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雅爾塔會議內容 雅爾塔會議對中國影響

雅爾塔會議內容 雅爾塔會議對中國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雅爾塔會議,又叫做克里米亞會議,淘金者會議、雅爾塔密約,關於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議,會議時間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

1945年,三大國已感到勝利的臨近, 擔心戰後沒有任何協議履行和因利益分配而發生糾纏,於是決定舉行一次首腦會議。1944年羅斯福剛剛獲得總統連任, 2月纔可以參加峯會,所以時間選擇在1945年2月。會議地點終選擇在了克里木半島的度假勝地雅爾塔。

而這次會議只限於英美蘇三國代表團,並未邀請法國參見,更爲提及波蘭、南斯拉夫等當事國與會。所以雅爾塔會議有是一次大國主宰,安排戰後世界格局的典型會議。

雅爾塔會議內容 雅爾塔會議對中國影響

  雅爾塔會議“三巨頭”

一、對德作戰及戰後德國命運的安排。

1、關於繼續對德作戰問題

三國首腦第一次會議開始於2月4日,這次會議全部討論的是關於繼續對德作戰問題。

此時情況對於蘇聯是有利的。1945年1月12日開始,蘇軍發動了不間斷的反攻。

蘇軍推進至德國腹地,距離柏林45英里,距維也納80英里。

隨着軍隊推進到德國的心臟地區一些政治問題就產生了。斯大林要求把維也納留給蘇軍去佔領。“但就當時來說, 他們沒有做出在戰術上的相互協調動作的安排, 甚至在作戰計劃上也沒有相互溝通情況。丘吉爾對此大爲吃驚,而羅斯福卻不聞不問。”

從這一層面上講,這時東西方盟國的軍事行動雖然是聯合,但仍不是合作。到大戰末期,軍事行動漸漸讓位於政治鬥爭。

2、關於德國無條件投降於戰後分區佔領問題

斯大林首先提出三個問題:①關於分割德國的方案;②盟國是否允許在德國成立某種中央政府,還是僅限於一個行政機構,或者, 如果分割德國,是否德國分成幾小塊兒就成立幾個政府;③無條件投降的問題,如果希特勒政府無條件投降的話是否應該保留政府?兩者是否是排斥的。

各方同意分割德國,但未立即提交方案。三方決定成立專門委員會從民族、地緣和經濟方面來討論分割德國的方案。雖然三方原則上同意分割德國,但提議達成一致十分艱難。丘吉爾反對過分分割德國領土,因爲他是從不列顛帝國利益考慮的,他想繼續保持德國的一定實力。關於無條件投降的問題。丘吉爾說:“是無條件投降就不應簽訂停火協議,無條件投降就是停止軍事行動的條件。誰簽署了無條件投降的條款,誰就要服從戰勝國的意志。”這次三方均同意這條綱領,並無過多分歧。

無條件投降和分區佔領的問題原則上已經大致確定。但分區佔領又引出一個極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是否給予法國佔領區,是否讓其參見對德管制委員會,最根本問題就是是否重新確定法國的大國地位。

3、法國地位問題

這次會議上,三方就是否給予法國大國地位問題進行了激烈討論。雖然英美蘇三方持不同意見,但本次會議沒有邀請法國代表團與會這是事實。由此激起了戴高樂的強烈憤慨。“法國解放後的情況沒有可能在共同協議的辦法基礎上選出一個政府來代表法國臨時政府。交通運輸剖壞得很厲害,在很多地方的當地抵抗運動領袖——常常是是共產黨人——隨意處罰,爲所欲爲……他們希望在德國的佔領時的團結會持久不衰, ……但並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雖然法軍參加了44年—45年的作戰,但法軍仍虛弱不堪,軍備全部依賴外國。這就是法國當時的狀況。

在第二次會議中, 丘吉爾提出要給法國一個佔領區。但斯大林則堅決反對。羅斯福則表示美軍不會在歐洲停留兩年, 他也贊同給法國一個佔領區。斯大林說:“給法國一個佔領區是否會給其他國家開一個先例。”之後, 斯大林又以戰爭初期“法國向敵人敞開了大門”爲由拒絕法國參與共管。丘吉爾替法國開脫,並主張必須給法國一個佔領區,因爲它是英國在西歐唯一的一個盟友。他認爲“大國的命運不會取決於他們的技術裝備的暫時情況。”美國也同意英國的主張同意在保證蘇佔區的前提下從英美佔區劃給法國一個佔領區。最後斯大林妥協了。同意給法國一個佔領區,並允許其參加管制委員會。

英國人極力要求回覆法國地位參與對德佔領也是完全出於自身考慮。丘吉爾想到,美軍在戰後歐洲不會停留太久,在這之後英國不想單槍匹馬擔負對德國的佔領,想將負擔分攤給法國一些。再由,法國的強大有利於遏制德國的再度崛起。最後英國想樹立起法國也是爲抵擋蘇波聯盟的威脅。

4、對德索賠問題

英美蘇對於戰爭賠款問題無原則上的分歧,只是數額和支付方式還有期限問題是需要考慮的。

在雅爾塔會議上,蘇聯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戰爭賠償問題。在會上斯大林首先說蘇聯有一個物資索賠計劃,但對於勞動力賠償並無準備。之後蘇聯代表便宣讀了一份八條的索賠計劃。主要內容包括:使用實物支付, 而支付方式有兩種:①蘇方提取生產資料 ②每年向蘇方提供商品。給德國預留20%的重工業設備, 使其無力發動戰爭, 其餘歸蘇聯所有。在保證輕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前提下, 三國監督。所得直接物資不應少於100億美元, 德國總賠償額在200億。在莫斯科成立專門委員會, 支付期爲10年。

斯大林說蘇聯在戰爭中所受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 提出100億美元這樣一個計劃並不過分。實際上蘇聯要求的賠款遠不及戰時損失, 與之相比只是冰山一角。100億這樣的數額只是應急罷了。此時丘吉爾說:“想要騎馬,就得喂草料。”斯大林回答到“可是馬不應當踢我們。”這時美國與其他盟國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他們看到蘇聯人做出了大讓步, 決定不讓他們失望。如果英方不同意就只好隨便他們了。

三國首腦同意在莫斯科成立委員會, “這是以掩蓋分歧來達成協議的一種措辭。”高賠償額度在會議討論之後也通過了。

當美蘇達成一致的時候,不列顛此時做再大的抗爭也是無濟於事的,此時英國人已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了。

雅爾塔會議內容 雅爾塔會議對中國影響 第2張

  雅爾塔會議紀念幣

二、關於波蘭復國問題

波蘭復國問題, 成爲此次會議爭論的焦點,各國圍繞各自利益展開了激烈鬥爭。在八次全會議上有六次都提及了波蘭問題,可見其重要性。

①波蘭領土問題

在此次會議前,美英蘇心中各有一套不同的波蘭邊界劃分方案。美國贊成波蘭在東方保有利沃夫和德羅霍貝奇油田。以前,美國主張在前俄國領土上以寇鬆線爲界,但在前奧地利領土上則以“乙”線爲界,這樣就將利沃夫和德羅霍貝奇油田留在了波蘭,而蘇方主張將波蘭西部邊界西移。以西奧德河和尼斯河爲界, 將什切青包括在內,並把東普魯士劃歸波蘭。這樣以德國領土最爲安撫來緩解波蘭的憤怒情緒,可以將德國邊界西移,獲得一個緩衝地帶或保護地帶。另外,波蘭獲得了德國領土必然導致兩國關係糾纏不斷,從而增強波蘭對於蘇聯的依附關係。

後來,蘇方正式提交了一份關於波蘭問題的提案要求以西奧德河和西尼斯和爲界,劃分波德邊界。作爲對波蘭失去東部領土的補償。當英美聽到蘇方的提案時, 丘吉爾說:“要是給波蘭鵝填滿了德國的美味食品,以至於消化不良而死,那就未必合適。”此外英方還擔心移民遷移問題。之後,羅斯福談了美方觀點。他同意將普魯士部分領土和上西里西亞劃歸波蘭,反對將波蘭領土西擴,關於西部領土的問題英美站在同一立場,蘇方的意見遭到聯合反對。結果西部邊界劃分最終未能解決,而留到了波蘭政府成立時徵求意見。

②波蘭政府問題

波蘭問題是本次會議的一個核心議題,而波蘭政府問題是核心中的核心。

在1939年蘇德的進攻迅速滅亡了波蘭, 之後不久, 倫敦迅速成立了海外波蘭政府, 繼續繼續號召國內抵抗。1944年7月, 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改組爲“臨時行政當局”即“盧布林”政府。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波蘭政府, 英美蘇三國就政治重建問題展開了鬥爭。

斯大林代表蘇方提出了建議。成立新政府的問題應有波蘭人蔘加會議。倫敦的波蘭政府與盧布林的波蘭政府和解是困難的。後者不願意與波蘭流亡政府討論聯合政府的問題。他提議應該把盧布林政府請到雅爾塔來磋商。他們在保證蘇軍後方交通線是能有所作爲, 這一點受到丘吉爾和羅斯福的歡迎——而“倫敦流亡政府”的代理人卻在試圖擾亂它。

丘吉爾回答說, 據英方情報, 臨時政府只是代表不到三分之一的波蘭人。

當晚羅斯福給斯大林寫信表示接受斯大林的意見, 提議邀請盧布林政府及波蘭國內的有關民主人士派代表到雅爾塔來。三方可以一起商議組織臨時政府的方案, 這一政府將包括國外的某些民主領袖。如果這樣, 英美可以接受新政府。他還說, 這樣的臨時政府應儘快地保證自由選舉, 2月8日, 美國人同意由莫洛托夫和各國大使邀請臨時政府代表和倫敦政府代表到莫斯科去組織一個“波蘭臨時團結政府”。程序是去成立一個盧布林政府、倫敦政府和波蘭國內民主人士三部分人組成的“總統委員會”, 由這三類人各自的團體中選出一個政府。再由這個過度性政府舉行自由選舉, 以儘快制定一部憲法。丘吉爾說, 只要做八處“微小改動”, 他願意接受美國人的意見。莫洛托夫批評英美政府忽視了盧布林政府的威信, 它的領導人親身參加了波蘭的解放。唯一可取的方式就是讓一些外國民主人士和政治領袖參與進去。以盧布林政府爲主體來擴大政治基礎。

英美最後還是向蘇聯進行了妥協。原因有一下幾個方面:波蘭組成何種政府直接關係到蘇聯的安全, 而波蘭問題對於英美只是榮譽問題。英國只擔心無法向倫敦波蘭政府交代;而美國遠隔重洋, 關心的只是波蘭裔移民手中的選票。其次是因爲此時蘇聯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在法法西斯戰爭中功不可沒, 所以向蘇聯人做出妥協。

三、關於成立聯合國家組織的問題

此時雅爾塔會議在討論的一個重點就是關於聯合國成立的細節問題。在這次戰爭結束的前夕, “三巨頭”就如何最大限度地維持世界和平達成了一致。“他們把保持國際安全看得高於一切, 這同他們的1918年的前輩相較, 有非常大的不同, 那些人考慮的頭一件事就是安排戰敗國的命運。”

三國首腦就安理會代表程序問題進行了磋商,大會很快就採取了美國的意見。其在原則上保證了小國在安理會受尊重的條件, 又不至於損失這個組織的效率。三大國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建立兩套組織。聯合國大會裏所有國家都有平等權利;但是在“安理會”中, 大國擁有常任理事席位。安理會是一個有限制的機構, “擔負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重要責任。”

三國同意聯合國大會於1945年4月25日在舊金山舉行。

在確定哪些國家有權參加聯合國的問題上, 也沒有什麼困難。唯一的爭論產生於蘇聯1944年秋提出的一個要求:蘇聯人看來, 蘇聯的十六個成員國應像英聯邦一樣有代表參加。美國表示反對, 最後斯大林同意只讓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派代表參加。

羅斯福認爲自私的孤立主義的時代已經過去。他說:“美國是世界上能夠維持世界和平的唯一國家”。如果美國把蘇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排除在外就會有很大的麻煩。所以美國儘量拉攏蘇聯入盟。

雅爾塔會議內容 雅爾塔會議對中國影響 第3張

  雅爾塔會議

四、關於對日作戰問題

在太平洋戰場上, 美國不想讓英法插手。他認爲, 兩個老牌殖民地大國只是爲了回覆自己在亞洲的殖民地。美國只希望得到蘇聯的“無私”援助。

此次克里米亞會議期間, 羅斯福與斯大林舉行了一次祕密會談。蘇方同意在歐洲戰爭結束三個月後開始對日作戰。做爲回報, 蘇聯得到了千島羣島、庫頁島南部、租借旅順和中東鐵路, 保持外蒙古現狀。這樣來, 斯大林所得成果大大超過了日俄戰爭沙俄的損失。這是強國對弱國瓜分主宰的有一次表現。

五、關於雅爾塔會議的結論

雅爾塔會議是歐洲戰爭結束前召開的最後一次會議。會議的核心內容是歐洲問題。“三巨頭”在討論戰後德國問題上沒有太大分歧。只是關於法佔區和法國的大國地位上有較多的不同意見。英法是盟友, 英國不願意看到戰後只有一個蘇聯稱霸歐陸, 他希望法國可以重新站立來與之抗衡。英國此時還是想維持傳統的歐洲均勢。過分削弱德國不符合英國的外交利益。至於賠款, 美國向蘇聯妥協了。而最終英國也只好接受蘇聯“兩百億美元”的提案。

波蘭問題是三方爭論的焦點。此次會議並未完全解決。像西部邊界問題是懸而未決的。東方邊界和政府問題, 英美則向蘇聯妥協了。對於英美, 波蘭只是個“榮譽問題”, 而對蘇聯來說, 波蘭不僅是“榮譽問題”, 而是直接關乎其國家安全, 所以它對此寸步不讓。在聯合國問題上, 三國無太大異議。關於對日作戰問題, 美方向蘇聯饋贈讓人看到大國霸權在國際關係中的身影。

就整個會議的影響來說,其對世界的意義是巨大的,但與會國的數目與各國代表總人數和會議的是無法相比的。三國代表總共27人,卻決定了成萬上億人的命運,我們只能說這是大國決定世界格局的一個“範例”。在這次會議上,中國的處境和波蘭是相似的。

關於聯合國的成立,此次會議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爲全球最大限度地維持和平作了最大努力。不能忘記,聯合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雅爾塔留給我們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