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代花神廟花農過花朝節 不僅“賞紅”還要“獻生”

清代花神廟花農過花朝節 不僅“賞紅”還要“獻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花朝節,離不開花神廟;這兩者都是花神崇拜的產物。清代,江蘇有兩處花神廟很有名,一是蘇州虎丘花神廟,另一個就是南京鳳台門花神廟。

 花朝節與花神崇拜

花朝節,如今已被淡忘。但在農耕社會時代,這是非常熱鬧的民俗節日,更是種植花卉的花農們的重要節日。花朝節簡稱花朝,又稱“花神節”、“花王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等。

花朝節的日期各地有異,這與我國南北各地氣候差異、花信遲早有關。清代,北方多以二月十五日爲花朝節;而南方大都以二月十二日爲百花生日。

清代蘇州人顧祿在《清嘉錄》“二月”篇中說:“十二日爲百花生日,閨中女郎剪五色綵繒,黏花枝上謂之‘賞紅’。”清人有詩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紅紫萬千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

花朝節源自先民對花神的崇拜。花是一切美好幸福的物徵。

古代,人們愛花、種花、賞花、宴花、惜花、葬花,除賦予無數的詩文外,還將其神化,創造了掌管百花生長的花神和十二月花神,並以唐宋傳奇人物和歷史人物作爲花神名字,如花王牡丹爲唐明皇,花後芍藥爲楊貴妃; 每個月的花神也各有其人,只是各地的花神名字不盡相同。

清代花神廟花農過花朝節 不僅“賞紅”還要“獻生”

花朝節的活動除“賞紅”外,還有“獻生”,就是人們以五穀瓜果的種子互相贈送,以及遊春撲蝶,賞花賦詩、製作花糕、演戲娛神等。

金陵花神廟的變遷

清代,金陵花神廟有兩處。一處在城西烏龍潭。晚清時執掌惜蔭書院的薛時雨,寫有《題烏龍潭花神廟》一聯:“管領羣芳,金粉六朝增旖旎;毗鄰講院,文章五色鬥繁華。”(見其《藤香館小品》)那時,五臺山至烏龍潭一帶,鄉民多以植梅藝菊爲業,自然要立廟供奉花神;只是廟小又歲久湮沒而不爲人知。

規模大、時間長、影響廣的是建於明代的鳳台門花神廟。《白下瑣言》卷二記:“鳳台門,外郭十八門之一,有花神廟。”這裏離聚寶門(即中華門)約五里,現爲雨花臺區雨花街道。花神廟既是廟名,也是地名;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有花神廟鄉和花神廟村。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調遷各地的花匠在鳳台門一帶,專門種植各種花卉及觀賞植物供皇室使用。永樂朝,鄭和船隊數次下西洋,從海外帶回的奇花異卉的種子和樹苗,也多種在這裏繁衍生長。鳳台門一帶鄉民從那時起便以種植花卉爲生,代代相傳,成爲職業花農。

爲了祈求平安和花業興旺,花農們捐資在鳳台門旁建造了花神廟。廟佔地數畝,有房十餘間;大殿中央供奉花王唐明皇李隆基和花後楊玉環的塑像,兩旁供奉百餘尊百花神像。清乾隆年間,花神廟香火十分興旺。

花神廟毀於咸豐年間戰火。太平天國失敗後,花神廟獲得重建,但又在日寇入侵南京時被毀。新中國成立後,廟址上建起了花神廟小學,花業重新興旺起來。雖然花神廟不復存在,但令人高興的是如今這裏已建成“花神廟花卉風景區”,採用現代技術生產花卉,僅新鮮切花的生產面積就達一百二十多畝,成爲南京花卉生產的基地。

金陵花農技藝高超

花神廟曾有一副楹聯:“過眼說繁華,漫勞尋芳草吳宮、穠花晉苑;同心勤報賽,最難忘春風山郭、秋雨江城。”“報賽”,是農耕社會每年春秋兩季鄉民們舉行的謝神祭祀活動。

祭祀花神的“報賽”,春季就在二月十二日,也就是花朝節這天(秋季在九月十六日,爲菊花生辰),花神廟舉行連續三天的盛大廟會,民間稱之“花神會”。

廟會期間,花農們和四里八鄉的民衆聚集在廟前,高舉旗幡,捧着香燭和各色鮮花果品,在鑼鼓喧天和鞭炮鳴放聲中,獻到花神像前,拈香膜拜,祈求花神賜福,保佑人花兩旺。

廟前的廣場上,搭有戲臺,請來民間戲班輪番上演“花神祝壽”等戲曲。花農之間還會交流培植技術,展示新花品種,接受各方訂貨,進行花卉買賣。一時間,人們熙來攘往,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在長期花卉種植中,花農們培育了不少新品種。乾隆時,他們培育的茉莉、白蘭、珠蘭、梔子等香花,受到茶農們的青睞,用來窨制的花茶大受歡迎。離花神廟不遠的成仁庵的僧人也是種花高手,他們栽培的菊花有不少是罕見的品種,枝幹短小,用小盆栽植,稱爲“宿缽”。

花農中不乏花藝高超者。《白下瑣言》記有一事。有次“花神會”,花農們紛紛擺出各自培育的鮮花,“牡丹、芍藥、海棠、碧桃之屬競秀鬥豔,備極其勝”。

有位姓熊的花農,種植花卉多年。他從衣袖中取出一支純白的素心贛蘭;就在衆人爲之驚歎間,他又從懷中取出一個布包,打開後,裏面有幾根稻穗,長二尺多,結滿了稻穀,顯得十分青翠繁茂。他把素心蘭和稻穗養在小瓶中,讓大家欣賞。衆人都“愕然稱絕,春未及半,而良苖懷新,真神工也”。

除花神廟外,南京城內一些地方的民衆也以種花爲生。《同治上江兩縣誌》“食貨志”記載:“城外鳳台門民善藝花及金橘,城內五臺山民善植梅,雞籠山後人善藝菊,皆以名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