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諸葛亮沒實現興復漢室的原因有哪些?

諸葛亮沒實現興復漢室的原因有哪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沒實現興復漢室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從蜀國內部來看:

後期君主昏庸無能,朝堂之內無有才能的大臣可用。從經濟上來看,蜀國經濟相對於魏國來說不夠發達,導致戰爭中兵甲不足,糧草不濟,從軍事上來說,蜀魏兩國軍事實力也相差懸殊。

從外部原因上來看:

敵國魏國人口衆多,資源豐富,經濟發達。魏國在成立前期挾持天子,保證了政權的合理性,吸引了大量的能人異士的效勞,加上曹魏家族自始至終保持的雄才偉略。

魏國一直處於極其平穩的狀態

經濟上魏國地處中原地區,地勢平坦,適宜農業發展,保證了糧草儲備,同時地形地勢也適合軍隊的調動。

最後,司馬家族的出現更是給了諸葛亮致命一擊,打破了蜀漢“興復漢室”的願望。

諸葛亮沒實現興復漢室的原因有哪些?

一、蜀國的發展過程:荊州丟失後,興復漢室其實已成奢望

蜀國的創業初期可以說是顛沛流離,曲折不斷。東漢末年,羣雄紛爭,戰爭不斷,劉備與關羽、張飛,結爲異性兄弟,共同招募士兵參加,鎮壓黃巾起義。

之後,曹操攻打陶謙想要佔據徐州,在曹軍的強烈攻勢之下,陶謙爲求自保求救於劉備。劉備挺身而出,多次擊退曹兵。戰爭平定之後,陶謙想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拒絕了。陶謙病故,徐州大臣出城迎接劉備,劉備上任徐州牧。

曹操親自率軍前來攻打徐州,劉備大敗,關羽被擒。沒有了徐州這塊主營地劉備又先後依附於袁紹、劉表。曹操大軍又相繼攻打袁紹、劉表,劉備深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多次大敗曹軍,又三顧茅廬請出了臥龍諸葛亮。可是好景不長,在曹操南征荊州時劉備又一次被打敗。

諸葛亮沒實現興復漢室的原因有哪些? 第2張

然而就在此時,整個劉備集團由盛轉衰,當時關羽急於求成,孤軍北伐,導致了荊州後方空虛,此時東吳呂蒙趁機偷襲荊州,導致荊州基地失守,關於此時已經攻打襄陽很久了,但一直沒有攻打下來,對於徐晃援軍也沒有成功攻打下來。

此時整個蜀軍內部軍心潰散,於是關羽只好撤退,在返回蜀國的途中,軍隊里人心渙散,有很多士兵都逃走了。之後關羽被吳軍所擒獲,遭到殺害。

(1)蜀國發兵的理由性不足:

一般來說在羣雄紛爭的年代,諸侯一定會想盡辦法來說明自己造反的合理性。

劉備雖然是有皇室血脈,打着的旗號也是“匡扶漢室”。雖然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是在漢朝時,諸侯的屬國是要平均分給子嗣的,相傳中山金王共有子嗣120多人,分到兒子手裏,也就寥寥無幾了,更何況歷經幾代到了劉備手中呢?所以關於劉備的皇室身份,在當時的社會中,並不是被普遍認可的。

雖然當時漢朝皇室已經手無政權,只是一個符號一般的存在。但他依然影響着整個社會中最有力量的士族階層。在這個階層中,絕大部分的人只忠於漢室皇族。曹操在把控天子之後,憑此得到了許多人才和士族的支持。這也是曹操生前,不敢讓漢獻帝讓位的最主要原因。

之後曹操的兒子曹丕接受讓位時也是經過大臣們多次上表請求,漢獻帝多次下詔令才接受的。雖然大家心裏都清楚,這不過是走個過場,但這過程依然要走,因爲這樣才能夠讓那些世家大族接受。

(2)當時天下局勢的問題:

在《隆中對》中寫道,諸葛亮曾向劉備講過自己的計劃,先佔領荊州和屬地,然後等曹魏叛變,趁亂混水摸魚,從荊州派部隊攻打洛陽,從蜀地派部隊攻打關中。

但是諸葛亮生前一直都沒有等到天下大亂的機會。這主要是因爲曹魏三代君主,皆可稱爲能君,曹操時期已經籠絡了大批的文臣武將。加上佔據中原繁華地帶,經濟發達。所以曹魏政權一直處於平穩狀態。

另外孫權所佔領的江東,雖然地勢險阻,但是因爲經歷了三代的積累,所以民心歸附,當地的很多能人異士都爲孫氏所用。

對於蜀國來說,吳國也是不能攻打的,只能拉攏爲自己的盟國。衆所周知,三國時期,第一代政權中的主要人物是整個三國時代中才能最出衆的一代人物。相比於諸葛亮來說,孫權是很長壽的,這也就意味着,諸葛亮在計劃攻打曹魏的同時,也要提防着孫吳的背後出擊。

(3)蜀國自身國力的欠缺:

首先就是人力資源,亂世紛爭的年代必然少不了能人異士前來協助,他們就相當於各個國家中的軟實力,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但一經出擊效果立顯。文人武將的產出與各國所處的地域,人口和文化普及程度有極大的關係,所以佔領中原大地的曹魏自然是其中優勢最大的國家。

而蜀國自從劉、關、張和“五虎將”去世後,就缺乏新一代能臣。另外,打仗自然少不了資源的投入,尤其是糧草儲備,當時三個國家中,蜀國,地勢險峻,人口較少,在這一方面自然也處於下風。

(4)諸葛亮的自身問題:

諸葛亮過於追求完美,追求人才時也苛求十全十美,但世間又有幾個這樣的人呢,於是在吸收培養人才方面他有很大的不足。另外,他過於謹慎,誰都信不過,所有事情都自己來,這樣導致了效率低下,也導致被管理的人怠惰起來。

從歷史上來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像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那樣出神入化,“六出祁山”可以說是他政治生活中的一個敗筆,

衆所周知蜀地地勢崎嶇,易守難攻。而他卻多次翻山越嶺,主動攻打,這相當於放棄了自己的優勢,加上任用馬謖這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將領更是加速了速國的滅亡。

總結:

在那樣一個羣雄紛爭的年代,能夠率領一個國家,佔據一方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一見事情了。諸葛亮這一生雖然沒有完成“匡扶漢室”,但依然是極其成功有價值的一生。