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大唐開元通寶:影響中國歷史近千年的幣制改革

大唐開元通寶:影響中國歷史近千年的幣制改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的貨幣,自秦始皇滅六國之後才真正得到統一,象徵着“天圓地方”圓形方孔的“秦半兩”的出現,標誌着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自此之後,錢幣成爲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以重量爲錢幣名稱的銖兩錢幣(如秦半兩錢、漢三銖錢,五銖錢等),通行後世,流傳了700多年,直至唐武德四年開元通寶的發行。

開元通寶錢始鑄於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銖錢。武德四年(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開元通寶的鑄造,開創了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個新紀元,從而結束了錢幣以重量爲錢文的歷史,開始向抽象化、符號化轉軌。這是繼秦始皇統一中國貨幣後又一次重大貨幣改革。“錢”,從此成爲重量單位,十錢一兩的進位制由此誕生了。

開元通寶並不是年號錢,“開元”,指開創新的紀元,更有大唐開國建國之意,“通寶”則指在統一之國度內的通用寶貨。幣面“開元通寶”四字,出自初唐大書法家歐陽洵的手筆,可上下右左序讀作“開元通寶”,也可自上及右迴環讀作“開通元寶”,日本曾仿效鑄造“和同開珎”錢幣,歐陽詢的字體因此在日本受到瘋狂的追捧,至今日本著名的大報《朝日新聞》仍然採用歐陽詢的字作報頭,更因歐陽詢未曾寫過“新”字,於是找了“親”(繁體)和“析”字,重新組合成“新”字。“歐體”以險峻刻厲出名,其錢文含八分和隸體,也有泉家說它含八分和隸篆三體,即錢幣上的每一個字都兼有三體。不論何種書體,這種錢的鑄造工藝足令今人歎絕,章法極爲精美。其鑄錢水平與千年後的清錢不相上下。

大唐開元通寶:影響中國歷史近千年的幣制改革

有唐一代近三百年始終通行開元通寶,五代、宋初均有大量鑄造,清雍正年間兩廣偏遠地區的市面上還有大量“開元通寶”流通,時清廷特准以“雍正通寶”兌換。而由此開創的通寶元寶幣制,一直流傳了1300多年,袁世凱洪憲稱帝仍在發行新幣,民國成立後才告廢除。

【源起】:中國隋代通行五銖錢,至隋末社會動盪,盜鑄、濫鑄私錢之風盛行,《新唐書.食貨志》載“時千錢初重二斤,其後愈輕,不及一斤,鐵葉、皮紙皆以爲錢”。唐高祖李淵入據長安後,幣制管理狀況仍然相當混亂,時市面上八九萬枚銅錢剛滿半斛,加之五銖錢自漢武帝元狩年間開鑄以來,已逾七百多年,此間歷代不斷翻鑄,以至錢幣形制大小、質地、參差不齊,造成流通上的極大不便。入唐以後,社會秩序逐漸穩定,經濟開始轉入正軌,繼續沿用隋五銖錢顯然已不合時宜。

【鑄造與流通】:關於“開元通寶”的開鑄《新唐書.食貨志》載“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叅,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仍置錢監於洛、並、幽、益等州。秦王、齊王各賜三爐鑄錢,右僕射裴寂賜一爐”。此舉標誌着中國以銖兩重量命名的貨幣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者爲全新的“寶文錢”幣制。

據記載“開元通寶”錢文乃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歐陽詢親自捐文書寫,他的書法險勁刻厲,世稱“歐體”。貞觀年間,歐陽詢官至太子率更令,因此,這種書體的“開元通寶”又稱爲“率更體”,史載其文“以八分、篆、隸三體”。即“開元通寶”錢文融合了隸書與篆書之長(八分事實上爲隸書),這種錢文在面世之後即廣受好評——“時稱其工”(《舊唐書.食貨志》)!將中國的書法藝術與錢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開元通寶”可謂開先河者。

“開元通寶”錢直讀爲“開元通寶”,若旋讀則爲“開通元寶”,二者通用。(注二:四字的錢文,按上下右左順序讀取,即爲“直讀”,又稱對讀。若按上右下左順時針方向迴環讀,稱“旋讀”,又稱順讀、回讀。)事實上“開元通寶”本應爲直讀錢文,但該錢發行伊始,民間對這種全新的錢幣尚不瞭解,常將其旋讀,後遂約定俗成。“開元通寶”之“開元”與唐玄宗“開元”年號無關。武德之季乃唐之肇始,故“開元通寶”之“開元”寓意大唐取代前隋,開創新紀元之意。“通寶”則取“通行寶貨”之意。(注三:相當於流通貨幣的意思。)

唐代“開元通寶”錢通常以範鑄法、翻砂法鑄造,摺合成今日的單位,一枚開元錢直徑約爲2.4~2.5釐米,孔邊長0.7釐米,郭寬0.2釐米,厚約0.1釐米,重4.5克,以廓分屬男錢(注四:廓指錢外緣和內緣突起的邊框,在於保護錢文不受磨損。外緣稱外廓,又叫外輪、外緣等,外廓寬者爲寬緣。內緣稱內廓,又叫好廓。無內緣的錢稱“女錢”有內廓的錢稱“男錢”。)面背俱有肉好周郭。唐“開元通寶”版式極爲規整,易於民間識別(圖四)。特別是唐前期的開元錢輪廓深峻、銅質純淨、鑄造工藝考究,加之錢文端莊勻稱,重量適中,自投入流通後便廣受歡迎。事實上有唐一朝兩百多年間,流通領域使用“開元通寶”的熱情一直很高,除該錢鑄造精良外,當然還有幣值相對穩定等積極因素,這是前朝所從未有過的。

【劃時代的意義】 :區區一枚“開元通寶”其大小不過與今五分錢硬幣等同,但“開元”開啓的卻不僅僅是大唐盛世的經濟繁榮,對其後中國一千三百多年的幣制史亦產生深遠影響,它的積極作用可以說是超越時代的。簡要說來,以“開元通寶”爲代表的寶文錢,其出現首先就具有信用貨幣的概念,從此以後中國的鑄幣告別了以半兩和五銖標重命名的時代,開始抽象化、符號化轉軌。其後一千三百多年間中國曆朝鑄幣皆遵循此“開元”模式,無論是形制定型標準還是十進制幣值。這是繼秦始皇統一中國貨幣之後,未曾有過的重大變革,因而“開元通寶”與秦半兩和漢五銖並稱爲中國歷史上作用最大,影響最廣的三大貨幣體系。

大唐開元通寶:影響中國歷史近千年的幣制改革 第2張

【餘緒】有唐一朝始終通行“開元通寶”,公元907年大唐終結,但“開元通寶”並未隨之退出歷史舞臺。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後晉、閩、南漢、南唐、吳越等政權皆鑄造和流通“開元通寶”,甚至在形制方面有所發展,如閩國王審知所鑄“開元通寶”,比之唐代開元字體更爲雄勁豪邁(圖六);南唐還鑄出“開元通寶”對錢(注五:即兩枚錢幣除書體不同外,在材質、大小、穿孔等方面完全一致,成雙配對)分隸、篆兩種錢文,是爲中國對錢鼻祖(圖七);而吳越則鑄出餾金“開元通寶”。遲至宋初仍有“開元通寶”在鑄造,如清源節度使陳洪進——一方面清源不鑄宋廷錢幣以示其獨立性,另一方面清源鑄造開元錢又可在宋、吳越境內和海外貿易中通行無阻。此後,歷代都有鑄造所謂開元大錢,但這類開元錢主要是開爐錢或戲鑄錢性質,類似近世紀念幣的功能,不用於流通。“開元通寶”至此已融入中國文化之中。

至於流通領域,清雍正年間兩廣偏遠地區的市面上還有大量“開元通寶”流通,時清廷特准以“雍正通寶”兌換。事實上開元錢的流通一直持續到清末。此外日本奈良時代和越南吳朝皆仿製唐“開元通寶”,朝鮮的鑄幣雖錢文不一,但皆仿開元形制,從中折射出盛唐時代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