僧的父親高中狀元,後被授予江州刺史,坐船赴任時被歹人謀害後,拿着官憑上任,持續多年未被別人識破。

爲了防止僞造官員身份證,從五代開始,身份證上便由描述官員的歲數、相貌等,但這終究不是照片,且適合描述的人也很多,比如老舍的父親當年在紫禁城當差,做禁軍軍官,他出入宮門全憑一張寫着“面黃無須”字樣的腰牌,覈對一下就讓進去了。

古代官員在任命到其他地方 古人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第3張

到了晚清,官員身份證稱爲“官照”,由於賣官鬻爵和捐納,官員隊伍極度膨脹,很多人都是拿着官照、沒有實職的候補官,他們絕大部分一輩子都沒有官可做,於是,官照惡化爲可以買賣的商品,曾經是至高無上的官員憑證,淪落爲一張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