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風雨飄搖之際,李存勖選擇稱帝的原因是什麼?

在風雨飄搖之際,李存勖選擇稱帝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風雨飄搖之際,李存勖選擇稱帝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圍剿鎮州叛亂取得勝利後不久,李存勖就稱帝了。

當時的李存勖統治多大一塊地盤?滿打滿算,也就河北、山西兩個省罷了。

而且山西東南部的潞州地區,因爲李繼韜投靠樑朝,所以在李存勖稱帝前就丟失了;河北魏博的西南部地區,也在李存勖稱帝前幾個月,就被樑軍趁李存勖忙於圍剿鎮州叛亂而奪走了;河北幽州北部地區平州,也被契丹人支持的盧文進佔據着。

這樣算下來,你說李存勖才佔據着多大一塊地方啊?

如果李存勖隨後失敗了,人們說起李存勖稱帝,估計怎麼看,也就像是一個鬧劇。因爲就這點實力,也敢稱帝,這純粹就是臨死想過把皇帝的癮。

但是李存勖隨後勝利了,所以人們說起李存勖稱帝,也不覺得有什麼荒唐之處了。

李存勖之所以能稱帝,大約是因爲李存勖一系的局勢,當時太過危急,單純地看,契丹崛起就足以讓李存勖一系看不到任何出路。

在這種背景下,李存勖一系自然傾向於實現更緊密的團結協作。而實現更緊密團結協作的重要方法,就是授予首席大佬更多的權力。

雖然說,授予首席大佬更多的權力(擁戴他稱帝),會引起太多人的反對,因爲這會威脅到他們獨立的權力,但是最多數的人顯然會理解、支持人們這樣做。

在過去的兩三年時間裏,李存勖一系已做得夠好了,但是結果呢?好像局勢依然是越來越惡劣。

比如,在此前李存勖一系幾乎有如神助,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漸漸統一了山西、河北,但是結果呢?河北魏博西南部又丟失了,山西東南部的潞州又丟失了,這樣發展下去,會是什麼結果,誰知道呢?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難免會認爲,只有通過授予李存勖更大的權力,纔有可能讓集團爆發更大的力量。總的來說,李存勖並沒有負衆望,他稱帝后幾個月,就在看似絕不可能取得勝利的背景下,一舉攻克汴梁,統一了北方。

當時人們對李存勖有多不看好,從一件事,我們大約就可以知道,那就是在李存勖稱帝前夕,李繼韜帶着潞州投降了樑朝。

在風雨飄搖之際,李存勖選擇稱帝的原因是什麼?

李繼韜爲什麼會做出這種選擇呢?主要原因自然是他因爲想割據潞州,但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也是因爲他並不看好李存勖。

關鍵是,他手下的小弟,也大都不看好李存勖;所以他振臂一呼,就帶着大家都投降樑朝了。

問題是,就在李繼韜帶着潞州投降樑朝後幾個月,李存勖就一舉滅了樑朝。面對此情此景,李繼韜當時有多尷尬,我們可以想象。

當時的李繼韜,就好像手握一支好好的股票,卻因爲種種原因換了一支頓時跌破底的股票。人生還有比這更悲哀的事嗎?顯然是有的,因爲股市裏漲漲跌跌,那纔多大點事啊?最多自己跳樓,頂到天上了吧!李繼韜當時,可不是他自己一死能了賬的。

李繼韜在投降樑朝時,把自己兩個年幼的兒子送到樑朝當人質。後來,李存勖看着李繼韜這兩個年幼的兒子說,你們這麼小,就能協助你老爸造反,這長大了,還了得?於是這兩個年幼的兒子也因此死了。

二子齠年質於汴,莊宗收城得之,撫其背曰:“爾幼如是,猶如能佐父造反,長復何爲!”至是亦誅。

李繼韜雖然在當時也算個人物,但是放到歷史長河中,實在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

許多年以後,李繼韜之所以經常被人們像軍閥甲、軍閥乙一樣的經常提到,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有一個親信小弟,後來絕對稱得上正果非凡。所以人們在說他那個親信小弟時,難免會順便地提到他的名字。

李繼韜的那個親信小弟,名字叫郭威。

當然了,當時的郭威還是一個標準的小人物。只是那一年,郭威幹了一件可能影響他一生的事;因爲年輕氣盛,爲了屁大點事,郭威當街把一個與他鬥氣的老百姓捅死了。人命關天,這可是大事!

如果當時沒有李繼韜罩着,郭威的歷史恐怕就此定格,並且註定會無聲無息地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

因爲郭威是李繼韜的親信小弟,所以在李繼韜的包庇下,這種當街殺人的惡性事件,就稀裏糊塗地結束了。

當然了,因爲當時郭威的級別還非常低,所以他雖然是李繼韜的親信,但隨後並沒有因爲李繼韜受到誅連,換了一個大哥繼續混。而後來呢,郭威就是大周的皇帝。

在風雨飄搖之際,李存勖選擇稱帝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在那種風雲突變的時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判斷,所以在李存勖稱帝后不久,樑朝的康延孝選擇了投降李存勖,並且把樑國戰略計劃透露給李存勖,然後協助李存勖制訂了一套極爲冒險,卻擁有極高可行性的軍事計劃。而李存勖就是按這種軍事計劃指導,破釜沉舟一戰滅了樑朝。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李存勖破釜沉舟狂賭一把的結果,就是輸得什麼也不剩了,康延孝肯定也會尷尬得無地自容。

總的來說,如果不知道後來的歷史,單看此時的樑、晉(後唐)爭霸,恐怕誰也不會知道,這場持續十多年的樑晉爭霸戰,幾個月後就要結束了,而且還是以好像開始走下坡路的李存勖勝利結束。

北方的契丹崛起,幾乎成爲李存勖不可言說的痛;魏博西南部剛丟失不久;潞州又丟了。

在這種背景下,李存勖還怎麼與樑朝全力相爭呢?

李存勖稱帝前夕,先讓樑軍奪回魏博西南部地區,隨後又丟了潞州這種戰略要地,簡單的看,這就是雪上加霜,敗局難以挽回了。問題是,最後李存勖可以一戰滅樑朝,主要的契機就在這裏。

樑朝得到潞州、魏博西南部這種戰略要地後,讓自己的戰線無形中又拉長了幾百裏,更可怕的還在於,它讓樑軍戰略重心不可避免的向西移動了,關鍵是還移到了黃河以北。

在這種背景下,李存勖在絕境中孤注一擲狂賭,突然殺進樑朝腹心之地,樑軍主力只能眼睜睜看着,就是無法回援了。

說起李存勖後來失敗時,人們常常會強調一件事,那就是李存勖重用伶人。

其實呢,李存勖重用伶人,就不是統一北方後的事。事實上,李存勖在稱帝前,就一直在重用伶人。

按史書所說,李存勖稱帝前夕最重大的一次軍事失敗,就是他重用伶人的結果。

因爲據史書所說,樑軍可以收復魏博西南部廣闊地區,就是因爲當時坐鎮那裏的最高指揮官,是一個靠演戲受到李存勖喜歡、重用的戲子。

晉衛州刺史李存儒,本姓楊,名婆兒,以俳優得幸於晉王。頗有膂力,晉王賜姓名,以爲刺史;專事掊斂,防城卒皆徵月課縱歸。八月,莊宅使段凝與步軍都指揮使張朗引兵夜渡河襲之,詰旦登誠,執存儒,遂克衛州。

雖然說,晉軍丟失魏博西南部廣闊的地區,主要原因是晉軍主力一直在鎮州戰場,南線兵力薄弱。但是史書在這裏說到這件事,顯然一直在強調,當時的李存勖重用一個伶人。

總而言之,一個戲子得到李存勖重用,於是坐鎮魏博西南部地區,把那裏折騰得烏煙瘴氣,最後讓樑軍抓住機會,一舉收復了魏博西南的廣闊地區。

魏博西南部地區的戰略價值有多高,我們擱靠其後;這裏首先是晉軍軍事物資的彙集地,所以晉軍喪失這裏後,軍事物資儲備就損失了三分之一。

戴思遠又與凝攻陷淇門、共城、新鄉,於是澶州之西,相州之南,皆爲樑有;晉人失軍儲三之一,樑軍復振。

這也真是因爲李存勖後來勝利了,否則說到李存勖胡折騰時,這一個例子,恐怕就足夠了。

在滅亡樑朝前,李存勖手下的伶人勢力有多大?我們再通過一件事就更可以知道。

李存勖有個非常喜歡的伶人,在此前的戰爭中被樑軍俘虜了。李存勖攻克汴梁後,這個伶人見到李存勖,開口就是希望李存勖破格任命兩個照顧過他的樑國伶人當刺使。

其戰於胡柳也,嬖伶周匝爲樑人所得。其後滅樑入汴,周匝謁於馬前,莊宗得之喜甚,賜以金帛,勞其良苦。周匝對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陳俊、內園栽接使讎德源之力也。願乞二州以報此兩人。”莊宗皆許以爲刺史。

開始,李存勖想做出相關任命,他手下人都急了,因爲這叫什麼事啊?您寵愛的戲子一句話,就可以讓兩個樑國的伶人直接成爲刺使;這種事傳出去,你確定樑國人,不會認爲您腦袋讓驢踢過?

關鍵是,廣大將士浴血奮戰,有幾個人能得到這種高級職務?兩個樑國的伶人,就因爲照顧過您寵愛的戲子,就得到了這種高級職務,您確定手下的將士不會寒心?

郭崇韜諫曰:“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於一人,而先以伶人爲刺史,恐失天下心。

李存勖一想,也真是這麼回事,所以中止了這項人事任命,但是等局勢稍微穩定,李存勖還是讓那兩個樑國伶人當了刺史。

因格其命,逾年,而伶 人屢以爲言,莊宗謂崇韜曰:“吾已許周匝矣,使吾慚見此三人。公言雖正,然 當爲我屈意行之。”卒以俊爲景州刺史、德源爲憲州刺史。

這個事實本身就證明,在滅亡樑朝之前,伶人在李存勖一系就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否則,刺使這種高級官員的人事任命,一個伶人怎麼敢隨便作出建議,關鍵是這種看似荒唐的建議,怎麼會被李存勖接受呢?

這也真是因爲李存勖後來勝利了,否則,說到李存勖胡折騰時,此時就能找到一大堆證據。因爲李存勖重用伶人,那就是他一慣的表現,絕不是統一北方纔開始的。

至於說李存勖重用宦官,那更不用說了,李存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宦官張承業支持下實現的。

更主要的是,在張承業之外,當時還有一個位高權重的宦官叫李紹宏。

李紹宏本姓馬,李紹宏這個名字是李存勖賜給的。李紹宏的職務是中門使,李紹宏之後的中門使是郭崇韜;中門使大約相當於中央政府的祕書長吧。

中門使這種職務有多牛,我們只要知道兩件事就可以了。

第一件事:與李紹宏共爲中門使的人是孟知祥,孟知祥是後來前蜀的開國皇帝;孟知祥之後的中門使是郭崇韜,郭崇韜是一直可以和李存勖分庭抗禮的人。

第二件事:郭崇韜成爲中門使後,就開始和李存勖分庭抗禮了,有一次郭崇韜硬生生地否定了李存勖的意見,李存勖氣得讓馮道起草詔書說,我身爲晉王,如果啥事也不能作主,你們就另推一個晉王吧!

晉王歸晉陽,以巡官馮道爲掌書記。中門使郭崇韜以諸將陪食者衆,請省其數。王怒曰:“孤爲效死者設食,亦不得專,可令軍中別擇河北帥,孤自歸太原!”

而在郭崇韜之前,中門使這種重要的職務,就是由一個叫李紹宏的宦官擔任。

紹宏,宦者也,本姓馬,晉王賜姓名,使與知嵐州事孟知祥俱爲中門使;知祥又薦教練使雁門郭崇韜能治劇,王以爲中門副使。

至於說到後宮干政,劉太后在李克用活着的時候,就是一直在參與軍國大事,李存勖上位後,就更不用說了;因爲他就是在劉太后鼎力支持下控制局勢的。

後來李存勖讓自己的生母、老婆一塊參政,無非是這種軍政格局的延續罷了,並沒有什麼奇怪的。總的來說,李存勖成也宮廷力量,敗也宮廷力量。

時皇太后行誥命,皇后劉氏行教命,互遣使人宣達籓後,紊亂之弊,人不敢言。

如果隨後的樑晉大決戰,李存勖被打敗了。我們回看李存勖此時的所作所爲,就可以找出一大堆他必然失敗的理由和原因。

問題是李存勖勝利了。所以,人們有意無意地模糊了這一切,或是把相關的行爲挪到了後面。

晉軍因爲樑軍奪取魏博西南部,損失了太多的軍事物資。所以李存勖就讓官員催逼魏博地區的欠稅。主管官員就問李存勖,你什麼時候能奪取中原?李存勖說,你先把你的本職幹好就可以了,管我什麼時候能奪取中原?主管官員就說,我怕你這樣折騰下去,中原沒有奪取,最後把河北也丟掉了。你這樣催逼河北老百姓的賦稅,如果他們在關鍵時候倒向了敵人,怎麼辦?

此時的李存勖,簡單的看,似乎是看不到出路的。

北邊越來越強大的契丹在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奪走幽州;南部樑朝又大舉反攻,奪回了山西東南部、河北西南部。關鍵是,物資缺乏,又不能催逼下面的官員強徵賦稅。這樣發展下去,這好像是一個死局。

現在的李存勖,大約只能把自己集團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起來,速戰速決的與樑朝對賭。這樣對賭,雖然未必一定會勝利,但它似乎是李存勖的唯一機會。只要下面的大佬普遍認同這個事實,自然會傾向於支持李存勖稱帝。

當然了,李存勖也不負衆望,他在稱帝后僅僅幾個月,就一舉滅亡了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