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中藥起源於什麼時候?“中藥”一詞是怎麼來的?

中藥起源於什麼時候?“中藥”一詞是怎麼來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古代中藥發展史,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中國古代,關於藥物起源的傳說頗多。“伏羲氏嘗味百藥而制九針”“神農嘗百草”與“伊尹制湯液”的傳說反映了中華先民認識和使用藥物的起源。基於考古學、民族學、生物學和古代文獻記載等諸方面綜合研究,一般認爲中醫藥的知識起源於原始社會。經過世代人們無數次嘗試和經驗積累,逐漸獲得了鑑別食物、藥物和毒物的知識,並有意識加以利用。隨着人們更多的生產和醫療實踐,逐漸發現了越來越多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動物和礦物,並積累發展了藥物知識。

一、藥物的起源

(一)早期的藥物知識記載。藥,《說文解字》釋爲“治病之草”,明確指出“藥”乃治病之物。隨着文字的產生和應用,人們開始把藥物知識用文字記錄下來。目前所知最早的“藥”字,出自數千年前古鐘鼎類銅器上銘文(即金文)。自西周以後,“藥”字使用增多,如《書經》有“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易經》有“無妄之疾,勿藥有喜;無妄之藥,不可試也”;《禮記·曲禮》有“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周禮·疾醫》曰“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等等。《詩經》《山海經》《萬物》等書中也收載了不少植物、動物和礦物藥,甚至明確記載了某些藥物的療效;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養生方》等簡帛中也存在大量藥物組方療疾的記載。

中藥起源於什麼時候?“中藥”一詞是怎麼來的?

(二)藥物複方的產生。我國藥物複方的產生不晚於春秋戰國時期。古代對於藥物複方的稱呼,早期多以“齊”“和齊”或“和藥”稱之,見載於《周禮·天官》《世本》等。古代複方有多種劑型,湯劑只是其中之一。目前尚無充分依據說明湯劑是我國中藥複方產生的唯一標誌。如,以複方見稱最早的方書《五十二病方》中記載的和劑中,有的是將藥物研細和合,有的用水和煮,有的以藥汁合攪,有的以藥和酒,並無獨立的湯劑稱謂,書中的“湯”指外用的藥湯水。

(三)“藥品”的記載。藥品一詞,據考證首次見載於元代的《御藥院方》(以宋金元三朝御藥院所製成方爲基礎編制),記載御藥院的職能“掌按驗祕方,以時劑和藥品,以進御和供奉禁中之用”。之後,隨着現代藥品管理制度的建立,藥品的含義發生了改變。

二、“本草”與“中藥”

(一)“本草”的含義。“本草”一詞,沿用已有兩千多年之久。根據現存文獻考證,“本草”之名,始於西漢晚期。《漢書》之《平帝記》《郊祀記》《樓護傳》均有記載。

“本草”的含義,一是指中國傳統醫藥學中的藥物。“本”在《說文解字》中訓爲“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草”本字作“艸”,訓爲“百艸也”。可見“本”的原始意義是根,“草”則是草本植物的泛稱。韓保昇認爲“按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直雲本草者,爲諸藥中草類最多也”。因此,我國習慣以“本草”代指中藥。《墨子·貴義》有“譬若藥然草之本”,算是最早以本草言藥者。二是指中國傳統藥物學及藥物學專著。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的序中論述,認爲扁鵲、淳于意、仲景、胡洽等歷代名醫用藥“皆修藥性”,爲“本草家意”,並引用顏光祿之言,指出“詮三品藥性,以本草爲主”。由此可知“本草”還指研究藥理藥性的專門學問,並與經方有一定淵源關係。

(二)“中藥”名稱的來源。在我國古代典籍中,傳統藥物多以“藥”“毒”或“毒藥”稱謂表述。“中藥”一詞,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將藥物按有毒無毒分爲上、中、下三品。其中,“中藥一百二十種爲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此處“中藥”是一種藥物分類術語,是相對“上藥”和“下藥”而言的,專指無毒或有毒,既能補虛又能祛邪的中品藥物。

中藥起源於什麼時候?“中藥”一詞是怎麼來的? 第2張

“中藥”一詞的廣泛應用,與外來藥物(尤其是西方藥學)的輸入直接相關。早期傳入的外來藥物對我國傳統藥學的影響並不大,而且很快被收入歷代本草之中,並賦予了中醫藥理論體系的特有內涵,豐富和發展了我國傳統藥學。如《新修本草》至少收載有27種藥材不是中國出產;《海藥本草》收錄藥物所注的產地大都是外國地名。

隨着17—18世紀我國西學東漸速度的加快,西方醫藥輸入日益增多。由於中西藥之間有明顯的差異,爲便於區分,人們逐漸把中國傳統藥物稱爲“中藥”。如,在清代末期“醫士”考試試卷中出現過“中藥”稱謂;近代名醫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明確提出了“中藥”與“西藥”的概念及其二者差異。雲:“蓋西醫用藥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標也;中醫用藥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標本原宜兼顧,若遇難治之證,以西藥治其標,以中藥治其本,則奏效必捷,而臨證亦確有把握矣”。由此可見,“中藥”一詞在20世紀初正式開始啓用,成爲我國傳統藥物的稱謂;然而,廣泛使用“中藥”一詞則較晚。在1950年之前,中醫學校的教科書中和出版的藥學書籍中罕有“中藥”一詞作爲書名、學科名或機構名稱。直到1950年以後,“中藥”一詞才大量出現在行政機構、學校、書籍、團體和會議的名稱上,一直沿用至今。

“中藥”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存在不同的內涵,隨着中醫藥理論實踐的發展,其內涵不斷得以豐富,形式不斷得到拓展。漢代《神農本草經》記載“中藥”主要用作藥物的分類標準;20世紀初,“中藥”是針對我國傳統藥物的一種稱謂;目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藥”是指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藥的統稱。

中藥起源於什麼時候?“中藥”一詞是怎麼來的? 第3張

三、發展歷程

綜觀我國藥物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其發展軌跡基本上遵循着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規律發生發展,並與社會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密切相關,是系統的、科學的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一)歷代本草和藥物專著。歷代學者在長期醫療實踐中不斷繼承發展,提煉總結使得藥物品種、法治等日益豐富,並著之於文獻,即歷代本草中。到清代,經著錄的本草古籍達1000餘種,保存至今的也有400餘種。

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作爲最經典之作,爲後世藥學理論發展奠定基礎。魏晉以來,本草學理論不斷豐富和發展。如《雷公炮炙論》是我國藥學史上最早的炮炙學專著;《本草經集註》豐富臨牀用藥內容,初步確立綜合性本草模式。唐代在全國藥物普查基礎上修撰的《新修本草》是我國第一部官修本草,也被稱爲世界上第一部藥典,比歐洲《紐倫堡藥典》早800年。宋代由國家組織撰修、雕版印刷《開寶本草》《嘉祐本草》等,使本草規範得以準確地廣泛傳播;《證類本草》囊括北宋以前的本草資料,被視爲本草典籍承前啓後的傳世之作;《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被稱爲世界上第一部成方製劑規範,收載大量方劑和製法;金元時期,張元素的藥物專書《珍珠囊》開創以討論藥性、注重臨牀爲主要內容的一種本草體例。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內容豐富、取材廣泛、考訂詳明、標綱立目、分類先進、體例嚴謹,成爲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清代趙學敏編著的《本草綱目拾遺》吸收了大量的外來新藥和民間用藥,極大地豐富了本草學內容。

此外,在我國古代還有煉丹、炮製、食療、藥用植物等方面的專題著作。如《周易參同契》《抱朴子》,是早期煉丹術的代表作,表明當時中國在化學制藥方面已趨於領先。《雷公炮炙論》《雷公炮炙藥性賦》《本草蒙筌》《炮炙大法》《修事指南》等對後世炮製都很有影響。《食療本草》對食物治療、食物鑑定頗有發揮;《飲膳正要》記載了少數民族食療經驗,並記述了蒸餾制酒法;《南方草木狀》《本草原始》《植物名實圖考》等,偏於藥用植物來源、藥材鑑別,真僞考訂。同時,還有《履巉巖本草》《滇南本草》等一批記載地區藥物的本草專書。

(二)收載藥物。歷代本草和藥學專著對藥物發展各有貢獻,收載的藥物不斷增加。《神農本草經》載藥365種,《本草經集註》載藥730種,《新修本草》載藥850種,《本草拾遺》增收《新修本草》未載之藥692種,二者合計1542種,《本草綱目》收載藥物已達1892種(其中植物藥計有1094種,動物藥443種,礦物藥161種,其他類藥物194種)。《本草綱目拾遺》《植物名實圖考》等又廣補前人所未載之藥。至此,見於藥物學著作記載的藥物數量已達2800多種。

(三)製藥技術的發展。我國古代中藥具有悠久的用藥歷史和豐富的用藥形式,製藥技術較爲發達。

1.對於藥物劑型而言,古代就有藥性決定劑型、從臨牀用藥需求選擇適宜劑型的論述。早在商代就有湯劑使用記載,戰國時期《五十二病方》記載有丸劑、灑(散)劑。該時期丸劑最爲常用,出現有以酒、醋、油脂制丸的技術;《內經》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酒劑的記載。

漢代張仲景在“因病製劑”的原則指導下創制了各種藥物劑型,其《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記載有煎劑、丸劑、散劑、酒劑、坐劑、導劑、含化劑、滴劑、糖漿劑、軟膏劑、洗劑、栓劑等十餘種劑型。

晉代《肘後備急方》記載有黑膏藥、幹浸膏、濃縮丸、蠟丸、熨劑、尿道栓劑等劑型,並首先使用“成藥”這一術語,並有專章論述。唐朝《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所載“紫雪丹”“磁朱丸”“定志丸”等中成藥至今仍在沿用。

宋朝是我國成藥大發展時期,設立有專門的製藥、售藥機構(和劑局、惠民局)。同時期編著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收載了大量的方劑及其製備方法,其中成藥775種,方劑791首(按劑型分,丸劑290方,湯劑128方,煎劑2方,煮散劑26方,散劑233方,膏劑19方,餅劑4方,錠劑2方,砂熨劑4方,丹劑77方,粉劑1方,其他劑型5方),被稱爲世界上第一部中藥製劑規範。

明代《本草綱目》收載中藥劑型近40種,除記載丸散膏丹常用劑型外,尚有油劑、軟膏劑、熏蒸劑、曲劑、露劑、噴霧劑等。明清時期,中藥製劑品種繁多,劑型齊備,官方管理嚴格,其生產與經銷得到進一步擴大。

2.在給藥途徑方面,戰國時期除用藥外敷和內服外,就存在有藥浴、薰、熨等法;到東漢時期,給藥途徑就多達幾十種,如洗身法、藥摩法、含咽法、煙燻法、灌腸法等等。這些給藥方法在後世都得到了保留並有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