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五國攻秦跟公孫衍有什麼關係 五國攻秦結果是什麼

五國攻秦跟公孫衍有什麼關係 五國攻秦結果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孫衍是魏國的陰晉人。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厲害的軍事家,他和張儀是政治對手。公孫衍曾經歷仕過秦國和魏國、韓國。他是戰國時期縱橫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張的是諸國合縱一起抗擊秦國。  

五國攻秦跟公孫衍有什麼關係 五國攻秦結果是什麼

因爲秦國的咄咄逼人,採用強勁的東進政策,所以讓東方的各國生畏,準備要五國攻秦,於是紛紛支持了公孫衍的“合縱”策略。公孫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的時候代替了張儀成爲魏國的相國,還在第二年的時候組織東方五國去攻秦,還推選了楚懷王成爲爲縱長。當時聯軍到了函谷關,但是由於這次參加的國家魏國、趙國、韓國、齊國、楚國,他們的聯軍的組織不夠嚴密,部署不夠精密,所以被秦軍擊敗了。

五國攻秦的公孫衍當時原本是在秦國身處高官,但是後來張儀的到來,使他在朝堂的地位大不如前。所以公孫衍憤懣不平,覺得自己的才華無法展示,無法在秦國一展自己的抱負。所以,後來他逃回了自己的母國——魏國,想在那裏施展才能。既然已經離開了秦國,既然要全心爲魏國某策略,所以憑藉自己的才能,再加上對於秦國的瞭解,他組織了五國攻秦。公孫衍採用合縱之術,想消滅秦國,怎知五國實力不行,相互猜忌,有所圖謀,以致於最後計劃慘敗。反而秦國卻一直上升,實力逐漸增加。

五國攻秦結果是什麼

五國攻秦結果是在函谷關之戰中發生的,那是戰國時期發生的最後一次諸侯的合縱攻秦戰爭,儘管當時龐暖確實是富於智謀的,還擅長使用縱橫之術,但是最終還是無功而返。從此以後,五國就更加無法抵抗秦國對五個國家的兼併,秦國最終統一了六國,還建立了強大的歷史悠久的秦朝。  

五國攻秦跟公孫衍有什麼關係 五國攻秦結果是什麼 第2張

五國攻秦結果是在這個羣雄角逐的複雜環境中產生,當時的五國攻打秦國是充分運用了外交和軍事手段兩者相互結合的戰略,這使得當時的戰略水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新的高度。五國攻秦結果是中原的各國合縱攻秦失敗了,重要一個原因是他們這些國家只顧着自己暫時的利益,因而不能建立相互之間牢固的聯合。但是相反的是,當時的秦國改革非常的徹底,而且國家富強,兵力強盛,他們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爲國家的後盾,再結合那些連橫的戰略,以致於可以獲得最後的勝利。特別是在“遠交近攻”的這一個戰略,它對最後五國攻秦勝利的結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國家實力作爲後盾支持的外交,是不可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勝利。

所以,在五國攻秦之後,秦國雖然獲得了勝利,但依然還是繼續努力增強自己的國力以及軍事實力,而且,在外交方面,秦國還是繼續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努力運用外交手段去統一各國。

秦惠文王和五國攻秦的故事

秦惠文王又稱秦惠王,他爲嬴姓,趙氏,名爲駟,他是秦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是戰國時期的秦國國君,他的執政時間是從公元前337年到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十九歲的時候就繼位了,因爲當時宗室很多仇怨,剛繼位的他面臨不穩定的局面,所以他當時不得已誅殺了衛鞅,以此穩定政局。  

五國攻秦跟公孫衍有什麼關係 五國攻秦結果是什麼 第3張

在秦惠文王當政的期間,當時政局很是動盪,五國攻秦,又面臨義渠的騷擾。所以秦惠文王當時北掃那時的義渠,向西去平定巴蜀,向東出征函谷,向南定商於,這些爲秦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十分堅實的基礎。

秦惠文王在鞏固了一定的權力以後,他繼承了孝公的遺志,向東進攻魏國。此時秦國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其他五國,這五國怎麼會容忍秦國的強大,他們一起合謀,準備共同出擊,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五國攻秦。秦國有許多的能人之士,有智謀的人才,有軍事才能的人才,再加上秦惠文王自己本身具有的治國之才,他大敗五國,將他們的聯合瓦解,成功阻止了五國攻秦的陰謀。

秦惠文王不單在軍事上取得勝利,還擴大了自己的疆域,而且針對五國攻秦,他採用了謀相張儀的連橫策略,實行對五國的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所以後來打退了五國的進攻,還取得了政治上的外交勝利。這些都爲秦王贏政去掃滅六國,統一中國創造了很有利的條件。

揭祕五國攻秦贏了嗎

五國攻秦贏了嗎?其實並沒有。五國攻秦前幾次進攻聯軍獲得了一些勝利,但是並沒有嚴重的削弱了秦軍的實力,同時也並沒有可以遏制秦國擴張的勢頭。  

五國攻秦跟公孫衍有什麼關係 五國攻秦結果是什麼 第4張

五國攻秦,楚國和燕國,韓國和趙國,還有魏國,這五國在一次次的戰役中,他們不斷損失自己的兵力,土地。雖然期間,有些局部小的勝利,但是秦國的離間之術,也是使他們註定失敗的結果。

五國攻秦贏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特別是在函谷關一戰中,秦國利用強大的軍事實力,大破五國,將他們離間開,同時削弱他們的軍事實力。戰國時期的最後一次諸侯合縱攻秦的戰役,五國的謀略領帥龐暖,他雖然富於智謀,而且善於施展縱橫之術,但是畢竟實力相差太大,而且當時的五國心沒有往一處想,勁沒有往一處使,所以他們的失敗是註定的,所以五國最終無功而返。

此後,五國就更加無法去抵禦秦國對他們的兼併。五國攻秦最終的失敗就是秦國沒有衰弱,反而在後來秦國最終統一了六國,還建立秦朝。

所以,總而言之,五國攻秦並沒有贏,而且輸的很慘。因爲他們五國土地很多被秦國所佔領了,而且五國的軍隊的人數被大大減少,兵力損失較爲嚴重。他們五國有些也被秦國利用,其實爲秦國打敗他們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也與秦國後來的勝利,統一天下都是存有聯繫的。

揭祕五國攻秦縱約長是誰

五國攻秦縱約長是誰呢?第一次五國攻秦縱約長是公孫衍,他不僅是說服了義渠去攻打秦國的腹背,而且當時他還組織了五個國家一起抗秦,但是因爲楚和燕暫時受秦的威脅不太大,故他們兩個國家的態度消極,並沒有行動,只是觀戰。當時真正出兵的僅僅是魏趙韓三個國家。所以第一次攻秦的計劃失敗。  

五國攻秦跟公孫衍有什麼關係 五國攻秦結果是什麼 第5張

第二次五國攻秦縱約長是楚王,他帶領五國共同圍剿秦國。

第三次五國攻秦縱約長是蘇秦,他和趙國丞相——李兌,一起出面,組織五國去合縱攻秦。當時的齊國和趙國,魏國和韓國,以及燕國這五國一起聯軍去攻秦。但是五國其實都有各自的算盤,目的不同,進攻到了滎陽和成皋,各國都互相觀望,遲遲不肯發動第一攻擊。這一次的五國攻秦以秦國歸還土地作爲代價而化解了這次戰爭。

在公元前247年,也就是第四次五國攻秦,這次的縱約長是魏國的信陵君,他指揮五國有謀略的進行攻秦,這一次五國在河外,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的西部地區,五國獲得了勝利。

第五次的五國攻秦是在公元前的241年,這次的縱約長是趙龐暖,他說服聯合了趙國、楚國、魏國、燕國、韓國五國的兵力去攻秦。

其實雖然五國攻秦縱約長他們這些努力最後都是失敗,但是也正是他們的這些才能,也促進了秦國逐漸的強大,纔可以使秦國在後來統一了六國,讓中國從原來的分崩離析到後來嬴政時期的大一統,這對中國的歷史是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國攻秦之戰揭祕

在戰國的中期,秦國、齊國兩強東西對峙,其中,所有的國家中秦軍的實力是最強的。當時的秦朝已經完全佔據了關中,而且控制了關中的左中原的一些戰略走廊。此時的秦國可謂是進可攻,退亦可守。所以各國十分的不安,於是開始策劃合縱聯合以制秦,發動了五國攻秦之戰。  

五國攻秦跟公孫衍有什麼關係 五國攻秦結果是什麼 第6張

秦爲了破壞五國攻秦之戰的聯合,所以派能人去各國進行遊說,拉攏各個國家去實行“連橫”的策略。當時的外交和作戰的手段是相互結合的,一般是普遍被各國所採用的。另一方面,由於各國的利害關係是不相同的,所以五國攻秦之戰的各種聯盟是無法持久的。

五國攻秦之戰是在公元前241年的,趙國、楚國、魏國、韓國、燕國這五國,他們共推楚考烈王成爲五國的縱約長,春申君作爲聯軍的主帥,五國一起攻打秦國。當五國聯軍攻打到了函谷關的時候,秦軍發動出擊,將諸侯的聯軍節節敗退。所以當時的聯軍轉而向進攻秦國的盟國——齊國發動了攻擊,還奪取了當時的饒安。

函谷關之戰是在戰國時期的最後一次五國攻秦之戰的戰役,儘管龐暖的足智多謀,而且善於利用縱橫之術,想憑藉五國共同的實力去消滅秦國,但最終還是失敗,五國無功而返。從此以後,六國更加無法去抵禦秦國對於他們的兼併,秦國最終憑藉自己的實力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