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源義朝平清盛 源義朝怎麼讀

源義朝平清盛 源義朝怎麼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源義朝(1123年—1160年2月11日),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將,東國武士集團首領。

  生平簡介

源氏之子

河內源氏爲清和源氏的一支,因驍勇善戰而輩出人傑,到義朝的曾祖父源義家的時代,河內源氏已經掌握了全國最大的軍事力量,可是義家卻在某日收到朝廷“處死你行爲不端的兒子義親”的敕令。義家因憂鬱至死而避免了父子相殘的悲劇,而此時伊勢平氏的首領平正盛卻藉機殺死了義親——這一事件後來成爲令平家飛黃騰達、源氏一落千丈的起點。

源義朝平清盛 源義朝怎麼讀

義家死後,河內源氏爲奪取繼承權掀起內鬥,在一段長時間的互相屠戮之後,族內人才凋零,最終首領的位置落入義朝的父親源爲義手中。此時正值白河院政時期,法皇厭惡源氏曾追隨藤原攝關家、且爲義自己與族人多有暴行,故而更重用平家,繼承首領後的爲義與上一代首領相比官位連降六等,而同齡的平忠盛卻連升三等,最終定格了源氏比平家低下七等的官位差。自感前途無望的爲義決定離開法皇繼續追隨祖上侍奉的藤原攝關家,可是在這之前,他已娶了法皇近臣藤原忠清的女兒爲正妻,並生下了長子義朝。對於這時的爲義而言,這樣的孩子想必是會被攝關家厭惡、並且可能妨礙源氏前途的存在吧。

通常人們將義朝看作爲義的嫡子,但近年的研究認爲義朝應該並非嫡子,更具體的說法是義朝應是在幼年時期就已被廢嫡,原因很有可能是義朝的外公藤原忠清(院政派)與爲義的主人藤原忠實(攝關家)的不睦。在京仕官之人習慣將嫡子留在身邊養育、接受官職,而爲義將年幼的長子義朝安排去往東國,並且後來在他沒有任官的情況下,更小的弟弟們卻在京城接二連三地任官。至此,義朝不再是嫡子,並且自幼被父親刻意疏遠的脈絡已清晰可見

父子成仇

久壽2年(1155年),義賢將本據設置在上野國,而後逐步向下野國推進,與在常陸國設置本據的義廣聯手,在短時間內佔據了北關東大部分領土,並藉此向武藏國出手,迎娶武藏國最大的武士團領袖秩父重隆之女爲妻,通過密談等方式將義朝麾下的武藏國將領畠山重忠和長井斉藤別當実盛等人收爲己用,在武藏國建築起大藏館,並將此處當做新本據。

此時,代替身在京城的義朝鎮守東國領地的是其長子源義平(當時15歲,監護人爲三浦義澄,乳母爲重隆的後母、與重隆爲敵),也就是後來被稱作“鎌倉惡源太”的少年猛將,兩位叔父的無度之行嚴重地激怒了他。8月16日夜,義平率兵急襲大藏館,殺死義賢與重隆,史稱“大藏合戰”。這場戰鬥的結果是,在關東,除了義朝、義平父子之外的競爭勢力被一掃而光,其統治地位穩如磐石。

這場戰爭不只是義平和義賢之間的爭鬥,它的戰後處理後來成爲鳥羽院與攝關家政治鬥爭的體現,因此被稱作保元之亂的前哨戰。事實上,義平不奏請朝廷而擅自發起戰爭的行爲是違法的,但他卻沒有受到任何處分,這是時任武藏國司的院方重臣藤原信賴縱容的結果:當時義賢的四弟賴賢想要爲兄報仇,奏請攻入院方領地斬殺義平,這個請求卻因爲義朝向信賴的求助而被暫時擱置。也正是從這一刻起,義朝與信賴之間開始有了合作關係。

後來,鳥羽院不僅對賴賢的復仇申請置之不理,反而轉頭對義朝下達敕令“殺掉賴賢”,並以爲義八子爲朝在京外胡鬧爲理由,強迫爲義隱居並讓位義朝。鳥羽院的敕令使源氏全族皆爲之震驚,原來爲義早已被院方視爲眼中釘、肉中刺,除了追隨攝關家拼死一戰之外已別無出頭之法。綜上所述,爲義與義朝之間不僅因義賢之死走向徹底決裂,而且因雙方背後勢力的劍拔弩張而註定會站在同一個戰場上互相廝殺。

保元之亂

保元元年(1156年)7月,保元之亂爆發,成爲源氏首領的義朝遵循了鳥羽院的遺言,率領東國武士團跟隨後白河天皇。另一方面,被強迫隱居的父親爲義因爲不再是源氏首領,只能調動少量兵力,但是他帶着以老四賴賢、老八爲朝爲首的六個引以爲傲的兒子跟隨藤原賴長(此時攝關家也已一分爲二分立兩側)支持崇德上皇。

戰至中途召開軍議,義朝主張先發制人實行奇襲,並要求重臣信西與關白藤原忠通迅速做出決斷。在得到展開攻擊的命令後,他進一步要求燒討白河殿(在不講究戰術的當時看來是十分不可思議的軍事要求),均得到了後白河天皇的允許。義朝進軍的路線是三路部隊中唯一一路正面行軍的,最爲危險但也最爲直接,因奇襲燒討等戰術取得先手,義朝隊很快便佔據上風,最終取得了勝利並立下了大功。

平治之亂

平治之亂爆發的原因,實際上是後白河院政派與二條天皇親政派對立的結果,兩派之中均有反對信西之人,藤原信賴(院政派)與藤原宗經、藤原惟方(親政派)結盟,開始發動對信西的討伐。平治元年12月9日(1160年1月19日),義朝與源光保、源季實、源重成等人與藤原信賴匯合,以信西爲目標襲擊三條殿。

12月27日,京中決戰,事實上這場戰鬥還沒開始便已經註定結果了:義朝軍僅有八百騎,而清盛的全軍有三千騎之多。於義朝而言,因事出倉促、他的屬下東國武士並沒有集結前來,而揹他而去的人,從同族長輩源賴政、到討取信西的源光保父子,最後只有他自己孤軍奮戰……源氏軍隊因爲叛徒而失去後路,八百騎與對方三千騎激戰了整整一天,終於因爲體力不支而敗陣。後來,義朝在家臣山內首藤俊通、片桐景重的拼死保護下殺出一條血路脫離戰場。

源義朝平清盛 源義朝怎麼讀 第2張

  終點之後

戰後,義朝帶着他的三個孩子義平(19歲)、朝長(17歲)、賴朝(13歲)、以及一族的源義隆、平賀義信、源重成、還有心腹家臣鐮田正清、齋藤實盛、涉谷金王丸等一同向自己的勢力範圍東國行進。行至美濃青墓,天降大雪,爲避免被一網打盡,義朝開始安排各人分頭前行。此時突遭襲擊,混亂中,年幼的賴朝不知所蹤,義隆戰死,重成主動爲義朝斷後、代他赴死,因傷重而無法行走的朝長則以“與其落入敵人之手不如死在父親手上”爲由,讓義朝親手殺死自己。《平治物語》言道,那一日,義朝的淚水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一行人各自分別後,義朝身邊只餘正清一人,二人行至尾張,暫歇於正清的岳父長田忠致家中。長田父子均是源氏心腹之臣,但舊主恩義並不能比上平家重賞,故而忠致父子對源氏主從動了殺心。關於義朝之死,《平治物語》中的說法是:義朝在入浴的時候遭到偷襲,徒手放倒第一個人之後,被一左一右兩把刀刺入身體,這時他還感慨了一下:“如果有一把木刀就好了……”。《愚管抄》中的記錄則是:多遭背叛的義朝心思已十分敏銳,他發覺到長田父子的意向,但終究是不願死於叛徒之手,於是命令正清殺死自己,而正清對他無比忠誠,在將主人殺死之後也隨之自盡而亡。後來,二人的首級被送往京中。

 相關資料

史書記載

源義朝相關的記載較少,其生平蹤跡零碎地出現於史論書《愚管抄》、史實日記《兵範記》,以及戰時軍記《保元物語》《平治物語》中。這些史料最後被德川光圀整合入《大日本史》的人物列傳。

在軍記物語中形象複雜,總體而言是冷酷厲害的反派角色,但有時也會表露出相當溫柔的一面。《保元物語》中爲主人公之敵對,雖武力有所不及,軍略手腕卻更勝對方;看似與父兄不睦,最後卻多次爲他們求情。《平治物語》如是,縱遭衆叛親離,仍有英雄爲他捨生赴死,舊日恩義亦令他人感念;作者本人也一面批判他殺戮之行,一面又感慨他無愧爲名將。

不過軍記物語因其藝術的誇張與階級立場性,有許多脫離史實的創作,比如《保元物語》中爲體現政治的無情,曾濃墨重彩地描寫義朝被迫處死幾個年幼的弟弟的悲慘場面,但《愚管抄》裏並沒有處死小孩的記錄,且本書明顯站在同情崇德上皇一方的角度上進行創作,故一般認爲這個場景是虛構的。義朝的乳兄弟鐮田正清在書中的形象也被矮化許多,史實可見是一員勇將,卻被描繪成膽小之人。另外,在多年流傳中的過程中有隨着版本更新而新增的情節,比如古早版本的《平治物語》中,義朝雖偏愛賴朝,卻並未對朝長說出過分的話,而是隻有鼓勵和安慰過他;可後來的版本里多了一句“賴朝比你年紀小,可不像你這麼不中用”,海音寺潮五郎曾在其論文中以這句話爲例,指出後世添加的虛構情節會破壞人物的原有形象。

但因一級史料不足,同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的歷史形象均是構建在軍記物語的基礎上,所以仍有比較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