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比肩“揚州八怪”的世外高人 :金陵八家

比肩“揚州八怪”的世外高人 :金陵八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起“揚州八怪”,常人都知道是清代活躍於揚州的一批畫家,而在清朝的江南一帶,還有另一批能夠與之比肩的畫家,這就是“金陵八家”。“金陵八家”這個名字或許對多數人而言都是陌生的,然而他們在繪畫上的造詣卻並不輸於“揚州八怪”。與揚州八怪一樣,他們的畫風,遊離於當時的正統畫風之外,以師法五代北方畫風與南宋宮體畫風爲主,各自形成一套特點鮮明的畫風。

關於金陵八家的最早記載,見於方文《題樊會公小像》“繪事江東有八家”,“樊會公”即金陵八家的樊圻,“江東有八家”即金陵八家,但此處未提及另外七人姓名。

另外七家,歷來說法不一:《上元縣誌》中將陳卓、吳宏、樊圻、鄒喆、蔡澤、武丹、高岑、李又李並列爲金陵八家;《國朝畫徵錄》中將龔賢、樊圻、鄒喆、吳宏、高岑、葉欣、胡造、謝蓀並列爲金陵八家;《上江兩縣誌》中將陳卓、樊圻、鄒喆、吳宏、高岑、葉欣、胡造、武丹並列爲金陵八家。雖然八家的構成存在爭議,但是三份文獻均將八家提名出處指向周亮工。

字中立,號晚純癡老人。北京人,長住南京。他擅長畫青綠山水,喜作青綠設色,兼工花鳥、人物。其山水畫工細鎮密,構圖嚴謹,筆法細緻入微,設色清麗淡雅,令人心曠神怡。花鳥畫設色豔麗。在清代秦祖永的《桐蔭論畫》是記載:"陳中立卓,筆墨工細,花草、人物、均極擅長,見一絹本毫尖上,細千丘萬壑,具有宋人精密,惜無元人靈秀,其病與劉叔憲同,如能於毫尖上,細心領取,何難與古人後先標映,並垂永久。"

比肩“揚州八怪”的世外高人 :金陵八家

字半千,又字野遺,號柴丈人,半畝,江蘇崑山人。他早年遭遇明末戰亂,在外漂泊流離,晚年隱居南京清涼山,賣畫課徒,生活清苦。其山水師法董源、二米、吳鎮、沈周,但並不一味摹古,而是注重寫生,從大自然中吸取營養。山水多取材南京一帶風光,其丘壑佈置追求奇而安的境界,真實而又不一般化。

字遠度,號竹史、西江外史,生於江西金溪,後移居南京。畫作大多取材於自然景物及仰慕的桃花源仙境,構圖疏密相間,氣勢雄闊。畫風粗放,渾融無際,任憑想象,景色細緻蒼鬱,充滿了生活氣息。偶作竹石,亦有水墨淋漓之致。

比肩“揚州八怪”的世外高人 :金陵八家 第2張

字會公、洽公,江寧人,以山水創作爲主,間作花卉、人物。他的山水作品一般也有兩路風格,一是帶有青綠山水意思的細路,還有就是水墨山水粗簡的一路,他的作品到處洋溢着自然之“風韻”。

比肩“揚州八怪”的世外高人 :金陵八家 第3張

字方魯,江蘇吳縣人。自幼隨父親客遊金陵,他的畫宗其父,山水工穩而有古氣,富簡淡清逸的情趣。兼長水墨花卉,勾勒敷彩渲染有元人王淵的體格。

字蔚生,浙江杭州人,居江寧。繪畫初學七處和尚,以平實工穩爲本,及至中年以後,崇尚寫意,追求性靈與境界,其畫漸至神采飛揚,晚年則愈發天馬行空,一意孤行,其實這正是從必然步入自由的進程與歸宿。善山水及水墨花卉,寫意入神。山水有粗、細兩種面貌,粗筆近沈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