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沈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應公殉職的新聞記者

沈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應公殉職的新聞記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03年,清朝光緒年間。陰曆六月的刑部有些冷清。光緒出生在六月,當月“例不行刑”,被稱作“萬壽月”。六月初八,慈禧“破例”發佈一道諭旨。於是,刑部大堂出現了反常的一幕――8個獄卒手拿特製的大木棍,輪流捶打一名犯人的四肢和背部。整整4個小時後,犯人血肉橫飛,白骨盡露,可他還沒有死。最後,獄卒用繩子把他勒死。

這幕慘烈景象,《大公報》曾有報道:“骨已如粉,未出一聲。及至打畢,堂司以爲斃矣。不意沈於階下發聲曰:何以還不死,速用繩絞我。”他叫沈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殉職的新聞記者,去世時年僅31歲。這個用生命說真話的湖南漢子,生命的最後歲月充滿了悲劇色彩:無法推翻慈禧爲好友譚嗣同報仇;揭露《中俄密約》惹來殺身之禍,被密友出賣。

年輕時的沈藎,思想激進,常和譚嗣同、唐才常等人商討國事。戊戌變法後,譚嗣同喋血菜市口,沈藎被迫流亡日本。1899年回國後,他冒險北上,打算在清政府統治中心展開活動。沈藎先到天津,受聘爲報館訪事(即今天的記者),兼任一家日本報紙的通訊員。由於擅長交際,又有政治眼光和新聞敏感性,他不久便與八國聯軍的將士混熟。當時的北京,正處於八國聯軍控制。北京的名流聽說沈藎認識許多外國朋友,紛紛前去巴結。沈藎表面與貴族終日把酒言歡,實則爲了打探消息。

沈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應公殉職的新聞記者

1903年,沙俄背信棄義,不但拒不履行1902年《交收東三省條約》中分期撤兵的約定,還提出新的“七條”要求強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喪權辱國,欲與沙俄締結《中俄密約》。密約事關中國的命運,沈藎覺得自己有責任在簽約之前把它昭示天下。終於,他通過政務處大臣王文韶之子,探聽到密約草稿並立刻寄給天津英文《新聞報》。密約提前在報上發表後,輿論一片譁然,中俄簽約計劃成爲泡影。

正當清政府全力偵察密約泄露的原因時,沈藎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打算聯絡李蓮英,置慈禧於死地。沈藎的兩個朋友,旗人慶寬和前翰林吳士釗,得知他的想法後,深感不安,決定聯合向慈禧告發沈藎。第二天晚上,毫無防備的沈藎被捕。審訊期間,他毫不諱言自己的言行,並大聲揭露慈禧企圖掩蓋中俄密約的賣國行徑。慈禧惱羞成怒,發佈諭旨:“着即日立斃杖下。”沈藎慘烈犧牲後,革命派報紙《中國日報》發表唁文:“沈君之死,鬼神爲之號泣,志士爲之飲血,各國公使爲之震動,中西報紙爲之傳揚,是君雖死之日,猶生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