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代皇帝微服出訪時,是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歷代皇帝微服出訪時,是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朱元璋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如今想識別一個人的身份,只需身份證即可,不僅集成了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籍貫,還有照片,可是在古代,信息技術沒有這麼發達,別說指紋識別,面部識別,就連畫像技術還要看畫師的畫工是否精湛。

那麼,來往的商客,異地赴任的官員,微服出巡的皇帝又該如何證明自己呢?

皇帝富有四海,帝國疆土萬里,保不齊哪個皇帝想出去透透風,查看風土人情,他又如何又如何證明自己?

歷代皇帝微服出訪時,是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其實皇帝出巡不是小事,自秦始皇掃蕩六國後,就不斷巡幸天下,直到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一次都花費頗巨,甚至隋煬帝爲了在南方尋歡導致亡國的例子也不鮮見,這種情況下皇帝顯然不需要像普天下的人證明自己是皇帝。可有時皇帝心血來潮想微服私訪,就有必要了,搞不好在地方碰上麻煩,地方官又不認得自己,就會大大的不便。

據記載“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賜黔首裏六石米,二羊。始皇爲微行咸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說的就是秦始皇曾微服私訪,當時還曾經來到首都咸陽,私下查探民情,身邊只帶着幾個隨從,可能當時一不小心露了富,結果遭到盜賊尾隨,不過大內高手可不好惹,直接擊殺了盜賊,保住了皇帝,那次算是有驚無險,沒有亮明身份,也沒鬧出什麼麻煩。

其實如果皇帝有想走訪的需要,也會令身邊人準備好御用的印章,玉璽或者腰牌等等證明文件。這些物件在古代絕無仿製的可能,普通人別說仿造,就連見都沒見過。如果真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可是誅九族的謀逆大罪,地方官大多也沒機會直見龍顏。

在隋朝以前,官員的任命都是其他高官推舉,而科舉興起之後纔有這殿試的環節,候補官員即便有機會見皇帝一面,也得站得遠遠的,匍匐在地不能擡頭,看見了也未必有印象,所以如果皇帝私下走訪民情,這些隨身的證明文件就非常重要了。

歷代皇帝微服出訪時,是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第2張

當然,除此之外皇帝出宮即便不願暴露身份,也可以拿出其他證明文件。例如路引,明朝時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百姓遠離居住地就必須找到當地官府開具證明文件,這就叫路引。說白了就是類似離鄉證明和通關文牒一類的東西,''農業者不出一里之間,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

這種證明文件直到清朝時仍作保留,如果是更早一些的帝王,也可以攜帶虎符,虎符是將領在外領兵的證明文件,一半給帶兵的將領,剩下一半則在皇帝手中,而官員如果外出也有自己的隨身信物。

唐朝時魚符是官員用於證明的信物,到了清朝,外出辦差的公務員會攜帶腰牌作爲通行證,古代僧人賣出也有官府發給的度牒,上面記錄着出家的時間等信息,“僧尼依前令兩街功德收管,不要更隸主客,所度僧尼仍令祠部給牒。”,所以皇帝想出宮,又不想讓別人知道,完全可以攜帶這些信物僞裝身份,一方面也可以作爲證明。

不過九五至尊離開皇宮可不是小事,一般情況下皇帝不願意冒風險,雖然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比起江山萬萬年,體察民間疾苦實在算不得什麼,皇帝一旦離開寶座,風聲透露出去,在政敵環伺的朝堂就像綿羊丟進了狼羣,想早點接班的皇子,到早些年落選的王儲,還有一些地方豪,強搞不好就會鬧出大事情,所以皇帝大多終其一生都沒有走出過皇宮,如今拍的大多數清宮劇動不動就康熙微服私訪,大多都是後人附會罷了。

歷代皇帝微服出訪時,是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的? 第3張

在明朝以前,政務可以由宰相處理,皇帝大可不必操心,只需要負責大政方針,國家戰略,到了洪武年間,朱元璋廢除宰相自己大權獨攬,後來的子孫有樣學樣,就更沒機會親自到民間玩一玩兒。高度的君主專制讓皇帝24小時被拍在龍案上,一刻不得閒,清朝的皇帝更是勤政,皇子們從生下來便天天讀書,好不容易熬出頭,坐上了龍椅,每天看着堆積如山的奏摺,隔幾天的朝會,還有後宮諸多佳麗,哪有時間跑到民間與民同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