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行此前專諸曾提出兩個問題,可看出他並非莽夫

行此前專諸曾提出兩個問題,可看出他並非莽夫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諸,春秋時期吳國人,古代四大刺客之一,與聶政、豫讓、荊軻並列爲古代四大刺客,同時記載於《刺客列傳》中。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刺客大多是莽夫,他們往往經過慫恿和鼓動,會做出不計後果的事情,比如專諸,爲了刺殺吳王僚而不顧自己的性命。

其實並不然,專諸在刺殺之前,向闔閭提出兩個疑問,反映其不是莽夫。

行此前專諸曾提出兩個問題,可看出他並非莽夫

一、公子光爲何要殺吳王僚

壽夢是吳國曆史上有名的君王,在位25年,讓吳國真正踏上了春秋舞臺。

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叫諸樊,次子叫餘祭,三子叫餘眛,四子叫季札,在四人中,季札看上去最賢能,所以打算傳位給小兒子。

然而,當時諸國以嫡長子傳承製爲正統,尊重禮法的季札不願接任王位。

所以,壽夢臨終前只得傳位給長子諸樊,但是卻交代以後一定要把王位傳給季札。

《史記》記載:諸樊知季子札賢而不立太子,以次傳三弟,欲卒致國於季子札。

行此前專諸曾提出兩個問題,可看出他並非莽夫 第2張

諸樊在位30年,臨終前沒有忘記父親的囑託,把吳王之位傳給了二弟餘祭,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的父子繼承製,爲以後季札當上君王鋪路。

餘祭在位17年,臨死前把王位傳給三弟餘眛,餘眛在位第四年病危,按以往慣例,應該將王位傳給四弟季札,可是季札依舊不肯繼承王位。

如此一來,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終止了,那就恢復到原先的父子傳承製,因此餘眛之子公子僚成爲吳王。

諸樊之子公子光卻憤慨不已,他認爲自己應該是新的吳王,所以對吳王僚有了怨恨。

《史記》記載:使以兄弟次邪,季子當立;必以子乎,則光真嫡嗣,當立。

二、專諸是如何刺殺吳王僚

既然明面上的實力鬥不過吳王僚,公子光只得私下積蓄力量,尋找賢能勇士,伍子胥和專諸就是代表人物。

專諸是屠戶出身,長得英武有力,對母親尤其孝順,公子光不僅厚待專諸,同樣對其母也尊敬有加,這讓專諸非常感動,發誓以死相報。

公元前515年,楚平王病逝,吳王僚趁着楚國政權交接之機發動進攻,吳王僚的兩位兄弟在外領兵,一時間吳國內部空虛,給公子光提供了絕佳的刺殺機會

《史記》記載:方今吳外困於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

行此前專諸曾提出兩個問題,可看出他並非莽夫 第3張

公子光向吳王僚發出酒宴邀請,並在府邸的地下室設下伏兵,這是一場鴻門宴,但吳王僚也準備得相當充分,從王宮到公子光府邸的每個地方都有親兵守護。

這種局面也在公子光的預想之中,地下室的伏兵用不上了,公子光只得假裝腳疼躲進地下室,剩下的事情交給專諸。

而專諸沒有讓公子光失望,將匕首藏在魚的肚子裏,不顧自己性命把吳王僚刺死,而專諸也死於亂刀之下。

隨後,公子光繼承王位,便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吳王闔閭。

《史記》記載: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三、行刺前專諸提出兩個問題

在伍子胥的推薦下,專諸認識了公子光,在確定此事行動之前,專諸提出了大義名分的問題。

吳國前任君王是夷昧,如今的吳王僚是夷昧之子,君王之位來得名正言順,爲什麼要取而代之?

於是,公子光便把父輩們爲什麼兄終弟及的原委重述了一遍,既然叔叔季札不願意接受王位,傳承製就該回到諸樊時期,所以新的吳王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吳王僚。

行此前專諸曾提出兩個問題,可看出他並非莽夫 第4張

明白其中曲折之後,專諸又提出第二個問題,既然有了大義名分,爲什麼不在朝堂上提出來,讓吳王僚主動讓位?

以如今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有點迂腐,但是在周朝禮儀數百年的薰陶下,儘管禮樂逐漸崩壞,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其實專諸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時代。

這個時代講究霸權,有了權就了掌控一切,以前所謂的禮儀不再佔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朝堂上,想要平靜地完成政權交接,幾乎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