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文景之治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文景之治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空前盛世,那麼文景之治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百姓無內外之徭,得息肩于田畝,天下殷富。在薄稅勸農,與民休息的政策指導下,經過文景二帝41年的治理,迎來了西漢前期的太平盛世。

首先是農民負擔大大減輕。從漢高祖即位(公元前202年)到漢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前後共62年間,西漢王朝實行的是中國古代堪稱典範的輕徭薄賦政策,農民的負擔是最輕的。

從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起,又連續免除全國田賦長達11年,在這期間,農民來自農業稅的負擔沒有了,這在封建社會是絕無僅有的。所以,西漢前期七十餘年農民負擔一直很輕是歷史上公認的。

其次是人民富足,社會安定。守閭閻者食粱肉,爲吏者長子外,居官者以爲姓號。故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先行仁義而後絀恥辱焉。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這樣的安康和諧社會在中國歷史上是少有的。

再次,經濟發展,國家財政充實。由於經濟得到發展和繁榮,國家財政與建國初相比,出現了天壤之別。如文景時,“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內有朽貫之錢”。至漢武帝即位時,國家財政又上了新臺階。

文景之治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國家財政實力如此雄厚,也是在中國封建社會少見的。

在“文景之治”繁榮的背後,由於政策的原因帶來一些問題。因爲在無爲政治下,放任自流,法網疏闊,給許多犯罪不法行爲提供了契機。故司馬遷接着又說:“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輿服僭於上,無限度。物盛而衰,固其變也。”

漢武帝在“無爲而治”造成的巨大社會財富基礎上,矯枉過正,實行有爲的政策,特別是在對待匈奴和開拓邊疆上取得了大的進展,耗費了大量民脂民膏,也引起了社會的巨大震動和老百姓的反感。漢王朝的統治也爲後世的統治者如何進行統治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值得認真思考和汲取。

由此可知,西漢以“文景之治”爲標誌的太平盛世,是通過輕徭薄賦政策取得的。漢初“無爲而治”的國策,也不是無所事事、放任自流的“無爲”,而是積極“有爲”的。那就是爲農民建立平靜穩定的生產環境,努力把對農民生活生產活動的干擾降低到最小,努力保證農民的勞動得到穩定的報酬。

在排除農民生產干擾方面,一是減輕政府對農民的賦役負擔,二是打擊豪強對農民的侵害;在保證農民收益上,一方面大幅度減免農業稅,一方面通過財稅政策穩定物價。太平盛世,國家的財政收入多、富人的收入高不是標誌,更重要的是看人民的富足程度,尤其要看農民的富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