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曹操在漢中之戰中投入了大批的兵力,爲何還是失敗了?

曹操在漢中之戰中投入了大批的兵力,爲何還是失敗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打敗了宿敵曹操,那麼佔優勢的曹操敗在了哪裏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中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輝煌的戰役。在這次戰役中,劉備終於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實現了自己與曹操對戰零勝率的突破。在當時,劉備在曹操撤退之後,離開進位漢中王,封賞羣臣,大興土木,一派志得意滿的模樣。那麼,曹操在漢中之戰中,投入了大批的兵力。這些兵力是曹操在自己的統治區動員的絕大部分兵力,因此還引起後來的不良反應。可是,曹操還是失敗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曹操在漢中之戰中投入了大批的兵力,爲何還是失敗了?

一、漢中之戰的經過。

建安二十二年,劉備聽從法正的建議,開始對曹操控制下的漢中發起攻擊。這是因爲漢中位於益州北方,與益州是脣齒相依的關係。當年曹操奪取漢中後,由於擔心自己關東的控制區穩定,沒有繼續攻打益州。曹操留下夏侯淵、張郃等人駐守漢中,自己率領主力返回關東,這就給劉備造成了可乘之機。

但是,劉備攻打漢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先派出的幾員將領,都在漢中遭受了挫折。這裏包括著名的戰將張飛、馬超等人。於是,劉備下定決心,於建安二十三年春,親自率軍出擊,並因此對益州進行了徹底的動員。

在劉備強大的壓力下,夏侯淵也頑強抵抗,雙方相持不下。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採納法正反客爲主的計策,於建安二十四年一月渡過沔水,在定軍山紮營。由於定軍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關係到曹軍後路的安危。曹軍統帥夏侯淵親自率領軍隊前來爭奪,結果在戰鬥中被黃忠打得大敗,夏侯淵也在陣上被黃忠斬殺。

經過這一次關鍵性的戰役,漢中的曹軍處境危急。雖然曹軍將領在郭淮的建議下,推舉張郃爲軍主,暫時穩定了形勢。但是,漢中的曹軍士氣低落,已經危在旦夕。曹操在此時,只得親自率領曹軍主力趕到漢中,援救自己的軍隊。

不過在這個時候,劉備已經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權。他聽說曹操前來,不以爲然的說道,“曹公雖來,無能爲也,我必有漢川也。”於是,劉備據險固守,不與曹操交鋒。雙方相持到五月,曹操內外交困,部下多有逃亡,只得放棄漢中撤軍。劉備因此獲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佔有了漢中。

二、曹操失敗的原因。

整個漢中之戰的過程,可以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劉備派出部將攻打漢中,結果以失敗告終。第二個階段是劉備親自率領主力攻打漢中,陣斬夏侯淵,取得了戰役的優勢。第三個階段是曹操親自率領軍隊來漢中與劉備爭奪,最終無功而返。我們從這三個階段,看曹操爲何會在這場戰役中失敗。

曹操在漢中之戰中投入了大批的兵力,爲何還是失敗了? 第2張

第一個原因,曹操對漢中的得失並不重視。我們可以從戰役前後曹操對漢中的態度,就能夠感到,曹操心中的戰略重心始終是放在關東。對於漢中的得失,曹操並沒有太過於重視。在他打敗張魯,奪取漢中後,曹操並沒有繼續向益州用兵的意圖,而是留下了夏侯淵、張郃等人駐守,自己率領主力返回了關東。

有人對曹操的這個舉動十分詬病,認爲他錯失了良機。可是,就在曹操撤退關東的時候,孫權和劉備在湘水達成和解,馬上集中兵力對合肥發動了進攻。正是曹操主力的到達,出乎孫權的意料,才迫使他虛晃一槍就撤軍了。因此,曹操沒有從漢中趁勢奪取益州,並不是他的失算。

不過,從這裏我們也能夠看到,曹操始終是把自己的戰略重心放在關東。對於漢中的重要性,曹操估計不足,因此他纔會派夏侯淵、張郃等人防守漢中。這些人的能力,用法正的話來說,是不能與劉備相提並論的。

可是,漢中對於曹操不重要,並不等於對劉備不重要。漢中與益州脣齒相依,用楊洪的話來說,是家門之禍,無漢中就無蜀矣,所以劉備才拼盡全力來爭奪。這樣從雙方對待漢中的態度差距,就埋下了漢中之戰成敗的伏筆。

第二個原因是曹操錯失了戰機。法正對曹操留下將領評價得十分準確,夏侯淵之流確實能力低下。在劉備攻打漢中時,第一個階段的作戰,已經顯示了劉備準備奪取漢中的企圖。可是夏侯淵這些人,因爲初戰的勝利沾沾自喜,根本沒有意識到劉備下一步的作戰。

劉備親自率領軍隊前來,並且通過對益州的全員動員,在兵力、物力上都佔了絕對優勢。在這個時候,夏侯淵才從迷夢中驚醒,手忙腳亂地對劉備進行防禦。由於兵力不足,沒有準備,在戰役中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

曹操在漢中之戰中投入了大批的兵力,爲何還是失敗了? 第3張

在這個時候,曹操本該立刻前來增援。可是在烏桓、宛城都發生了叛亂,這使得注重自己關東根本重地的曹操延誤了時間。等到曹操趕到漢中的時候,已經爲時已晚。夏侯淵已經戰死,整個漢中被劉備佔領大半。曹軍雖然在曹操的指揮下反守爲攻,可是在劉備的嚴密防禦下求戰不得,進退兩難。最終曹操感到漢中就是一塊雞肋,乾脆就丟棄了。

第三個原因是曹操身體不佳,已經失去了鬥志。曹操在這個時期已經是征戰半生,傷病纏身了。這也是曹操在此次戰役中,表現十分不活躍的原因。曹操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考慮後事了,因此他明着是來與劉備爭奪漢中,實際上是爲了救出陷在漢中的軍隊。

曹操由於身體狀況問題,對於繼續和劉備爭奪漢中表現出信心不足。他對於漢中進行了試探性的攻擊,便決定撤回關東。這是因爲曹操明白,隨着他身體狀況的惡化,很多矛盾都將浮現出來。在曹操的控制區,叛亂此起彼伏,如果發展下去,將危害到曹操的統治。

因此,曹操在全盤考慮後,決定放棄漢中,趕快回到自己的統治中心去。可是由於曹操的身體狀況,他的這次撤軍十分緩慢。就在他撤軍期間,鄴城發生了叛亂,而關羽也北伐襄樊。如果曹操繼續在漢中與劉備相持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結語:

曹操在漢中之戰中的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對漢中的不重視。如果曹操對漢中重視,就會加強漢中的防守,做好防禦準備。而曹操只是把目光注視在他心目中最重要的關東大地上。那裏的風吹草動都牽扯着他的心。所以在他佔領漢中後,就留下夏侯淵、張郃等將,自己率領主力返回關東。

由於曹操的失算,他沒有意識到漢中對益州的重要性,使得漢中的防禦陷入了困難的境地。他留下的夏侯淵、張郃等人不是劉備的對手,在劉備的進攻下連吃敗仗。夏侯淵死後,曹軍在漢中的形勢已經極端不利。曹操這才率領主力趕到漢中,但是已經是無能爲力了。

曹操在與劉備相持不下後,自己的身體欠佳,而後方到處叛亂不斷。曹操決心放棄漢中,來趕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來將後事安排妥當。正是這種心態,使得曹操救出漢中的軍隊,就撤退了。不過,曹操的漢中之戰雖然失敗了,他也沒讓劉備得到什麼利益。他將漢中的百姓遷移一空,給劉備留下了一個空蕩蕩的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