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大秦帝國風雨飄搖的時候,老秦人爲什麼在一旁袖手旁觀?

在大秦帝國風雨飄搖的時候,老秦人爲什麼在一旁袖手旁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老秦人,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老秦人的意思是指血統比較純正的養馬時期的秦人的後代,之所以會叫老秦是因爲秦國尚武,國土一處在擴張之中,老秦原本是秦國原本土地上的人一種自稱,是一種頗具有自豪意味的稱呼。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秦國老秦人和君王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信任無間,秦國將要亡國的時候老秦人和君王.大臣團結一致,奮起反擊,最終保住了秦國。秦孝公時期是這樣,但到了秦始皇嬴政就不同了,秦國君王和本土老秦人已經貌合神離。

這要推到秦始皇的曾祖父那輩也就是昭襄王。昭襄王長壽,七十六歲駕崩,在位五十六年。因爲他的壽命太長,在他六十歲的時候,他的長子也就是第一任太子興國君死了。在大秦六百餘年的歷史中,秦楚聯姻十九代,楚系外戚一直影響着大秦政局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是楚國公主,她做爲楚系外戚的領軍人物,長期把持着大秦權柄。

在大秦帝國風雨飄搖的時候,老秦人爲什麼在一旁袖手旁觀?

昭襄王四十二年,宣太后病死,昭襄王才抓住機會把楚系外戚趕出了朝堂,但他依舊沒有擺脫噩夢,因爲在宣太后的安排下,儲君候選人安國君迎娶了宣太后的侄孫女,也就是華陽夫人。秦楚聯姻因此延續到了第二十代。如果立安國君爲儲,楚系外戚勢必重新崛起,昭襄王的噩夢還將延續,這就是昭襄王遲遲不願立安國君爲儲的重要原因。

興國君死後,誰來繼任太子,成爲昭襄王的心病,隨之爆發了一場震撼千古的大風暴。興國君死了,要重新立太子,按照順序,就應該是昭襄王的嫡次子安國君。可惜的是,安國君身體不好,另外尤其讓人頭痛的是,太子妃華陽夫人沒有子女,安國君沒有嫡子,庶出兒子倒是有二十多個,但沒有特別出色的,這樣一來,如果立安國君爲太子,假如他再次死在昭襄王前面怎麼辦?就算他熬過來了,做了大王,他的繼承人怎麼辦?二十多個庶子都有做太子的機會,鬥爭不可避免。

昭襄王猶豫了,就把這事拖了下來。爲了大秦的國運,他不但要考慮兒子一代,還要考慮孫子一代。這時候,一個出色的人選進入了昭襄王的視線,那就是已故太子興國君的嫡長子公子弘。公子弘是昭襄王的嫡長孫,本人善武,勇猛,敦厚,十三歲上戰場,功勳卓著,而他的軍方背景異常恐怖,實力非常強悍。公子弘的母親,也就是興國君的夫人,是大秦名將司馬錯的女兒。

秦國有三大功勳卓著的統帥,司馬錯、白起和王翦,正好三代人。司馬錯最大的功績一是平蜀,二是取上庸。平蜀,在戰略上建立了攻打楚國的絕對優勢;取上庸,則爲秦軍攻打楚國腹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是在此基礎上,白起贏得了鄢郢(yan/ying)之戰的勝利,就此把楚國打得一蹶不振公子弘的正妻,則是武安君白起的女兒。司馬錯、白起先後出任秦國上將軍,大秦軍方將領幾乎清一色出自他們的帳下,由此可見公子弘在軍方的雄厚實力。

在大秦帝國風雨飄搖的時候,老秦人爲什麼在一旁袖手旁觀? 第2張

本來這些都是昭襄王爲太子興國君繼位做準備的,誰知天有不測風雲,興國君死在了他前面,而預留給興國君的這些力量就被嫡長孫公子弘繼承了。公子弘顯然是做大王的較好人選,但他是孫子輩,現在就立他爲太子,於法於理俱不合適。另外,更重要的是,昭襄王遇到了來自朝中以文臣爲主的關東系士卿們的極力反對。

大秦國自孝公用商鞅變法以來,就一直堅持“以法治國,以法強國”的國策,這個國策一直延續至今,這也是大秦崛起於西方,傲視關東羣雄的重要原因。自孝公開始,大秦就以老秦武人打天下,用關東士卿治王國,所以老秦武人與關東士卿的矛盾非常激烈。可以想象,假如公子弘做了大王,老秦武人還能讓關東士卿掌控大權?還能讓一幫賣嘴皮子的對他們指手畫腳、呼來喝去?但大秦沒有了這些關東士卿,大秦的國策還能按照“以法治國”的道路走下去?昭襄王猶豫不定,不知道怎麼辦纔好,於是一直拖。

假如他先死了,那自然把王位傳給安國君,假如安國君先死了,那就只能讓公子弘繼位了。昭襄王遲遲不立儲君。安國君知道自己的分量,謹守本分。公子弘無意儲君之位,根本沒有爭取的意思,但是,以白起、司馬梗爲首的老秦武人和以相國範睢爲首的關東士卿們卻因此展開了廝殺。當時長平大戰剛剛結束,白起要乘勢殺進邯鄲,範睢卻說服了昭襄王,沒有同意,撤兵了。白起勃然大怒,和範睢徹底撕破臉,發誓要把範睢趕出咸陽。

在大秦帝國風雨飄搖的時候,老秦人爲什麼在一旁袖手旁觀? 第3張

不久,昭襄王下令,發動邯鄲大戰。白起卻不同意了,認爲已經錯過最佳機會,拒絕到前線指揮作戰。秦軍攻擊不利,連換兩位統帥,毫無進展。悲劇發生了,大秦國曆史上最大一場風暴終於爆發,大秦的君王和大秦的軍隊統帥反目成仇,昭襄王殺死了白起。白起一死,前線將士士氣低落,在趙魏楚三國聯軍的反擊下,兵敗如山倒。

昭襄王出離的憤怒,認爲老秦武人背叛了他,罷免了國尉司馬梗,殺死了爲白起鳴冤的司馬靳,將郿城“孟西白”和夏陽司馬氏的本族子弟、親信武將全部趕出了軍隊。公子弘爆發了,他無力指責自己的祖父,他報復的對象只能是相國範睢和關東士卿,但公子弘是一個純粹的武人,他鬥不過關東士卿的陰謀詭計,最終掉進了範睢的陷阱,犯下了謀反大罪,依律當斬,受到牽連的白氏和司馬氏也將遭到血洗。

老秦武人憤怒了,滿腔怨氣終於不可遏制地爆發了,藍田大營裏數十萬秦軍將士發出了誅殺國賊的震天怒吼,範睢和關東士卿們害怕了,昭襄王終於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彌天大錯。他罷免了範睢,驅逐了部分關東士卿,同時也流放了公子弘,禁錮了白氏和司馬氏,從此秦國君王和本土老秦人的間隙就這樣產生 了。

在大秦帝國風雨飄搖的時候,老秦人爲什麼在一旁袖手旁觀? 第4張

秦王嬴政即位後,秦王政在位十三年間,先有成蛟兵變,後有嫪毐之亂,殺了一大批老秦人將領,此後任用以蒙恬爲首的關東系將領統帥軍隊,因此老秦人和君王間親密無間一去不返,彼此猜忌。大秦統一六國,朝堂上基本沒什麼老秦人的將領和文臣了,楚系把持朝政,關東系將領統帥軍隊。在大秦帝國風雨飄搖的時候,老秦人冷眼旁觀不予援手,以至於大秦帝國最終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