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劉娥把持朝政十一年,她爲什麼不稱帝?

劉娥把持朝政十一年,她爲什麼不稱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娥把持朝政十一年,她爲什麼不稱帝?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劉娥(969年-1033年5月11日),宋朝章獻明肅皇后,宋真宗趙恆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主,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並稱,後世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乾興元年宋真宗病故,13歲的仁宗即位。真宗遺詔“尊後爲皇太后,軍國重事,權取處分。”作爲皇太后的劉娥,垂簾聽政達11年,在宋代8位垂簾聽政的皇太后中,是聽政時間最長、權力最大的。她不但形式上擁有了皇權,還真正實施了皇權,可是劉娥並沒有稱帝爲女皇。

其實,劉娥並不是沒有想過當皇帝,說實在的條件是真的不夠成熟。她不像武則天那樣有庶族集團的支持。唐代時,士庶之爭還有餘烈,庶族代表的新興力量是進步勢力。而武則天“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擴大科舉制、薦官範圍,給庶族地主進入仕途、參與政權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同時啓用了大批庶族地主擔任各級官職。所以她成爲庶族地主政治經濟利益的代表人物。而宋代,門閥士族徹底衰微。經濟上的“千年田換八百主”的動盪給政治以很大的影響。

劉娥把持朝政十一年,她爲什麼不稱帝?

宋代一些名門貴族,時時受着經濟浪潮的衝擊,有時僅爲一時顯貴。如三朝元老富弼,死後不久便“家世零替”。在這種情況下以經濟利益爲基礎的集團很難形成,合與不合多取決於個人好惡或政見的同異,帶有很強的個體性、主觀性,所以由此而形成的集團也多不穩固。在這種勢態下,劉娥只是代表個人,沒有氏族集團的支持,不像武則天那樣作爲一種新興勢力的代表,缺乏強有力的推動力。劉娥選拔人才範圍廣泛,但其依靠力量也常變動,如她利用丁謂、曹利用、馮拯等,得以垂簾聽政,於是丁謂等顯赫一時,但當不再需要他們時,便採納王曾的建議,借山陵事件,處置了丁謂、雷允恭。她沒有外戚集團的支持。

宋代皇帝娶妻,不像唐代那樣“妙擇天下令族”,而多不講門第。劉娥被冊立便是一例。她沒有顯赫的門第,沒有強有力的外戚勢力鞏固其地位。劉通是劉娥的父親,他曾任虎捷指揮使、嘉州刺史。但他“有實權”時劉娥尚在襁褓中。龔美是劉娥的第一個丈夫,曾任右侍禁、內殿崇班、洛苑副使等職。但他是銀匠出身,個人素質能力有限,終不能成爲強有力的力量。錢惟演把妹妹嫁給劉美,從而成爲劉娥的外戚。他雖然博學能文,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高,但他攀權附貴的行爲,爲時人所不齒,在政治上終不很得意。

劉娥也曾努力拉攏一些在朝的劉姓,但不能如願。後來,劉娥就不想做皇帝了。方仲弓曾上書請劉娥仿效武則天做“女皇”,結果劉娥大怒,把他斥責了一頓。乾德六年出生的劉娥,於明道二年三月二十九日病故,雖垂簾十一年有餘,然終以“宋朝第一位垂簾聽政的皇太后”的身份載於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