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慶曆新政的起因:西夏崛起使得宋朝壓力日益加劇

慶曆新政的起因:西夏崛起使得宋朝壓力日益加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銀川),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次年,爲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北宋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三川口之戰),集兵於延州城下,準備攻城。消息傳至京師,朝野震驚。康定二年(1041年),元昊進兵渭州(今甘肅平涼),韓琦派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擊,於好水川遇伏被圍,任福等十六名將領陣亡,折兵萬餘(好水川之戰)。慶曆二年(1042年)閏九月,元昊分兵兩路,再次大舉攻宋。進抵定川寨,宋夏會戰,宋軍大敗,葛懷敏與部將等16人戰死,喪師9400餘人(定川寨之戰)。元昊獲勝後,揮師南下,進逼潘原,關中震動。澶淵之盟後一直相安無事的契丹也於1042年遣使求關南之地,並且“聚兵幽燕,聲言南下” 。最終宋仁宗遣富弼爲使,“歲增銀、絹各十萬匹、兩” 才得以解決。

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震動了宋廷,根據推論三,多年沉悶的政治空氣開始變得活躍起來。歐陽修上書要求改革吏治,尹洙在上書中指出“因循不改,弊壞日甚”。宋仁宗在改革呼聲的推動下,“遂欲更天下弊事”。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總算開始行動了。

慶曆新政的起因:西夏崛起使得宋朝壓力日益加劇

仁宗慶曆年間,農民起義和兵變在各地相繼爆發,正如歐陽修所說 “一年多於一年,一夥強於一夥”。

范仲淹的改革是在北宋初的小康局面已經逆轉惡化的時期中產生的。其時, 冗官、冗兵、冗費嚴重, 貧弱局面已經形成,統治危機日趨惡化。仁宗即位元年,土地兼併現象更加嚴重,農民大量逃亡, 階級矛盾尖銳, 農民起義不斷爆發,“一年多如一年, 一夥強如一夥”。 甚至京畿開封府所屬各縣, 也有盜寇出沒。當時, 已有一些官員感到危機的嚴重, 富弼就曾說: “ 自此以往, 只憂轉熾, 若不早爲提備, 事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