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當時是依據什麼來評選春秋五霸的呢?他們爲什麼能被選上?

當時是依據什麼來評選春秋五霸的呢?他們爲什麼能被選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春秋五霸嗎?本站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所謂的“春秋五霸”,聽起來就一股霸氣,當時是依據什麼來評選五霸呢?

當時是依據什麼來評選春秋五霸的呢?他們爲什麼能被選上?

關於“霸”

霸,在漢語語境中歷來都不是一個“好褒獎”。霸字的評判,往往以實力足以掌握局勢爲準,往往不含有道德推崇意味。換言之,霸主,雖然獲得實力認可,但其道德則被不置可否。這是先秦原儒激烈抨擊霸道政治路線的結果:

孔子雖然對齊桓公與管仲很推崇,但僅僅市在華夏文化對外層面推崇其保佑華夏之功,至於其在華夏文化之內的尊卑禮制層面,孔子雖未直接批評齊桓公,但孔子對晉國霸業的種種抨擊,足見孔子之態度。

孟子面對戰國局勢,則直接高舉三王之道的大旗,批評五霸亂序,把戰國亂局的出現直接歸咎於五霸所代表的霸道上。

荀子隆禮重法的路線,可謂戰國末期新居勢下,代表儒家提出的新王道方略,也是對簡單的霸道的批判。荀董二儒之後,漢儒禮法並用的思想與漢帝王霸雜用的思想契合,而後的漢唐宋明清,儒家的理想政治路線,由周公式的舊王道升級爲荀子式的新王道,霸道也便淪爲權宜之計,而非經緯大業。

霸道VS王道的政治路線之爭,體現在名號上,便是五霸VS三王的偶像之爭。

以儒士爲代表的先秦統一派,以王道嚮往着統一的藍圖

以策士爲代表的先秦割據派,以霸道捭闔着割據的時局

霸字與雄字,都是割據勢力的代言,“雄”稍不同處,在於其統一羣雄的可能性。在儒家看來,霸主,不如羣雄;羣雄,不如帝王。

當時是依據什麼來評選春秋五霸的呢?他們爲什麼能被選上? 第2張

關於“五”

五是中國文化中,與“三”字性質相仿的數字,其概數用法,遠超確數用法,古人常用“三五”來指代大概、也許等沒有確定數量的規模。

自春秋戰國語境之後,“五”經常被用來列舉一些禮儀性、抽象性、形式性的概念,比如"五行"、"五方"、“五臟”、“五帝”、“五色”,而且,這種種不同的“五X”,甚至還可以相互對應:

五行:木、火、金、水、土

五方:東、南、西、北、中

五色:青、赤、白、黑、黃

五季:春、夏、秋、冬、春夏之間

五味:酸、苦、辛、鹹、甘

五情:怒、喜、悲、恐、思

五帝:伏羲、炎帝、少昊、顓頊、黃帝

這種列舉方式,源自齊國方士&陰陽家,集成於鄒衍的五德終始說,此說在漢代,隨着儒家的兼容諸子和道家的形成兩大思想進程,而逐步融入儒道兩家的語境,五霸便是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產生的。

當時是依據什麼來評選春秋五霸的呢?他們爲什麼能被選上? 第3張

五霸七說及其列舉標準之我見

⒈“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史記》

《史記》的作者司馬父子,父談師承黃老之學(楊何、黃生)、子遷師承春秋公羊學(董仲舒、孔安國),父子二人的職位(太史公)還要求其掌握天文曆法知識(文史星曆)。漢初顯學,黃老、春秋,黃老是道家思想整合的開始(道家成形於郭象注老莊,先秦老莊若沒有郭象註疏融通,相異之處還是很多的),春秋學則是儒家容納諸子各家的開始,再加上星曆的專業背景,父子二人很容易採納五德終始說,進而依據五方位列舉出“五霸史記說”,也即今日通說之一。以五霸配五方:齊桓(東)、晉文(北)、秦穆(西)、楚莊(南)、宋襄(中)

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闔閭、勾踐”——《荀子·王霸》

《王霸》篇,是荀子對於王霸兩道的論述,在這一篇裏列出五霸,很有儒家色彩。齊桓晉文在儒家看來即是對外護佑華夏的大義盟主,也是以下犯上的始作俑者,儒家對二位霸主的態度其實很矛盾,敬仰其華夏盟主身份,卻又不滿其諸侯霸主身份;楚莊、闔閭、勾踐,三位周禮視角下的“南蠻”君主,老荀把這三位放在這裏,其中的春秋筆法不可不謂刁鑽:三君的陰謀訛詐本身,便是儒家黑霸道的一大槽點,再加上其“蠻夷”的身份,兩大槽點,立馬顯得三王的偉岸。

⒊“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白虎通義,是東漢古今文經學兩派在白虎觀的大規模論戰後,對一些經義紛爭的一次定論嘗試,是漢代儒家經學的《關於經文糾紛若干問題的決定》。這部文獻,使得讖緯學正式加入儒家陣線。其用意,既有史記說的五德論影子,也有王霸說的王霸論色彩,五霸選取標準折中前兩說。

⒋“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四子講德論爲漢代辭賦家王褒所作,此說五霸的採用,主要以辭賦論述的文學效果爲目的,選取了五位有一定燦爛作爲的君主,與魏文侯、秦王政、燕昭王並稱,所以活得很憋屈的宋襄公沒有入選、螳螂捕蟬模式的失敗者闔閭夫差沒有入選、人生閱歷沒有重耳跌宕起伏的其他晉公沒有入選、在漢人看來很不光彩地與主君對着幹並面臨兄弟悲劇的鄭莊也沒入選。此說,以魅力值爲標準。

⒌“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夫差”——《漢書·諸王侯表序》

此說標準應同《史記》、《荀子》兩說。夫差的出現,湊齊了東南三位血性小霸主。

⒍“齊桓、晉文、晉襄、晉景、晉悼”——《鮚崎亭集外編》

此說最爲符合春秋實際,晉國霸業確實是春秋時代的主軸,晉是霸主中唯一代表姬姓的國家,這一點與其變法最早、與狄交流交戰最頻等因素結合起來,產生了晉國霸業。

⒎“鄭莊、齊桓、晉文、秦穆、楚莊”——《辭通》

此書爲近代著作,舉春秋前期三個世代的君主(①鄭莊②齊桓③晉文秦穆楚莊),此說反映了春秋時代的三階段中的第一階段。

前期動亂紛爭(平王東遷以來的政權不穩:羣雄)

中期穩定(晉楚爭霸:兩個超級大國)

後期劇烈紛爭(吳越衝擊:第三世界的崛起)

春秋五霸背後的“名取向”

春秋五霸前五說,在漢儒“名取向”指導下,選取着春秋君主,填滿“五”個席位;後兩說中,則以浙東史派的觀點看歷史,其“名取向”意味較小,偏近於戰國七雄那樣的“實取向”。

單就更爲普及的前五說看,以名定霸的春秋五霸“名取向”包括:五德終始說、王道霸道論乃至辭賦文學效果等三個因素,表現了春秋五霸的語法概述性與語義名義性。

總之,春秋五霸的七種說法,無論是“五”這個概數,還是“霸”這個名分,都是有名實關係中“名”方面寓意的,代表了很濃厚的儒家思維色彩,都是列舉方爲了滿足某種“名義”而不完全列舉湊足五個數的,任何一說都無法完全概括春秋時期的實際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